在整段谈话中,小晴晴问了我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小点点主要负责插科打诨):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嘴上说得坏,肚子里也坏,算什么?我忽然发现,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词来描述这样的人。如果说“口蜜腹剑”表明“表面好但心不好”;“刀子嘴豆腐心”表明“表面不好但心好”;“秀外慧中”“表里如一”形容一个人内外都好,似乎挺难找到一个词形容一个人里外都很坏。确实有“魑魅魍魉”“恶贯满盈”“穷凶极恶”这样描述恶人程度的词,但似乎也没有“内外”对比的意涵。这或许反映出,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坏人,都会包装一副糖衣外皮。第二个问题是:好人就是对自己完全无约束的人吗?对小孩子来说,不让自己吃糖、不给自己看ipad、要求刷牙洗鼻子的人,就是坏人。这是从自我的欲望满足和其阻挡者的角度看问题:我要满足欲望,不让我满足欲望的人,就是坏人;给我施加阻挠的人就是坏人。小孩子就是幻想自己能操控全世界、整个世界都围绕自己的欲望而存在,这种“全能感”对他们的早期人格健全发展有好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要慢慢开始懂得自我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冲突(欲望=不刷牙 vs. 自然规律=长蛀牙),也要慢慢开始懂得自我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冲突(欲望=天天懒 vs. 社会规律=人要为自己负责)。于是开始理解对自己施加约束的人其实是对自己好的人,最终达到自己对自己施加约束。理解好与坏,也就是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