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子抱孙(大昭穆) ![]() ![]() 说明: 2,“携子抱孙”一词的“主语”指立祖者,左臂“携子”,右臂“抱孙”,中间“神路”。 祖坟前的一排,站子、孙两代,以神路为界,儿子们在神路之左(左为上),孙子们在神路之右(右为下);左边的儿子中,自右向左依次长子、二子、三子,右边的孙子中,自左向右依次长孙、二孙、三孙。孙子辈一代人,所有人整合在一起,一律按年龄长幼,排出一二三四,不分亲兄弟、叔伯 兄弟、堂兄弟。 再往前一排,也是站两代人,曾孙辈在神路左,玄孙辈在神路右,同上类推。每排人的前边站的是自己的孙子辈,即孙子在爷爷怀里,不是在父母怀里。 3,“之一”图,父母排和儿子排没在一条直线上,儿子排更靠前,实际是两排,更能体现辈份大小次序,是最标准的昭穆葬法,“之二”图是为节省土地空间,父母排和儿子排在一条直线上。 4,一坟之内夫妻棺男左女右,并遵循“男子守神路”的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