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以前就是在农村收购牙膏皮的,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他告诉我说,小小的牙膏皮用处非常大,而且回收之后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国家很早就开始有刷牙的习惯了,一开始并不是大家现在所用的牙膏,而是叫做牙粉,是用袋装的,差不多是40-50年代左右。后期国外研究出来了牙膏,一下子就抢占了牙粉的市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很多企业开始生产牙膏。 牙膏皮的由来,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前面给大家解释了一下牙膏的由来,也正是因为生产了牙膏之后,需要包装再发售, 这个时候为了美观,也为了方便,所以就生产出了牙膏皮,当时的牙膏皮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 70-80年代的牙膏皮是由铅、铝、锡等金属制作而成的,而在当时所有废品回收中,以牙膏皮最为珍贵,这是因为当时牙膏皮的中铝成为了国家Z略物资,所以回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当时我们国家最好的牙膏就是中华牌的,后面到了“无敌牌”、“三星牌”等等,再到后面升级为了“固齿灵牙膏”据说当时的产量可以达到2100万支, 不同的牙膏,所使用的牙膏皮自然也就不一样的,我爷爷告诉我当时以中华牙膏皮最贵,一个可以卖掉1毛钱,如果保存好的一点可以卖1毛5, 而最差的牙膏皮,需要五个到六个才可以卖一毛钱,就是因为所使用的材质不一样。 而一开始所有的牙膏皮并不都是由铝制作的,而是由铅制作的,直到70年代才改成了铝管代替,而到了90年代全部改成了全塑复合材料,所以现在大家也就基本看不到以前那种铝制的牙膏皮。 铝制的牙膏皮有什么用1、可以制作成铝锅、铝壶、铝勺 大家可能没有看到之前那种专业补锅或者说生产锅的,以前70-80年代都是收集这种铝之后,达到一定量就可以制作一口锅,现在我们家还有一个这样的锅,只是不能再用了。 这个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把所有的铝集中在一起,通过加热化成铝水之后,按照模型就能做出我们想要的一个锅,以前年代基本都是用这种锅炒菜的。 其次可以做成烧水壶,不像现在大家都电烧水壶,以前那种是就用煤炭烧开,然后再放到开水瓶去的,那个年代想要一个这种壶也是比较贵。 最后就是炒菜用的勺子,平常家里用的,或者大厨用的都是这种,制作的原理和前面一样的。 2、修补一些生活家具 小时候我就见我爷爷用回收的这个牙膏皮去补脸盆,那个时候的脸盆基本都是搪瓷做的,很容易坏,有时候坏了一个小口子,就可以用这个牙膏皮把他补起来,这样还能继续用。 还能修补一些其他的搪瓷品,茶盘、碗等等,同样通过修补的方式都可以把它们补好继续用。 俗话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个原理,以前的东西质量好,可以使用非常长的时间。 3、可以制作成鱼具 钓鱼的朋友都知道,一根钓杆最下面有一个铅坠,而这个铅坠就是引导鱼线往下沉的,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而这个铅坠在当时就是以这个牙膏皮做的,因为他本身在铝,把他烧成铝水之后,再按铅坠的模型就可以做出来了。 4、制作其他铝制品 比如:一些我们生活中不常用的航空材料:如飞机机身壳,这些在当时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想要研究和制造这些产品,就需要大量的铝来完成,而当时就只有通过回收牙膏皮来解决一部分,这样一是相对比较节约成本,二是可以解决大量消耗铝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没有人回收了并不是没有人回收了,而是现在很少有人用这个,现在所有的牙膏基本都是塑料的,这种相对而言成本比较低,其次也能节约这些金属的消耗,对国家的能源起到保护作用。 而了这些之外,实在上还有其他有优点,比如他重量要轻一些,携带也方便了,慢慢地就形成这种塑料管的,而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做牙膏皮回收的人没有生意可以做了, 所以到现在就没有人去回收了,如果还有人继续用的话,那肯定是会有人去回收的,毕竟这个利润也是非常大的。 以当时一个牙膏皮来计算,一支普通一点的牙膏皮是9-10克左右。好一点重一点可以达到15-20克,那个时候一天大约全国可以生产270万支左右, 如果按照一支牙膏用一个月来计算,当时全国应该使用量在7-8亿支左右。也就是一个月之后可以回收630吨,如果按照一吨铝的价格计算可以得到2800-3500去计算,总价值达到176万,如果按照上面一支1毛钱去计算,一个月7-8亿支,那就是700万, 这样算上去是不是利润非常大,所以当时为什么很多人去回收这个牙膏片,就是这个原因,一方面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一方面也是国家需要, 牙膏片回收之后到哪去了?牙膏片一般经过小商贩走乡串巷去农村回收,回收之后再卖给铝制品的公司,或者说那个制作锅、碗生活用品的工厂,还有一些就是国家指定单位回收用作航天材料,回收的地方不一样,价格自然也就不一样,正常来说都是回收到了正规渠道去使用了。 最后: 牙膏皮看上不去并不怎么起眼,但在以前是非常珍贵,因为他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虽然说现在也用不着,看不到了,也不用为了生活用品而发愁了,但还是要勤俭节约,珍惜现有的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享受着现在生活的美好,也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中国人开始养成刷牙习惯后,最初普遍使用袋装或盒装的牙粉,牙膏普遍性取代牙粉,是上世纪40-50年代间的事。 最初的牙膏是二战时美军配发物资舶来,二战胜利后美军大量在华兜售剩余物资,价廉物美的牙膏迅速压倒了价格不菲、使用不便的牙粉,成为国人刷牙的新宠,因为技术门槛不高,国内企业也纷纷仿制。美军在单兵口粮中随附配发的牙膏,系采用涂漆铝锡合金制作,既便于挤压,又方便保管,而且工艺和造价也可以接受,国内牙膏生产企业也就沿袭了这种包装方式,并在牙膏外皮印上花花绿绿的图案。 但抗美援某战争爆发后,铝和锡都成为战略物资,用于包装牙膏太浪费,因此志愿军普遍配发了牙粉和牙粉盒、牙粉袋,以便节约宝贵的铝、锡用于战争。战后牙膏重新普及,但“节约铝材”成为一种战略需要,因此销售的牙膏中实际上已附加了制作牙膏皮的铝材费用,而当时基本为国营或大集体的废品收购站,也有义务通过支付回收费,将这部分铝锡合金重复使用。当年为了节约铝材用于更急需的航空工业,中国在仿制美国M72单兵火箭时,都不惜将原型的铝合金外筒,改为品质低得多且十分笨重的钢筒,牙膏皮的回收工作当然就格外重要了。 不同档次的牙膏,在那个时代用的牙膏皮品质差异很大,事先被打到牙膏零售价中的外皮成本差异很大,反映到回收环节,就是收购站看牙膏品牌给钱,记得当时最贵的中华牙膏,牙膏皮能卖1毛,而最差的洗必泰牙膏,牙膏皮有的地方5个才卖一分钱。 到了80-90年代,牙膏皮逐渐开始从铝锡合金制造,改为用塑管,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最终塑管完全取代了铝锡合金。最初这种习惯是从“定牌生产”的出口牙膏开始的,因为欧美国家的牙膏品质认证有个硬指标,即“从外包装看必须无脱漆、无凹凸”,这个标准是从罐头中衍生过来的,因此欧美战后不久就普遍用塑管取代“铝管”。涂漆铝锡合金管普遍在这个环节“卡壳”,损失惨重,为此不得不“入乡随俗”改用塑管。但最初内销品牌和产品并未跟进。到了90年代中,不知从哪里传出流言,说“铝分子有损人体健康”,一时间连铝锅都滞销,加上塑管成本因工艺的进步大幅下降,已经比铝锡合金便宜得多,于是塑管全面取代了“铝管”。 塑管包装成本不高,因此牙膏零售价中已不单独列入包装费,于此同时国内废品回收环节也发生巨变,终端收废品的几乎都是“个体户”,自然也懒得吃力不讨好地去折腾不怎么“来钱”的塑管牙膏皮了。 在3000年前,人类就有清洁牙齿的记载,我国周礼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古人的牙膏主要是草药制成的牙粉。 不过,那时的牙粉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用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到了18世纪,牙粉在英国工业化生产。 ![]() 1840年,法国人发明了用金属软管来包装牙粉。30年后,美国人开发出以白垩土、肥皂和甘油为主的牙膏。 1893年,奥地利人发明了包装牙膏的软管。至此,牙膏逐渐开始取代了牙粉。 早期牙粉的配料有:肥皂粉、碳酸钙粉、糖精、薄荷、肉桂等。牙膏是在牙粉基础上,将摩擦剂形成膏状。 早期牙膏的配料除包含牙粉配料外,还添加了甘油、淀粉、胶粉、香精及少量水。清洁物仍以肥皂粉为主。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牙膏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新摩擦剂、保湿剂的应用,牙膏质量也在更新换代。 最开始的牙膏金属软管是铅制的,但由于铅制成本高且缺乏安全性,因此,这时出现的铝制软管成为时兴。 ![]() 我国牙膏工业始于1911年,第一支“火车头牌牙粉”由沈阳同昌行生产。之后,上海也陆续生产出多款牙粉。 当时有名的牙粉有“无敌牌”、“三星牌”等,随后“固齿灵牙膏”、“二友牙膏”相继诞生,解放初产量2100万支。 起初,我国也是铅制软管牙膏,不但牙膏皮是铅制的,就连牙膏嘴上直径5毫米、厚1毫米的堵头也是铅封。 直到70年代,铝制软管才开始替代铅制软管。90年代末,铝塑复合管又替代铝管,现在都是全塑复合材料。 可能说到了这里,很多人已经明白八九十年代为何有人会回收牙膏皮了,其实就是因为牙膏皮的铝铅材料。 ![]() 80后小伙伴可能都有这样的回忆,就是村子里隔三差五都会来一些补铝锅和搪瓷盆的走街串巷盆的手艺人。 只要这些人一来,小朋友们必然要去围观,那时每家都有铝锅,经常会出现砂眼漏水,这些人擅长补这个。 补漏时用的材料正是铝制的牙膏皮,通常将牙膏皮剪下做成凹形,然后将其嵌入洞中,抹上腻子铆平即可。 搪瓷盆破洞了,也可以用铝铅材料的牙膏皮来补,方法与补铝锅相似,不同的是要用胶将牙膏皮粘在盆上。 这是那时人回收铝制牙膏皮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用来补一些日常生活用具。 80年代末,几乎每个废品回收站都在收牙膏皮,数量少时,一个铝制的牙膏皮能卖一分钱,锡制的两分钱。 ![]() 那时的牙膏皮几乎没有被扔掉的,每次刷牙时,都要将牙膏皮卷成圈往上滚动,用完之后牙膏皮都会收集。 因为隔一段时间,村子里就会来一些小商贩回收牙膏皮、啤酒瓶和硬塑料鞋底等,通常都是用小玩具来换。 当时的垃圾堆中根本没有这三样,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能换钱换东西,所以根本没人扔掉,想捡到不容易。 铝制牙膏皮的第二个用途,就是二次利用制作铝制用品。 八九十年代的铝材还是比较稀缺,大部分的铝材都被用于发展工业和国防,几乎没有多少铝被制成日用品。 日用品大多都是铝材的多次利用,那时候家里的铝勺、铝锅、铝盆确实不少,但几乎没有一个是买的成品。 ![]() 要么是老人传下来的,要么是用废铝让手艺人倒出来的,这些废材料中就包括旧铝制品和铝制的牙膏皮等。 这类人手艺人走街串巷,现场将铝材熔化,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冷却之后,崭新的铝锅、铝勺就产生了。 我国铝制牙膏皮最轻的为9.1克,最重的为21.2克,90年代我国的牙膏年生产量大约在10亿支到20亿支左右。 若按10亿支算,用来制作牙膏皮的铝最少有910吨,最多有2120吨。 若按20亿支算,用来制作牙膏皮的铝最少有1820吨,最多有4240吨。 要知道,1992年我国的铝材产量仅有109万吨,到1995年,我国电解铝产能才达到197万吨。 若是能将当时每年的铝制牙膏皮回收利用,也是铝材补充的一个重要途径,20年间最多可回收八万多吨铝。 ![]() 这个数量放到当时确实很可观,可以不同程度的弥补当时铝产量的不足,日用品和工业品都可以再次利用。 这样就可节省更多的优质铝,用来发展国防工业。 现在的牙膏皮大部分都是全塑复合材料和聚乙烯类的合成物,回收的价值都不大,没利用价值自然没人收。 所以说,八九十年代回收牙膏皮,主要是看中牙膏皮的铝制或锡制材料,归根结底是那时的铝材产量太少。 其他网友回答:现在的牙膏皮不值钱了。 记得我在小时候,一遇到村庄附近有民兵训练打靶,我们一般小伙伴就在不远处候着。胆大的去旁边捡子弹壳(铜的),胆小的则等他们全部走了,去远处挖子弹头。 挖来子弹头后,就和平时捡的牙膏皮搁在一只破旧金属碗里,然后要么就是放在煤炉上面烧烤,要么就是拾几块砖头,将碗架空,在下面生火。 目的只有一个:融化成锡块,卖钱或者换糖吃。那时候村庄经常会有挑着货郎担,手摇着拨浪鼓,嘴里吆喝着鸡毛换糖的人走村串巷。 记忆中,我和一个小学同学在放学后,去附近工厂家属区“拾破烂”时,还曾经为了抢一个牙膏皮,打了一架。 后来,那种拿在手里比较沉的锡皮牙膏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铝皮。 牙膏皮换成是铝皮时,那时候还有人将家里的牙膏用完后,将铝皮和易拉罐一起留着卖钱。 再后来,基本上所有牙膏皮都换成塑料的了。塑料牙膏皮不值钱,也就没有人收购了。 小小的牙膏皮,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其他网友回答:农村70后和80后估计对这个事情现在还印象比较深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卖货郎到农村里来售卖一些东西,同时也有一些收破烂的人到村里来回收一些破烂品,像穿坏了的凉鞋、杀鸡后留下的鸡毛,啤酒瓶、农药瓶子以及牙膏皮等等。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家里的牙膏用完了以后,父母都会把它收集起来,等到收破烂的来人,就会把几个牙膏皮一并卖给他们。那这些牙膏皮有什么用呢?为什么现在却没人来收购牙膏皮了呢? 我们每天都要刷牙,不少的年轻人更是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在农村一个家庭普遍都是共用一盒牙膏。如果人员比较多,一般一盒牙膏也就一个吧月就用光了。在当时牙膏皮可是“破烂王”们眼中的“抢手货”,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保留,等到他们上门来收购了,一次性也能卖几毛钱。 至于为什么以前有人收购牙膏用完了后所剩下的牙膏皮,那是因为在早期的时候牙膏皮都是铅、铝、锡等金属制作而成的,因此回收的价值比较大。回收以后可以把它们溶解了,然后用来制作一些金属物件。很多人也比较清楚,铅是比较重的,回收的价值也打,不过铅却是有du的,后来因此也就慢慢被铝所取代了。而铝的又很轻,即便是很多的牙膏皮收集在一块也没多少分量,所以积攒的人少了,回收牙膏皮的就更少了少了。 农夫依稀还记得,当时的牙膏皮好像是轮个卖的,一般大的五分钱,而小的好像是三分钱,一年下来也能卖几毛钱。别看着才几毛钱,在当时购买一根冰棍也就五分钱呢。像学校门口卖的水果糖才一分钱一粒,所以一个牙膏皮就能换一根冰棍,或者是几粒水果糖吃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仅大人喜欢收集牙膏皮,小孩子见到了也会收集起来,有些直接就拿着牙膏皮去商店欢零食吃。 其实当时的牙膏皮普遍都是铝箔制成的,而这对于大人来说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可以用来补锅。因为在过去家里的很多锅都是铝锅,永久了就会在锅底出现一些小洞。老一辈人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理念,是舍不得扔掉的。因此这个时候牙膏皮就派上用场了,只要等到修锅的到了,就可以拿着牙膏皮去补锅。 到了近些年,基本没人再回收牙膏皮了。那是因为现在的牙膏皮都是塑料做成的了,其制作成本很低。回收的成本甚至还要比制作的成本更高了,何况一个牙膏皮的重量有很轻,所以渐渐的回收牙膏皮的也就绝迹了。其实这个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过程,像过去很多回收的物品现在都少见了,类似的还有啤酒瓶、农药瓶、塑胶凉鞋等,也见不到有人回收了。 小时候,你可有收集牙膏皮换零钱呢?其他网友回答: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农村的广大角落,经常会看到有收牙膏皮的人走街串巷,在很多地方,牙膏用完了的牙膏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之一,因为可以用来换糖。 建国以后,国内生产的牙膏基本都是用铝和锡制成的合金制作的牙膏皮,也就是金属的材质。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铝和锡仍是比较重要的金属物资,所以回收使用是有必要的。 而且中华民族自古勤劳勇敢节俭,尤其是节俭,废旧资源再利用一直是中国人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用金属做成的牙膏皮通过二次加工,实现利用物资再生资源,也曾经是许多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 比如1992年4月份的《中国物资再生》就刊登过这样一份快讯: 但是总的来说用旧牙膏皮来重新回收铝、锡资源,确实有点得不偿失。 因为用完之后的牙膏皮,以中号牙膏来算每个的重量也只有10克左右,还有人算过,出去牙膏之后的小号中华牙膏皮净重也只有6.5克。 如果全部回收,按照90年代初的价格,铝的价格是每公斤10元左右,平均到每支牙膏皮也就5分钱左右。 所以每个旧牙膏皮的5分钱你要分配给卖牙膏皮的人,收购牙膏皮的小贩,用来加工就牙膏皮的设备,加工时消耗的能源,还有加工厂的工人所需要的工资。 这一系列算下来根本得不偿失,收购旧牙膏皮再利用的方式看起来并不经济。 当然,现在所有的牙膏几乎都采用了塑封的方式,更是断绝了走街串巷收购牙膏皮的小贩的商机。 顺便说一句,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华牙膏”虽然是国产品牌,但是现在被英国联合利华租用;“黑人牙膏”原为香港品牌,回归之后生产线全部转移至国内,是地地道道的“国产”。 其他网友回答:不只在八九十年代,更早之前也有人收购。 那时的农村能用牙膏刷牙的也不是太多,但已经有了爱牙护牙的意识了。用完之后一般都舍不得扔,收集起来,等有人来吆喝时,卖给他们,换些零花钱。那时什么都舍不得扔,不是拾掇拾掇再用,就是换些钱。 至于牙膏皮有什么用?也没多想过,肯定有用,而且还有赚头,不然怎么会有人收呢?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家里用的一般都是铝制的锅、盆等,时间长了,都会有损坏,有漏眼,见过大人用牙膏皮补上。还有经常有走街串村的“补匠”,焊洋铁壶,焗锅焗碗等,用过牙膏皮…其它的用途,那时太小不清楚。 现在已基本见不到这个行当了,一是国家国民富裕了,这些不值一提了。二是时代进步了,都有专业机构去做这些事,他们更擅长。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很多八零后小时候,几乎都有个习惯,家里的破铁锅、烂搪瓷碗、不能用的塑料薄膜、破车胎、罐头瓶、牙膏皮等等都要收集放在某个地方,专等“货郎摊子”的上门。
比如搪瓷盆只要磕破一块,特别容易漏出里面的生铁,用不多久,生铁生锈后,就会漏个眼,盆就算废了。用其他东西堵上只会使漏点越来越大。但家里有牙膏皮,就可以自己补,不但可以堵漏,还可以防锈。
再比如有些手工艺人,可以将牙膏皮剪成孙悟空、小动物等等工艺品。 而且锡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金属原料,在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包装、原子能及航天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我国的工业是在困难时期,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过来的,因此老一辈的人是非常节俭的。对于生活中能够收集到的可再利用的金属等工业原料,是非常珍惜的,一般家庭都会收集贮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的日益丰富,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现在的牙膏皮已经几乎没有再用锡皮的了,而变成塑料的了,已经没有回收的价值了。 现在的孩子们也不会为了一块麦芽糖,而专在家收集“破烂”了。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网友回答:我们村有个人外号“胎里坏”,“胎里坏“从小坏心眼就多,小时候为了用牙膏皮换零食吃,最后被他娘狠狠实实揍了一场。 “胎里坏”是我同学,说实话,在学校几乎没同学和他一起玩,因为他坏心眼太多了,那时候没有人叫他“胎里坏”,“胎里坏“是长大以后村里人叫出来的外号,我们小时候只知道这小子喜欢恶作剧,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 那时候的孩子零花钱都是靠自己挣,上山挖药材,抓蝎子,或者捡碎玻璃,还有就是收集牙膏皮,一个牙膏皮可是能换好几样小零食的。 “胎里坏”妈妈外号叫“俊不够”,整天把头发挽成鸡窝的样子,喜欢刷牙,喜欢擦雪花膏,一家人就一支牙刷,是“胎里坏“的娘~“俊不够”用的牙刷,一瓶雪花膏也是“俊不够”的专用品。 “胎里坏”自从用牙膏皮换了零食吃以后,整天惦记着妈妈赶紧用完牙膏,他好用牙膏皮换零食吃,可天天看天天盼,总觉得妈妈像是不用牙膏刷牙一样,后来他一着急,每天看到妈妈刷牙结束,赶紧去挤出了一大朵牙膏,然后跑到院沟那里,把牙膏抹在院沟石头上。 “俊不够”觉得牙膏用的速度挺快,但问了全家人,谁都没有用于是她猜想是买牙膏被骗了,给了个小剂量牙膏,眼瞅着牙膏就要用完了,“胎里坏”可兴奋了,觉得糖果触手可及,可是没等牙膏皮用出来,“胎里坏”的行为败露了。 那天下大雨堵了院沟,“俊不够“趴在院沟跟前往里瞅,看看是什么情况,原来是个大塑料袋子把院沟堵住了,往外掏袋子时她发现院沟上沿石头上有很多牙膏,于是她明白为什么牙膏总用的那么快了。 当天晚上“俊不够”刷完牙留了心眼,她表面上是和老公说话,眼角好好瞅着牙膏,果然看见自己一肚子坏猴的儿子慢慢磨蹭到了牙膏跟前,然后用身子挡住妈妈看到的位置,一会就跑到院沟跟前,蹲下身子把手伸进院沟往上一抹,咧着大嘴巴站起来,一转身撞到了妈妈,这一通揍自是免不了。 当年的牙膏皮据说是铝制作的,有回收价值,所以有人专门到农村回收这玩意的,价格不算低,回收后被集体回炉,然后制成别的物件另行售卖。 当年兴盛一时的牙膏皮早就退居二线了,后期是用塑料管盛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