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我少时居住的王若飞大院 2022年第15期(总733期)

 文化安顺 2022-02-16

我少时居住的王若飞大院

黄鹤生

春节回安顺老家探亲,少不了要去王若飞故居看看。

自中宣部及有关部委把故居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后,故居修葺一新,院内开辟了陈列室,塑起了王若飞烈士座像,门外及两侧修建了若飞大道,若飞事迹陈列馆和宽广的若飞广场,瞻仰、参观、学习、纪念的人络绎不绝,令这古老的乡土光彩夺目!

静静伫立广场,我想起了少年时代在此度过的那些时光。

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祖父的妹是王若飞的婶婶之关系,祖父祖母家住在宽敞清净的若飞大院里。许是安顺人民尊崇怀念王若飞烈士之故,总喜欢把王若飞大院亲切地叫若飞大院,就如当年北京人向邓小平同志致敬时,称“小平,你好!”那样亲切无比。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作者母亲在若飞大院的留影

若飞大院座落在北街174号(现辟为王若飞故居)。从街门口进去,经约六丈深的过道,尽头是小巧灵动木雕别致旳大朝门,右转入四合院。大院长宽各十丈有余,院中一座立体影壁将大院分成前后两院坝。前院正房便是王若飞烈士诞生处,住着姑太爷(王若飞三叔)、王婶婶(王若飞亲堂弟媳)一家。正房坐西向东,中间为堂屋,石坎下两旁是左右两厢房;堂屋两扇大门高立,门顶雕花刻朵,两边方型木斗上“、坤各一,古朴庄严;大门两边是透明透亮的方方正正的木雕古树和万字格组合成的花格窗棂;我同祖父祖母们住在正房的左厢房,姑妈们住右厢房;厢房隔壁及后院住有另外六户人家。房屋均是上盖小青瓦下为木结构的中式平房,深长不宽的过道,褐色厚重的朝门,把喧闹的街声隔离,大院清静幽雅。高高的影壁立于院中,影壁四周白色石灰膏线条镶边,中间藏青色抹底,半隐半现出云朵状花团。顶端元宝造型,前后飞檐翘角,鸟舞花飞,生机勃勃。影壁前是一个条形石鱼缸,两尺深的水里,轻轻飘浮着荷叶莲花,红红的金鱼悠然自得吐着水泡,你伸头去看,倒映水中的头影引得鼓着龙泡眼的金鱼摇头摆尾争相游来游去。

鱼缸两边,有成八字形由三尺多高石柱支撑的长石条,石条上摆着不同色的八盆龙菊和五颜六色的小钵午时花。午时花在午时风里轻轻颤动,舒展开的花瓣飘出缕缕清香。悬空石条两旁是青石砌筑的花坛,坛内两棵翠柏,许是百十年了吧,柏树枝干鳞斑点点,显现出不一般的苍劲挺拔坚硬。

听祖父说,大院在前清时建造,已200多年历史,大院建成史因,据安顺市政协收集整理的文史资料: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大山小寨村王浩家保存的王若飞家谱里有记载,该家谱书为1940年石印本,系王若飞叔父王孝恭撰修的,全谱共八卷,约八万余字,家谱记载了王氏家族的源流、赐封、人物传记、碑记、墓葬记,以及世代传承系图。

王若飞祖籍江南应天府珠世巷挂彩楼。王氏来黔安顺始祖名王二天,字德含,明朝年间随将领傅友德远征西南,建立功勋,明洪武十七年封为殷乐王,赐于广阳(今长顺县),儿子王柳溪征大定(今大方县)有功,升为武德将军,明弘治七年(1494)朝廷封赐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大山小寨村田土400亩。之后,世代传到第16代子孙王国明。清乾隆乙卯年(1795),王国明买到安顺城北街王家巷五间四合院,搬迁居住,即如今的若飞大院。至第21代王世清(若飞曾祖父),第22代王克树(若飞祖父),第23代王孝友(若飞父亲),第24代王若飞(母亲黄固贞,舅父黄齐生,爱人李培芝,妹妹王若芬),第25代王兴(若飞独子)

大院院坝地面全是小方块石板铺就,风吹日晒,雨水冲刷,青石板变得块块粉白,但依旧平整无损。石板缝里小草繁生,横平竖直成一块块交错有致的绿色套白色方格,规矩好看。

大院的特色是花。影壁下、花台脚、鱼缸底、墙脚边,韭菜兰开着白花,浅黄色花蕊散发出馨香。姑太爷的正房后面是一小小花园,园中一棵老石榴树,虽然弯腰驼背有些年纪了,开花时仍是一个石榴一朵红,叫人喜爱。旁边是一株柑子树,正当年华,结果时大个大个的柑子吊满枝头,惹人欲摘又不舍。树周围是夹竹桃、胭脂花、绣球花。东边墙角高大的木槿花开得粉红粉红的,西面墙下几丛美人蕉鲜艳无比,蒲扇大的叶子上挂满了牵牛花。后窗的夜来香绿叶如碧,高高的花枝冒过窗台直到窗棂。

王若飞故居门景照,匾额为1991年聂荣臻元帅题写

在祖母厨房后的一小块地里,我学着种了些向日葵。盛夏,葵花一开,黄澄澄的花盘昂头向东,扑向太阳,更增添了大院的一种气质。

大院别有一番农家风貌。故居堂屋正房左右两间的窗台上,各边安放着两个洞洞眼眼的杉木蜂箱,养着飞出飞进勤劳终日的蜜蜂。用木棍撑开的花格窗户下,躺着只爱睡觉的白花猫,也怪,对面石鱼缸有鱼,它却不敢越雷池一步过去,喜欢在这里晒太阳。

大院特别恬静、和谐。姑太爷和我太爷都是市政协委员,两老人喜与诗书作伴,以种花养花吟诗赋词为趣,有时,也给我们讲讲若飞小时的故事。最记得的是,太爷常告诫放学后在大院东跑西躲捉迷藏的小孙孙们,不准上正房去乱窜,尤其是堂屋左边后半间,那是若飞18961011日在此诞生的房间,所以在大院多年很少得上正房去玩。

大院里很洁净,每天一早,两位老人及王婶、姑妈就开始庭院一天的洒扫清洁,他们认真得地下不见一片树叶,过道没有一片纸。家里的桌子脚、椅子背、床沿、踏凳、门坎,擦得光亮。在此影响下,大院的人家,东西不乱丢,脏水不乱倒,走路脚步轻轻,讲话轻言细语,一家有事大家上前,互相帮助得像一家子人。

50多年后的今天,还忘不了少时的这些美好时光和宁静明丽的大院。尤其不忘的一件憾事,是1964年4月的一天,大院要接待中央首长参观故居,我们和城关镇领导苏亚锋同志,从清晨等待到傍晚未见人来。过后方知是朱德委员长原本要来,后因故改变了。这事成为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 作者简介

黄鹤生:男,1964年安顺二中毕业,随即上山下乡安顺县白坟公社知青,1970年参加湘黔铁路会战,1972年经招工进省建四公司工作,曾任第四工程处党支部书记。2000年退休,2007年移居贵阳。平日含饴弄孙,聊作文字,以度夕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