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手机来拍照(六)

 zzm1008图书馆 2022-02-16

图片

封面·章山拍荷2015

平心而论,手机的拍照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你没有关于质感、光比、包括景深这一类很苛刻的要求,认为手机拍照和相机拍照没什么区别的观点,也完全可以接受。当然,你也不能用手机片去做广告,它放不了那么大。不过,即使用单反拍照,我推算,在大陆,大约有99.9%的相机出来的照片,都不可能变成户外广告。而我们现在中国摄影大军的人数,就算是用他们去解放台湾,兵力也足够了。

这一次上的手机片是我和老陈教授在大冶章山这个地方拍的荷花。莲属植物,就其可以利用的方式来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藕莲是用来获取莲藕的。它的荷花与莲蓬,农民绝对不允许你采摘,他们有一句话,叫一只莲蓬一条藕,你摘了荷花莲蓬,底下就不长藕了。而子莲是一个专属的品种,为了采摘莲子而种植。莲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风干成为老莲,这就是我们说的莲子米。而红枣银耳莲子汤,则是一道江南地区对于女性很有滋补性的食品。

花莲,顾名思义,它就是一种观赏莲,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种植的就是这种观赏莲。观赏莲的品种很多,而且很多景区在荷花的盛开期会举行荷展,摆出来的就是这种花莲。武汉的东湖、沙湖、磨山,每年都有这类荷展。

用手机拍荷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除非在荷花展,尤其是拍那种盆栽的荷花才行。野拍相对很困难,因为我们无法下到水里头去拍。有不少手机拍照爱好者认为,如果不能靠得更近,在屏上拨开放大画面也是一样的。其实这是手机拍照的一个误区,它相当于我们在图片上做剪裁。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放大屏幕拍一张片子,和放大屏幕拍一张片子,得到的画质丝毫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它的优点在于你可以更好地选择构图。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我这组片子和大家拍摄的荷花有些不同,因为我们是在莲田里头拍的,也就是说,我们拍的是子莲。本地农村,种植藕莲的水面比较少,大量种植的还是子莲。子莲种在莲田里,你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田埂,与荷花非常近距离地接触,亦即,荷花就开在你的面前。不是每个人都可能获得这样的拍摄荷花的机会。

回到用手机拍照的主题上来。

做《我的小城》这个手机系列差不多大约有两年的时间,各种摄友的各种评论都有。中国摄影大军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老年人居多。如果将它看成一种娱乐的方式,我觉得非常好,至少比打麻将要好。因为在拍照片的时候也就随时在新鲜的空气中步走,锻炼了身体,同时还建立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朋友圈。早年我母亲热衷于练香功,当时很不理解,就这么几个简单的动作,也未必有强身健体的功用,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老头老太太。后来就去观察。我以前住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广场,也是我母亲活动的范围。在那里沉浸式地呆看了好几次,发现,这些人一边做香功,一边聊天,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朋友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人与人相互交流的场所。

交流是很有意义的,它驻意于精神生活的层面。我们哥几个兄弟啊,媳妇们啊,与我母亲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话语交流,相互无法理解。这正像某些文章说的,理解挺困难,但理解又非常必要。香功为我母亲搭建了一座通往理解的桥梁。放大一些说,现在大妈们的广场舞,大爷们的太极十八式,包括我现在说到的中国式摄影,都是如此。你看,有了锻炼的因子,营养了我们的肉体,又有了人群的交流,营养了我们的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挺好的事情嘛。

不过思想也会滑去另外的方向,它跳脱了我上面说的两个基本层面。这就是新的追求的生成。用在中国式摄影上来说,它就是艺术的追求。呃,这话怎么说呢?还是打个比方吧,比如练太极十八式,最后想象自己会成为一名格斗士,或者跳广场舞,最后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舞蹈家。我个人觉得是很难实现的理想。反不如浑浑噩噩地听着《小苹果》,扭扭身子,然后张家长李家短地聊些闲话更能实现人生的目标。我说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在这样的年龄段,不外乎是健康地活着,活的寿命更长一点,艺术和中国式拍照有什么关系呢?

我真这么看。所以,现在的摄影大军,首选是拍美女,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就是美丽的对象。摄影圈曾经流行过一张图片,很多人抗了长枪短炮,百无聊赖地对望着,配的文字是,“没有美女拍,这些高档的机器还不如一堆废铁!”这只是一种搞笑,因为大多数相机的大多数部件并不是金属制品。有一段时间家里有事,所以不能参加网站组织的一些活动,这就有网友说,马乙啊,差不多有大半年没见到你了。网站组织的拍摄,绝大多数就是所谓的环境人像,也就是拍美女。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这和我对于拍照(或摄影)的理解相差太远了。我不喜欢这种摆拍,觉得有点作假。所以,不参加活动固然与家里的事情相关,其实它也与我的心态相关。

绕来绕去,我想说的是,有摄友评论《我的小城》手机系列片,话说得挺委婉的,说,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来是哪个小城,然后补了一句,抓拍精彩。潜台词是,你拍的小城我们都看不出是我们自己的城市,你拍这个有什么意思呢?我承认我没有拍那些他们认为的美丽的对象,但是,这里有一个没法普及的文化常识,即,艺术话语层面的“美”并非我们日常所说的“美丽”。你说齐白石画虾,而且是小小的河虾,虾有什么美丽的,它又不会穿旗袍不会化浓妆是不是。

我当然不敢说自己的手机片等于齐白石的虾,我只是讲一个道理而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