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清基 孙克明,字鉴涵,早年过继给他的舅舅王扶朱。王扶朱是明代镇番县的举人,当其时,王氏为邑望族,家大口繁,为官为士为商者代不乏人,而孙氏稍逊之。王扶朱在镇番城南两里修建了一个高三丈的大土台,上面筑房八间豪华的房子,叫“扶朱台”或“王家台”。《镇番遗事历鉴》顺治十七年条记载:“邑人王扶朱于城南二里许筑土台,曰'扶朱台’,高逾三丈,广可盈亩,上筑房八间,左以悬梯相通,扶朱隐居其上凡一十八年。”王扶朱没有子嗣,就领养了他妹妹的儿子孙克明做义子,他死后,孙克明恢复了孙姓,所以“王家台”又被人叫作“孙家台”。 孙克明读书非常用功,而且游学访师,曾经徒步二千里,越境访师史流芳。史流芳是陕西华州人,康熙朝的举人,学问高,在任临高知县时编修《临高县志》二卷。史流芳见到孙克明的时候非常惊奇感动,授以关学编,克明豁然悟解,学问大进。 孙克明还是一位热心地方公共事业的绅士,镇邑地多沙患,康熙四十三年,孙克明率邑民王众等呈请于东边外六坝湖移丘开垦,贫民多受益。他还募资修葺苏武庙,带领民众在苏武山种植香椿、土榆、紫槐、杨树、沙枣树等几千株,筑土屋数间,雇人专门看守树木。 后来孙克明官湖广通城县知县,颂声载道,未尽所施而卒,通人立“遗爱碑”彰之。 ![]() 来源:我的民勤 微信公众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