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洞察IPO 2022-02-16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美股退市6年,曾经的“中式快餐第一股”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近期,26岁的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乡村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挂牌纽交所期间,乡村基业绩、股价颓势难挡。此次赴港IPO,乡村基前路如何?

高调上场,黯然离场 蛰伏6年再战,底气何来?

1987年初冬,中国首家肯德基快餐店亮相于北京前门这片繁华之地。开业首日排队队伍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头。

自此“排队一小时只为一块原味鸡”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同时也激化出一批又一批“中国版肯德基”的诞生。

一时间,红高粱、阿德鸭、荣华鸡等快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留存片刻后又如流星般消逝,上演一出又一出“前仆后继”的商业悲剧。

自此“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肯德基?”便成为困扰中国餐饮业的一大谜题。

2007年,一句“肯德基、麦当劳开到哪里,乡村基就能开到哪里”的口号悄然响起,其野心昭然若揭。该公司创建于1996年,原名“乡村鸡”。

创办初期,乡村基和众多践行者一样,以汉堡、炸鸡等洋快餐食品为主,兼顾泡椒鸡、宫保鸡丁等川味中式快餐。

直到1998年,乡村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定位,最终还是将“老本行”川味菜作为未来的发力方向。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2010年9月,乡村基成功挂牌纽交所,股票代号“CCSC”,成为彼时当之无愧的“中式快餐第一股”。上市首日乡村基收盘价为24.3美元,较16.5美元的发行价高出46.99%。

在资本推助下,乡村基便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

据披露,2007年之前,乡村基单店数仅9家。上市之后,乡村基拓店步伐加快。2010年-2012年,乡村基分别新开51家、72家、68家店面。

只是短时间内迅扩张必然会对乡村基造成反噬。

上市的第二年,据2011年报显示,乡村基年净亏损700万元。虽然乡村基在2012年实现扭亏为盈,但自2013年起业绩便开始进入持续下滑的趋势。

在经营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乡村基的股价跟着陡降。至2016年乡村基私有化退市时,其私有化价格只有5.23美元,较发行价减少68.3%。

6年时间,乡村基从风光上市到黯然离场。又一个6年过去,乡村基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它准备好了么?

跑马圈地成本承压,薄利多销盈利难

2020年,在被问及对资本和上市的态度时,乡村基创始人李红回答,“说实话第一次(上市)没有想清楚,第二次我是想清楚了,资本是一个有效资源,能让企业更有效率。上市是帮你链接更多有效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有效工具。”

在首次登陆纽交所的第二年,乡村基创立第二品牌“大米先生”,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与深耕大众化餐饮、主打川菜的“乡村基”不同,新品牌“大米先生”更偏白领商务餐,提供湖南、四川、广东等不同地区的菜品。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图片来源:乡村基招股书

营收规模来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7亿元、31.61亿元和34.24亿元。

其中,新品牌“大米先生”渐渐挑起大梁,营收占比逐渐升高,由2019年36.6%上升至45.9%。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图片来源:乡村基招股书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乡村基”客单价保持在26元-27元左右的区间价格,“大米先生”则在21元-22元左右。

可以看出新品牌“大米先生”的客单价虽较“乡村基”低,但其盈利能力却明显优于后者。2021年前三季度,“大米先生”单店销售额为12268元、翻座率4.2;“乡村基”单店销售额为12116元、翻座率2.8。

那么,新品牌的出现让乡村基挣到钱了么?

答案不尽然,乡村基在报告期虽创出30亿的营收额,但其盈利表现依旧差强人意。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净利润分别为8270.2万元、-242.4万元、1.63亿元。同期,乡村基净利率分别为2.5%、-0.1%、4.8%。

问题出在哪?

上述提到,在首次登陆纽交所时,乡村基便开始热衷进行大范围的扩张行为,而这一行为一直持续到现在。

目前,乡村基合计拥有1145家餐厅。其中,“乡村基”餐厅602家,“大米先生”餐厅543家。

只是,从目前的布局来看,乡村基旗下品牌的店面主要还是布局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上海。暂时没发展到北方。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图片来源:乡村基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次登陆纽交所时,品牌“乡村基”曾进入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后因经营压力,只能铩羽而归,把主要精力用来巩固川渝市场。

此次冲击港交所,乡村基亦然重启大城市扩张战略。

乡村基在招股书披露,品牌“乡村基”计划在2022年开设约90至110家餐厅,并在2023年开设140至160家餐厅;品牌“大米先生”计划在2022年开设约160至180家餐厅,并在2023年开设200至240家餐厅。并表示新店主要发力于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可想而知,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乡村基的成本压力是少不了的。

乡村基在招股书表示,2022年及2023 年,预计开设新“乡村基”餐厅的预期投资成本分别介乎于约1.8亿元至2.7亿元;预计开设新“大米先生”餐厅的预期投资成本分别介乎于约2.8亿元至4.2亿元。

同时,手握如此规模的店面数量,其原材料、员工及租赁成本必然是一份不小的支出。

2021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原材料、员工及租赁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42.4%、22.3%、2.6%。其中,光是原材料乡村基就花了14.5亿元,数额之庞大。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图片来源:乡村基招股书

除此之外,致使公司一直挣不到钱的另一因素就是快餐行业做的是人流量生意,薄利多销是普遍显现。一直以来,乡村基的经营理念就是好吃不贵,以“极致性价比”作为自己的噱头。

本就是薄利,还要面对巨大的成本支出,乡村基短期想要扩大利润面属实不易。

本土中式快餐何时能走向世界?

目前,在中国现有的中式快餐品牌中,除乡村基之外,还包括老乡鸡、老娘舅已于2021年相继接受A股上市辅导工作。

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式快餐品牌步入快速规模化时期。目前,国内的中式快餐还包括永和大王、真功夫、南城香、田老师红烧肉等品牌,多为米饭快餐。

只是总的来看,米饭快餐乃至整个中式快餐还没有出现一家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叫得响的全国性品牌,乃至世界品牌。

虽然在店面数量角度来看,乡村基目前是中国少有的店面数量超1000家规模的快餐品牌,但与7000家的肯德基和4000家的麦当劳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而规模上不去的背后,则是“中式快餐标准化程度不高”这一难以解决的行业痛点。

不同于不是烤就是炸的西式快餐,中餐的烹饪手法相较复杂的多,如炒、炸、熘、炖、焗、蒸等,后者保证餐品标准化的难度较高。

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众多餐饮企业选择用预制菜来实现标准化,但如何实现口味还原依然是一大难题。

乡村基为此还摸索出中央厨房调料的标准化。每天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酱料、配送到店,门店只需完成最后的炒制环节,最大程度地简化了门店流程,以保口感。

不过,随着跨区域扩张,乡村基在员工管理、供应链、服务运营等方面都将存在不少挑战,同时也会相应增加不少的成本费用。

《洞察IPO》发现,就现阶段来看,一些弊端已经开始浮现。

黑猫投诉网站,有投诉者表示,乡村基旗下餐厅品牌有食材未熟透、餐中有异物、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现象,甚有多位投诉者称曾在餐中吃出虫子。

这也间接反映出,哪怕走上预制菜的路线,乡村基的跨区域管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综上,乡村基两次IPO之路的背景较为相似。只是这一次迎接它的是涅槃重生,还是重蹈覆辙?仍需要时间的证明。

乡村基退市6年后转战港交所,加速跑马圈地式扩张难掩盈利困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