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问到关于寄生虫的问题,比如怎么样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如果确定有寄生虫,如何治疗等,因篇幅有限,在此仅对常见寄生虫病简单做一下介绍。 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小儿危害大,严重可以引起宝宝们生长发育障碍。不光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它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儿童寄生虫病可分为蠕虫病和原虫病两大类,其中在临床上以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相对较为常见,在此主要介绍这三种寄生虫病。 1 蛔虫病 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及成虫引起的症状。蛔虫卵孵化成幼虫后,多可移行至肺形成肺蛔虫病,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及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即Loeffler综合征。 除肺部外,少部分也可入侵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肝脏大、腹水及癫痫。 成虫与幼虫不同,其引起的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成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其分泌物可影响消化酶,引起食欲不振或易饥饿多食。 成虫的爬行可引起腹痛,位于肚脐周围,疼痛常不剧烈,感染寄生虫病的患儿喜欢做按揉。 除了消化道症状外,部分患儿还可有其他症状,比如烦躁、易惊、磨牙或因虫体引起的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蛔虫有钻孔的特性,人体不适或不当使用寄生虫药物时,蛔虫可钻入开口于肠壁的管腔,引起胆道蛔虫症,或引起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病是自限性疾病,其自然寿命是1-2年,只要发病期间注意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在1年内虫体自然排出后宝宝就痊愈了。 当然,如果要加快宝宝痊愈速度,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驱虫。 2 蛲虫病 如发现宝宝夜间肛门瘙痒,常需考虑蛲虫病。蛲虫感染后,雌虫喜将卵产在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皮肤,从而引起局部剧烈瘙痒不适,此为局部症状。 除局部症状外,也可引起全身症状,如胃肠激惹现象及全身继发感染,部分患儿可有夜惊、激惹等精神症状。 蛲虫寿命比蛔虫还要短,一般多在1月内就自然死亡,因此,每天注意勤洗孩子的内衣裤和床单被套,避免咬手挠屁股等不良习惯,宝宝可自动痊愈。 3 钩虫病 钩蚴是钩虫的幼虫,其入侵的皮肤处多为手指或足趾部位暴露的皮肤,可见红点状丘疹或小水泡,可有针刺感,常奇痒难忍,搔抓后易引起感染,形成脓疱。 钩蚴移行至肺,可引起局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哮喘等等,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胸片可见浸润性改变。 因钩蚴喜吸血,多数患儿可出现贫血表现,主要为失血性贫血。如果宝宝年龄太小的话,甚至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障碍。 此外,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早期,食欲亢进、贪食,后期有食欲下降、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钩虫病常生活在泥土或水田内,学龄前期儿童有时会光着身子坐在农田地上,幼虫钻进皮肤从而引起感染,故发病年龄多为5-7岁,3岁以内较为少见。 钩蚴吸附于小肠壁,逐渐发育为成虫,长期吸血,其寿命较长,寿命2-10年,因此,常需要使用药物干预才能治愈。 怎么样,小伙伴们,了解了吗? 关注公众号:儿童实用科普,介绍各种儿童成长小知识,宝宝不迷路。 作者:武汉市第四医院 儿科 夏丽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