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的某一天,联合国正在举行一场即将影响世界格局的投票,几个小时后,大厅内突然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与欢呼,多国代表甚至起立拥抱进行庆贺,随后整个大厅内响起了“中国万岁”的欢呼声。从这一天开始,联合国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 ![]() 当时联合国共有128个成员国,最终中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顺利重返联合国。令人意外的是,当时欧洲有24个国家有投票权,其中23个国家都表示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个投反对票的国家究竟是谁?又为何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 事实上,从1961年开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这一提案,联合国大会总共进行过三次投票。第一次是在1961年,苏联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时,提案以37票赞成、48票反对、19票弃权的结果遭到否决。 而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在悄悄发生变化,1953年时,60个会员国中有44个都支持美国。可到了1960年时,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宣布独立,联合国的会员国也从60个增加到了98个,可支持美国的国家却从原来的44个减少到了42个,甚至很多国家都开始改变立场,比如加拿大、英国以及巴西等国都明确向美国表示,今后会改变投票立场。 1965年,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最终该提案以47票赞成、47票否决的结果遭到否决。 到了1970年,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达到131个,其中亚非拉国家更是多达99个。这一年的关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表决中,支持和反对比例是51:49,投赞成票的国家首次超过了投反对票国家,这意味着中国距离重返联合国越来越近了。 ![]() 1971年9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再次迎来投票表决。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赢得了在联合国应有的权利。 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一提案进行表决时,大多数赞成票来自亚非国家和欧洲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联合国的成员国中,欧洲国家总共24个,有23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而唯一投了反对票的国家就是马其他。 马其他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着“地中海的心脏”和“欧洲的乡村”等称号,占地面积只有316平方千米,甚至还不如清华大学的占地面积大。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人口少,马其他常年被作为外国的殖民地。自从19世纪开始,马其他先后沦为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直到1964年,马其他才正式宣布独立。 ![]() 事实上,马其他在独立时得到了美国的不少帮助。独立后,马其他一直在跟美国进行各种合作,两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当时的马其他在投票时“站队”美国也就不足为奇。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