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 人类有两套思考系统: 一套系统用于延续生命,通过本能快速条件反射。例如:看到毒蛇有躲闪的反应,看到食物有消化的欲望,看见危险信号毛骨悚然,看到女人有占有欲…… 另一套系统是用于进化,体现在深度思考惩前毖后,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进化的起点在哪里?进化机会在哪里?而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个Stop doing list,有个不做清单——越是看似简单易懂有利可图的事,越是在随机性面前暗藏风险。而Stop doing list的出现,就是告诉自己什么不能做!通过Stop doing list让自己规避风险。避免做Stop doing list上的事,才能更大概率确保了长期的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春秋》就是古代的Stop doing list……人世间最大的对手无非是自己的贪婪和恐惧!任何你看到的机会,在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的约束下,极有可能是在成就别人的机会…… 比如郑国,春秋小霸跑的快,可惜先赚的都是纸……这不随着郑庄公的离世,攘夷尊王就被齐国抄袭去了,齐国后来又被陈国田氏抄了老家,田齐又被秦国灭了,可大一统的秦国却被楚霸王灭了,然后便宜了汉家天下……三国时期各路英雄忙忙碌碌,结果花落司马一族……唐宋元明清,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横空出世…… 11 桓公下
各国君候未出场,下面的卿士们就自行主张结盟了…… 什么是盟?君臣之礼……
郑庄公一辈子隐忍谋划,用计占据大义杀其弟,用计打着周王室的名义征讨四方。结果刚死不久,郑国就内乱不止,贵族出逃,子嗣争位……
身为伯爵,却以公爵的身份下葬
郑国卿士祭仲在九月份被宋国人抓走了…… 称祭仲名而不记录官位是因为做了与官位不符的事情…… 祭仲,郑国卿士。替郑庄公迎娶邓国女子邓曼,生下太子忽。所以郑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公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但郑庄公还娶了宋国雍氏的女儿雍姞,生下公子突。宋庄公得知祭仲拥立郑昭公后,就派人抓住祭仲并威胁说:“如果不拥立公子突,就杀死你。”祭仲答应宋国的要求,并与宋国订立盟约,让公子突回国即位。
为了保命,祭仲带着公子突回国争位,太子忽(郑昭公)跑到卫国避难去了……
鲁国大夫柔在鲁桓公未在场的情况下与其他三国签订盟约…… (如果公司可以章随便盖,国庆李又何必闹出抢公章的新闻……)
前面大夫刚完成僭越,盖完公章,本应亲自盖章的鲁桓公来了……
大夫盖完公章,害得想偷懒的鲁桓公跑断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