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元宵”

 杏坛归客 2022-02-16

文丨朱小健

今天是元宵,电视里正播元宵晚会。

“元宵”是个有意思的词。

元,可以表示开始、第一的意思。比如元旦就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日出,也就是第一天。旦,就是日出。许慎说:“旦,明(段玉裁改为朝)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就是说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与上面的日配合,整个字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元的开始、第一义是从人头引申来的。元的本义是人的脑袋,这从甲骨文

特别是金文等古文字形体可以知道。今天人说的“元首”这个词,就是由“元”和“首”两个同义词素构成的,首的本义也是人的脑袋。人头在人身体的最高处,引申表示开端,开始。所以《尔雅》说:“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元、首都由人头义引申表示开始义。

宵,有逐渐结束之意。它与“梢”“稍”“消”“销”“削”这些字同源,都有渐小渐无之意。宵是上半夜,夜是下半夜。上半夜阳气渐渐消去,所以叫做“宵”。据说出自我们家乡怀宁小市的《孔雀东南飞》里有句“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所谓“黄昏”“人定”,指的就是宵。古人养生重视睡子午觉,所谓子觉就是希望你11点前就寝,别没事瞎看手机乱折腾。宵是晚上11点前,11点后就是“夜半”也就是夜已央了,所以“春宵一刻值千金”,不是让你早上赖床不起,而是叫你月下去寻花香。至于黄昏,还跟婚姻有关。据社会学和民俗学家们的说法,人类的婚姻经历过抢婚阶段,而黄昏是最好的抢婚时机――抢时天尚明,不至于看不清楚误抢了个老太太,而抢后逃跑时天已黑,有利于摆脱追兵。所以“婚”其实是从“昏”派生而来,古人本来就是用“昏”表示婚姻义的。正因为黄昏人定也就是宵这个时段与婚姻的联系,我们才能明白刘兰芝的绝望,也确定了她“举身赴清池”的时间。

下半夜阳气已尽阴气充斥,所以叫做“夜”,也就是阴暗。还是咱家乡怀宁人陈独秀,他在《小学识字教本》里指出“夜”的金文字形

有月无星,那也是下半夜了。其实那个字形更像是月亮在人的夹肢窝下,大概造字者是想说:“月亮比夹肢窝都低啦,快落山啰,下半夜啦。”

元生开始,宵渐结束,古人将这两个取向相反的语素组合,还真有点儿辩证的味道。而把正月十五名为元宵,岂不是将今晚视为新年的第一个宵?大概在古人的内心,是只承认或最欣赏月圆之夜的宵吧。宵夜本指时段,在这个时段吃的食物也叫宵夜,也有反过来叫夜宵的。同样,元宵这天的吃食也就叫元宵。还好,没把粽子叫端午,没把月饼叫中秋。

电视里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这是对的,要是超过11点,那就是“元夜晚会”啦。

朱小健 2018年3月2日戊戌正月十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