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Kamrsy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生物课程 简答
2022-02-16 | 阅:  转:  |  分享 
  
1.简述教态变化的诸方面。(1)声音的变化;(2)目光接触;(3)面部表情;(4)头部动作和手势;(5)身体的移动。2.简述疏导原则。是指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3.简述学生分组的原
则。(1)匀衡;(2)学生自愿为主,教师适当调整;(3)规模适度;(4)合理分工。4.简述蛋白质结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
序,这其中存在无穷种可能。二级结构是指肽链盘绕、折叠的方式,排列方式由各肽键平面的二面角决定。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处在天然折叠状
态下的三维构象,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三级结构中侧链的基团的作用存在多样性。四级结构是指亚基间的空间
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接触部位的布局,但不包括亚基本身的空间结构,亚基组合方式也存在多样性。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物学科重新开
设,但是仍然存在哪些问题?①学科名称不一;②学科属性不确定;③理论体系薄弱。6.教学的整体性原则的概念。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的功能,更要加强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配合,以求发挥各个因素的整体功能。7.课堂教学演示
教具的基本要求。(1)演示教具应当最佳时机及时出现。(2)演示教具应有指导性语言的配合。(3)演示教具应该面向全班人人可见。(4)
演示教具应将来龙去脉指点清楚。(5)演示教具应该注意操作的精确性和教育性。8.设计教学方案的环节。(1)聚焦任务。(2)了解学情
。(3)陈述目标。(4)配置检测。(5)安排过程。9.讲授教学的语言要求。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教学性。课堂小结的语言要求:首
尾呼应、画龙点睛、相对完整、回味无穷。10.教学方法的概念。是一种科学方法,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1.严谨反应机制。在氨基酸缺乏时,游离核糖体与空载的tRNA增加,在ATP存在下,产生ppp
Gpp(鸟苷-5-磷酸)和ppGpp(鸟苷-4-磷酸)。后者与RNA聚合酶形成ppGpp-RNA聚合酶复合物,进而使RNA聚合酶构
象改变,活性降低,rRNA和rRNA合成减少或停止。1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何区别?它们对生物来说有何意义?(1)无性生殖是指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则是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结合来完成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能保持品种的
优良特性,生长快,而有性生殖在进化中更具有优势,并加速了进化的进程。13.教学导入语言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主要有四种:“开门见山”
式、“承前启后”式、“以问致思”式、“高度概括”式14.变化技能类型。(1)教态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
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2)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视觉通道和媒体、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15.生物教学论有哪些特性?①
独特的理论体系;②鲜明的实践性;③高度的发展性;④高度的灵活性。16.简述核酶分类。(1)异体催化的剪切型,如RNaseP;(2
)自体催化的剪切型,如植物类病毒等;(3)内含子的自我剪接型,如四膜虫大核26SrRNA前体。17.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
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来说,它可以作为三种工具:①教的工具;②学的工具;③评价的工具。18.简述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
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解答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完成教学
任务的一种师生相互交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可对不同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并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提高教
学效果。此法一般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时也可利用合乎逻辑的思维,从当堂了解的现象、事实和规律,去比较、推
导、归纳以解决新的问题。此法不适于从未知到已知,因此,不是所有教学内容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谈话法。19.教师与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
开发。(1)在不断学习中激发自身的灵感;(2)通过转变角色激活学生资源;(3)在师生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20.简述图解教学
法。生物学图解教学法,是以生物学图解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生物学图解一般由生物图形、符号、指示线或箭头和说明文字等用
实虚线条组合而成。种类多种多样,由图鉴、图谱、插图、挂图、幻灯片、录影片、影片等。总的特点是侧重于用图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图解的形象
和整体特点超出了文字。第一,许多生物学信息,单用文字是不能表达清楚地的,还需用图解来表达。第二,图解的容量大,整体认读效益高。在新
编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印了大量的彩色和黑白插图、图解,许多图解已不是从属地位,而是代替了某些文字说明,上升到主要地位。21.衰老与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有哪些联系?(1)生长停滞;(2)端粒缩短现象;(3)DNA损伤的累积与修复能力减退;(4)基因调控能力减退
。22.简述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
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3.简述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
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它的特点: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捷克的
夸美纽斯。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设置多方面的课程,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英国的斯宾塞。24.病毒为何属于生物?和一般生物相比,它
有什么特殊之处?病毒与所有生物一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能进行新陈代谢。但是,不能独立自主完成生命过程,离开宿主即丧失作为生物的
能力。25.简述课堂提问技能的主要目的。1)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思维,主动求知。2)抓住问题的本质。3)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4)培
养表达能力。5)获得反馈信息。6)强化学习。26.学的整体性原则的依据。整体性原则确立的依据是系统论中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27
.教育评价的类型按照评价的侧重点划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28.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
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
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素养
的持续发展。29.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情感领域。克拉斯沃尔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的评定、价值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五个层次
。(3)动作技能领域。辛普森将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为知觉、准备状态、引导下的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在反应、适应和创作七个层次。3
0.演示技能的目的。(1)为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质及其运动形式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并巩固知识。(
2)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具体问题,学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并运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方
法研讨问题。(3)由于演示是由教师很规范的操作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环节之一。(4)
一个单元或一次课的开始,运用演示导入新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凝聚注意力。(5)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学生有序地观察变化过程,了
解变化的来龙去脉,掌握实验的关键点,收到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6)在学生解答习题时,根据需要,教师可做演示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
法。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观念、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7)在教材内容中,有些受条件限制是肉眼看不到的,教师就
可以运用适宜的直观教具,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8)幻灯、影片和录像片可以在课堂上使演示的实物和实验化小为大,化慢为快。能开
阔视野,展现真实情境。31.在设计教学时间时主要应考虑哪些方面?(1)整体时间分配;(2)课时分配;(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32.解释基因、基因组、基因库以及基因工程。基因: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
序列。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
分子)。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
入受体细胞内,使该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33.自主学习的概念。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
、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34.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结构。“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细菌、真菌、病毒”以
及“遗传、进化和生态”等五大部分。35.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有哪些重大事件?(1)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
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2)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
erg等发展了重组DNA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3)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
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36.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的功能特点。(1)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2)基因组中只有1个复制起点。(3)具有操纵子结构。(4)编码顺序一般不会重叠。(5)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因此转录后不需要剪
切。(6)编码区在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远远大于真核基因组,但又远远小于病毒基因组。(7)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很少。(8)具
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9)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着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10)在DNA分子中具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
。37.教学的基本性质。认识性、实践性、社会性、伦理性、文化性。38.生物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型研究和开发性
研究。39.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1)提出问题时应该表述清楚。(2)提出问题后应稍微停顿。(3)指定回答后应适当引导。40.
发现教学法的优点。1.有利于揭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自信心。3.有利于培养学
生发现的思维、形成探究的态度。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41.简述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1)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
的预备状态;(2)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涉猎;(3)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4)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42
.简述课堂组织的主要目的。(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2)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3)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4)帮助学生建
立良好的行为标准;(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43.简述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来
传授新知识,又可用来巩固旧知识,并且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常要与讲授法配合。因此讲授法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常用
的方法。44.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45.什么是提问类型。(1)回忆提问;(2)理解提问
;(3)运用提问;(4)分析提问;(5)综合提问;(6)评价提问。46.反式作用因子的激活方式及作用方式。激活方式:(1)表达式
调节;(2)共价修饰;(3)配体结合;(4)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作用方式:(1)成环;(2)扭曲;(3)滑动;(4)Oozin
g。47.简述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
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48.简述美育过程
。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
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49.试题分析的步骤。(1)将试卷按得分的高低排列。(2)由最高分向下取全
部试卷数的27%或1/3,称为高分组。(3)再由最低分向上取与高分组相同份数的试卷,作为低分组。(4)分别计算高、低分组,选答各试
题每一选项的人数,记录在试题卡上。(5)计算各试题的难度,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难度=(RU+RL)/2N,其中RU:高分
组答对该题人数;RL:低分组答对该题人数分组人数。(6)计算各试题的区分度(0)。(7)评价每一试题的选项的有效性或诱答力。50.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3.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条件。51.教学的积极性原则的依据。教学的积极性原则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的反映;教
学的积极性原则建立的依据之一是学习理论中的动机理论。52.教师的职责及角色特征。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
的职责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学的各种变量,以便达到教学最优化。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角色有: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
、学生发展的引导着和促进者、教学的组织者、教育的研究者。53.教学论研究的任务与学科性质。研究任务:(1)对教学现象、教学规律给
予解释和说明的任务。(2)对教学目标和教师教学过程给予规范的任务。学科性质:理论性和应用性。54.优良教学方法的特征。(1)有一
定的目的;(2)节省精力和时间;(3)有良好的结果;(4)符合教学伦理的要求;(5)教学生学会学习。55.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结构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
;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56.切除修复的机制。
通过一种特殊的内切核酸酶将DNA分子中的损伤部分切除,同时以另一条完整的DNA链为模板,由DNA聚合酶I催化填补被切除部分的空隙,
再由DNA连接酶封口,使DNA恢复正常的结构。57.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的因素有哪些?(1)试题的数量;(2)分数的分散度;(
3)试题的难度;(4)试题的区分度;(5)评价工具的客观性。58.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之下,教师
处于主动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前提就是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平等的师生观,教师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采
取积极措施,主动地去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2)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3)教师要民主公平地对待学生;(4)
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5)教师要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59.谈话法应注意哪几点?一是做好谈话设计。二是要面相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
都有回答、参与的机会,避免仅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三是善于提问,善于启发引导。60.活动课程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特点: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优点:(1)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2)以儿童的生活本身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个性。缺点:容易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降低教学质量。61.各种变化技能的要求。(1)目光的变化。(2)面部表情的变化。(3)身体动作的变化。62.教学目标的作用。定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标准作用。63.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的表述。行为目标是一种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楚三个要素:行为、条件和标准。(2)表现性目标的表述。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位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64.什么是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包含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65.原始生命必备的条件有哪几点?原始生命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原始大气;高温、雷电、紫外线等;原始海洋。
献花(0)
+1
(本文系Kamrsy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