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丑大愚詩書畫等隨錄稿十一

 大愚8d3lj66rtz 2022-02-16

辛丑大愚詩書畫等隨錄稿十一

越士如過江之鯽,故多名士。賀知章一見李太白,以御賜金龜換酒,直呼謫仙,號“四明狂客”也。陸務觀欲狂而放,號“放”翁也。而徐文長俱過之,真狂之極矣。此“春雨狂草長卷”為天池精品,予昔好之,手摩心撫,未得其旨,乃年少情性未至。匆匆已幾十載,見此真跡,慨甚。

觀罷徐文長之繪,乃覺吳昌碩、齊白石畫之俗!蠲叟評吳昌碩之俗,雖尖銳,果有其理。首吳、齊性情才氣不及,二常以換酬,或應命屢作,俗亦不顧。而天池非落魄之極,方不得已以換酒,此才、氣、格、境俱高于吳齊也。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愚翁:

國亡每怪紅顏,豈其可?滿堂朝臣何為?十四萬壯士齊降。通過美人江山對比,以小見大,高!王維《息夫人》、杜牧“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俱得三味。

唐開帝業,魏徵《述懷》已掃齊梁纖弱綺麗之風,四杰繼之而未脫,子昂更見風骨,以雄邁稱,乃開盛唐高風矣。

悟道

張旭觀劍舞如飄雪,懷素觀夏雲多奇幻,覺斯悟嵩頂之流風,此非懿識者所能解也。所謂神遊天地,江山助吾磅礴。或狂或顛,皮相之論耳!實無挂無礙,鳳舞丹穴,龍蟠昆崗,揮灑俱自如矣。

二王之小聖子敬,晉、宋之間名猶重,謝靈運、桓玄、羊欣、子雲、蕭道成尤稱之,且楷、行、飛白、草、隸俱擅,更創雜體為獨絕,雜體者一卷雜楷、行、草、飛白也,吾殷契、狂草兼容,實師於子敬也。米顛則云:“能書者,未必能鑑……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也。”《書斷》曰:“羲禮獻逸,而子敬最為遒拔。”《論書表》:“逸少鼎能,獻之冠世。”

宋《宣和書譜》、宋《悅生所藏書畫別錄》、宋周密、明《珊瑚網》、明項子京《天籟閣帖》俱載:

狂草巔峰之作《古詩四帖》為謝靈運書。

書者,如也,散也。晉得其逸,故得其韻。山谷云:“惟俗字不可救。”散耳公云:“不俗即仙骨。”俱高者之言也。

柳少師三步能詩,十二便賦,先為狀元,後為學士。可貴者耿直敢言,書如其人,以風骨名,自右軍法度中而能變出新意,董香光尤為慕之。

一綫寫萬象、一綫貫時空

大愚

韓昌黎:“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愚翁云:書宜善觀萬物而悟道,見萬象而類之,俱借“一”綫寫鴻蒙萬象,一綫貫宇,一綫貫亙古,時也,空也,皆融其一,至天人合一矣,乃以散懷。故曰:如也,如吾意,如行雲流水自揮灑自如。而龍舞蛇驚,神鬼莫測,而復一一自然。

惜先民之文

書以載道,予好書上上古之文,人俱不識,惟惜先民之智也。

陸學士(柬之)為魏晉陸機之後也,舅為虞伯施(世南),自更為張旭(草聖)外祖父,三者俱得王右軍七世孫智永正脈,復上溯右軍、大令,而各有面目,學士書晚歲龍蟠鳳翥,雄健沉厚。朱長文讚學士書云:“意古筆老,如喬松倚壑,野鶴盤空。”

陸機:二陸之一,洛陽三俊之首,有“陸海潘江”之謂,以《平復帖》傳世。

答步堂兄

余轉阮籍言:“禮岂為我辈設也!”

步堂兄:“ 兄可讀讀魯迅文章,瞭解一下阮籍何以遽發此言。”

魯迅與嵇康、阮籍境界不在同一檔次,無法理解者自多。

如燕雀安知大鵬之圖南,凡鳥焉明鳳鸞之不栖凡樹。”

王鐸書法蘭卷

此卷為王覺斯(鐸)43歲眞迹,書蘭合璧難得,在仕清前11年作,畫亦有清氣。心畫手摹二王系已三十載,言獨擅轉筆,風格已成,惟須益其情性與老辣耳。

夏日煮筍

山下無筍久矣,以石壁泉煮野筍下酒,自嘉味也。

可書者盡書之

漢草聖張伯英見紙、帛、衣即書,吾亦然,伯英當笑我東施效顰也。

予常和楊啟宇、楊子怡先生,何也?一、兩公俱耿直如鐵,直抒其志,此高也,慕以云爾;二、袁與楊氏俱漢四世三公,緣也。

歷代騷客文人評大唐三絕之一張顛(長吏)書,書多不存,惟文紀之,文以載道,自千古事也。

傅山評趙孟頫曰:“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 “软美媚俗,熟媚绰约,自是贱态”。觀趙孟頫皇慶元年、二年、三年帖以諛媚肉麻為趣,真不冤!況趙為宋太祖十一世孫,靖康之恥,早忘矣,自骨賤者也。

與盧小軒兄論

處世以仁,為人宜厚;

非奇豈道,立藝當奇。

奇則個性、獨立面目、出彩兼具也。草聖張伯英、小聖子敬非平而得奇,故縱逸不群;陳老蓮毀眾曰好者畫,乃得古逸;徐渭奇立獨行,而開大寫意一脈,皆然。令尊大人作蘭,獨步天下,非奇何也?為文亦當如是,太史公、曹子建、子安、太白出彩奇句俱是。

書者,如也,散也,若琴,多娛己,不必求人懂或賞。

媚俗者,格已下矣。

簡體

簡體若揮刀自宮,若步堂兄言:“自割經脈也。”含博士等俱不識繁體,如何讀古文獻,況研經史子集也。不讀,則不悟,不悟,則不明。不明吾不知何以堪。

簽訂馬關條約時,李鴻章對伊藤說:中國少人才。伊藤答:貴國只須奴才,不須人才。然後李鴻章簽下:割台灣、賠🇯🇵 2.3億兩白銀。

少了氣、韻、味,形、式亦末也。

讀帖

觀千劍而後識器,書亦然。須千帖熟于胸,始洞察其奧,方能揮灑胸壑之逸氣。

吳昌碩書蒼雄之氣撲人眉宇,而一一自然,而寫松蘭竹梅多以氣御,後宗之者首多氣不足,氣不足,則魄不及,魄不及,則膽難放,縱東施效顰,總失自然。

答書友

然,讀書尚來不及,未有閑去爭蝸角之名,逐蠅頭之利。

書畫宜于深山揮灑(酒後狂論)

王覺斯云:“書畫事須于深山中,松濤雲影裏揮灑,乃為愉快,可得乎?”本欲說:“英雄所見果略同!”惟恨覺斯偷生,跪清妖非雄者也!而散耳公云:只與古賢比,何必與滿目浮煙、爭名逐利者倫。

註釋:清妖: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屢屠南北漢族者也。

答董丰锋兄富春江與剡溪山水

漢有下四明去桐廬者,嚴子陵也,謝公亦曾賦一首。然剡有舜禹文化、魏晉風度王謝阮孫許戴支竺、謝靈運釣臺等,當胜一籌,君不見朱文公題溪山第一也。故唐謫仙、子美、白傅之倫456位慕而遊,留1500餘詩成浙東唐詩之路。

書不宗晉終入野道

越名士王思任、倪元璐、黃道周等俱以殉國,而王覺斯淪為貳臣,然能曰:“書不宗晉,終入野道。”可謂上上智者,其書故在山谷、枝山、文敏之上,予見淪落野道者而不自知,不可胜計。此多以帖學論,學陶文、殷契、甘桑、金石另當別論。

王鐸

王覺斯一生沈心驅智,割情斷欲,宗二王大聖小聖,一日摹,一日應請索,思登堂窺奧。愚公曰:一、投誠胡虜誤,影響心境;二、身為貳臣,一輩子未能自然散逸,神不散,雖恨古人不見,離二王氣、韻、境、味遠矣。

王子猷書如其人、不見戴安道

子猷一生好竹,而《雪夜訪戴》為魏晉風度典範,其書亦有遠水疏煙之致,書如其人,也然。予昔撰《嵊州賦》曾釋剡溪雪曰:“衆籟俱寂,飛鳥皆绝,萬巖齊素,千峯同白;唯余與水,相看不厭,人生至此,何必見戴?”況子猷其境亦高,更異俗流,安道居此不出山,已如見其人,何必見也?

時揮灑兩行,惟散懷,而日悟自然之大美,庶幾近乎道矣。

惟有飲者留其名

古賢飲酒後多出扛鼎之作,酒後散性縱懷,脫略而真,得自然之道也。

律聯

古賢賦律,則時出名句之聯,何也?錘之!鍊之!而趨其精。

詩文書畫俱貴論氣,氣足,則膽大力厚,勢如高山墜石,千里崩雲,而思逸神超,所謂可貴者膽也。而宋遜于唐者即氣也。

文者化也!蒙古建元,满建詩畫清,军事征服者最终转化为文化上之被征服者。

謝赫首論氣韻生動,荊浩六要:一氣、二韻、三思(意真境界乎)。方公增先先生氣、韻、境界俱備,格自高,所謂畫自心生焉。

附:孔師昔與方公同下放海寧,孔師與天下奇觀浙江潮結緣,方公則與農事結緣,俱有精品代表作問世。

答蔡卫祥 兄

予論道,兄論形與技,所謂形而下也。

附:

東海醬帶魚

有朋以海釣帶魚,用北高峰酒、湖羊醬油醬之,風干一周以上,不可見日,蒸之迺得其味。

東海河豚干酒後記聞

東海多河豚,洄游魚也。河豚少天敵,多不勝數,又牙猶利,能咬斷鋼鉤與網。是以屢羅之,首放血,去皮、內器,十豚為一組,各割一小塊,餵雞,雞不死,乃風干,不見日,後以蒸,然惟送親友耳。

煮茗

有上者至,曰:煮泉或茗以果木炭為佳,以果殼更佳,然以古榧殼更上。

白鮝記聞

鰩魚背黑腹白,晾為干,放山雞腹若干蒸,得其味,為越至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