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2.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3.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个链条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 4.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取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 5.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6.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7.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小人之小,也并不是品格的低微、智力的稀缺,而是格局之小、眼界之小和系统之小。 8.我们常常改变,是为了不变。 9.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看得远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看得透则是能够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10.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11.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学习。 12.所谓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不再要求一味走直线。在路线问题上,拥抱折射,在最终结果上专注不动。两点之间,阻力最小的线最快。 13.查理·芒格说:“要获得什么,先让自己配得上。”这也是在重新定义问题——得不得是外控的、无解的,但是配不配是内控的、有解的。 14.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运作,都不在你眼前发生,世界早已先你而行。如果你看不懂系统,就永远无法理解事情的本质。 15.知识知识,其实是两件事,一个是不断刷新的“新知”,一个是越来越坚定的“旧识”。我知道得越多,就相信得越深:极致的聪明和极致的善良,是同一件事。 16.未来什么人最有竞争力?会讲故事有品位,能够共情会跨界,有点儿追求很会玩。 17.一个任务完不成,不是动力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前面是不想做,后面是不能做。 19.感恩是内心对现在生活的惊喜、知足和欣赏,对现在生活的满足,知道今天来之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