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造车的代工厂不是合格果链人

 鹏城豫人 2022-02-16
图片

万般皆下品,惟有造车高。

这两天,跨界造车再度迎来一位新成员——“果链巨头”立讯精密。2月11日,立讯精密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立讯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对奇瑞系三家公司注资100.54亿元,分别收购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19.88%、7.87%、6.24%股权。

同时,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立讯精密出资5亿元占股30%,奇瑞新能源出资11.67亿元占股70%。

公告一出,市场表现了高度关切——你好好的一苹果代工厂,怎么就要造车了?莫不是苹果授意,身先士卒试试这水深浅?

2月13日,立讯对外回应,“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为别人造好车的ODM业务”。这句话是不是似曾相识,华为此前入局ODM业务也曾言:“华为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虽然同样都是ODM业务模式,但两者同样存在差异:一个产整车,一个零部件。

干了十余年代工生意的立讯,为什么如今突然想造起车来了?因为他看到了市场的广阔,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与手机厂商入局是看中了汽车的新能源化趋势、整车的高单价。而立讯看中的则是Tier 1(车厂一级供应商)的广阔市场。

说白了就是:干的还是代工供应老本行,只不过原来是耳机和手机,现在是新能源车。

立讯透露,合资公司目标客户将是国外传统车企和国内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在入局前,立讯就想的很通透,我一个代工出身的,老老实实做供应商就完事了,全球几千亿美金的市场足够我畅想攻坚了。

这两年,消费电子大厂和互联网大厂乃至地产巨头纷纷入局造车,但新进入者在车规的理解、车辆平台的开发能力、整车制造的资质与能力、供应商的资源和管理等方面基础薄弱,因此一个靠谱的代工厂能有效地加快进程。

虽然立讯本身也不完全具备这些能力,但熟练掌握ODM业务经验的他会摇人啊,只要能找到同样有志于代工的车企进行合作,便可快速启动,做大做强,共创辉煌。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奇瑞?

其一,奇瑞有底子。奇瑞的规模与实力在国内车企中实属中上之姿,2021年销量96.2万辆,旗下新能源汽车更是增势喜人,增长145%大卖10.9万辆。同时奇瑞有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也有自行开发的车辆平台,底子好才能发展好;

其二,奇瑞有产能。奇瑞有超过300万辆的整车产能,有产能再来多少订单都不怕;

其三,奇瑞有代工想法。目前比奇瑞更大的自主车企普遍已有代工业务,如长城给宝马代工的光束,吉利给百度代工的集度等,而一直想找一家科技背景企业合作的奇瑞,或是立讯能找到的最好的伴。

有想法,有实力,有能力,这样的奇瑞自然深得立讯青睐。

图片

奇瑞以热衷“掌握核心技术”闻名

而奇瑞能与立讯看对眼,看中的则是立讯带去的产业资源、客户资源,以及资金

先说产业资源,立讯在汽车行业并非两手空空,其汽车连接器、线束业务已耕耘十余年,今年预计收入将达40-50亿元 。此外,立讯有限还收购了老牌Tier-1天合汽车旗下的BCS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业务,并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拓展,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产品体系,能与代工业务形成良性配合。

图片

图自立讯精密官网

而在客户资源方面,消费电子代工出身的立讯更加接近、理解有意愿造车的消费电子大厂、互联网大厂,而它们是眼下汽车代工的主力客户。

最后资金层面,芜湖地方国资控股的奇瑞此前试图混改以激发企业活力,虽然在2019年引入了青岛五道口注资,但该资方背后是青岛地方国资,后续一度传出“资金未到位”“两地国资发生冲突”等传闻。立讯注资百亿后,奇瑞的混改引入了民营资本、产业资本,将更有利于推动机制改革。

总体上来说,立讯与奇瑞的结合,是消费电子代工大厂与传统整车厂的“抱团取暖”。婚恋市场倡导自由恋爱,但商业社会更讲究门当户对。

毕竟,大客户都板上钉钉要玩车,不想造车的代工厂显然不是合格果链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