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史上最后一次重大变革?人工智能登上《Nature》封面,是颠覆还是希望?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22-02-16
图片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提到《Nature》杂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各个领域顶级的SCI论文挤破头都要往《Nature》里钻。能《Nature》发表,就是学术界莫大的荣耀。

然而就在几天前,居然有这么一位“虚拟赛车手”登上了Nature杂志的封面!就是索尼团队开发出的“GT Sophy”,一个赛车AI智能体。

图片

要知道,作为《Nature》杂志的封面,可谓意义非凡。这代表着这位“赛车手”能够在一堆最前沿的创新中脱颖而出,有着远超其他科研项目的重大意义!

更何况,这还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这就有点意思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虚拟人物往往是软软萌萌的观感。“GT Sophy”却异常凶狠,它能够在模拟竞速游戏《GT Sport》中凭借出众的驾驶技术,击败人类最顶尖的电竞赛车手!一赢,就是好几圈。

竞速赛快也就罢了,在计时赛里,更是领先职业赛手两秒多!

上一个让大家如此震撼的AI,还要追溯到几年前,在棋枰上战胜柯洁大魔王的Alpha GO。

当时同样没有人相信,一个AI能够战胜人类最顶尖的棋手。

图片

而这,早就不是AI第一次在人类世界中大放异彩了。

就比如DeepMind与顶级的数学家合作研发出的AI,凭借着对纯数学拓扑学和表象理论的独特理解,能够证明许多人类无法确认是否正确的数学猜想。

由此,也一度被外界认为AI可以站在纯数学的前列。《Nature》杂志甚至评价其为“AI正在引领人类的直觉”。

图片

此外,来自IBM的AI辩手Project Debater也号称仅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学习分析4亿篇报道文章,并且自如地现场与人类专业辩手进行合乎逻辑地辩论。

就好比一个由数字组成的“杠精”,既能自行组织开场发言,又能驳斥对方辩手的论点。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感慨AI人工智能发展之迅速,成果之丰硕。

01. AI的前世今生


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研究从未停歇。

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从诞生之初的证明几个数学定理,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方面。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也产生了很多新兴的子集,比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驾驶功能,它的算法就离不开AI。

图片

关于AI的发展,也称得上是一波三折。

在1956年,这个人工智能的诞生元年里,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将其从密码学和控制学中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

图片

在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几年里,也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

像1959年诞生的拥有自学能力的跳棋机器人,1964年可以与人类对话的聊天机器人等等,在当时都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

但是好景不长,受限于当时计算机有限的运算能力,很多指数型函数的运算,对于当时的学者来讲实在是缺少硬件支持,于是迎来了AI发展的第一个寒冬。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神经网络的提出,赋予了人工智能新的活力,很多资本纷纷看好这一方向。

但是问题很快又显现了出来,构建的神经网络系统没有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持,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深度学习目的。

图片

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无一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从而获得进步的过程。

虽然没有数据支撑,AI发展看似又进入了下一个寒冬,但是很多专家学者并不放弃,因为他们深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数据爆炸,信息井喷的时代。

现实并没有让他们久等,20世纪90年代末,因特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确给了AI的发展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

IBM在1996年搞出来的名叫“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当年对战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第一次的对战里,“深蓝”告负。

但是仅仅一年以后的1997年,IBM修正程序后,在二者的二番战中,卡斯帕罗夫笃定“深蓝”缺失国际象棋中的“弃子”策略,因此摆出了“铁桶阵”来进行防守。

但是没有想到,每秒运算两亿步棋的深蓝,预判了他的预判,弃掉了自己的马来破解卡斯帕罗夫的防守,令这位世界冠军不得不提前认输。

图片

唏嘘同时,我们不得不感慨AI成长速度之快,以及AI惊人的学习能力。

十几年后的信息化时代,迎来了漫天的数据和如同天文数字一般的运算能力,人工智能早早突破了硬件的限制,被广泛应用到了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等方向。

02. AI如何实现自动驾驶?

 

关于自动驾驶,一大重点就是收集到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和信号后,到底该如何决定输出。也就是说,重点在于驾驶的意识。

经常在路上开车,大家就会发现,很多路上那些所谓“不会开车”的交通参与者,往往不是指那些操作不熟练的人。

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诞生之初就是给人开的,服务于人的,所以即使是手动变速箱的车,也不至于怎么学也学不会。

所以把车开走,不难。但是把车开好,挺难。

这里面咱说的把车开好,就是能利用好车上的内外后视镜、以及一些电子辅助功能,时时刻刻熟知自己车辆的状态,以及大概了解周围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驶状态。

那些“老司机”,还能对周围车辆的可能行驶路径做一个小小的预判。

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些,恭喜你,你就是路面上驾驶能力前5%的顶级交通参与者。

图片

这样的规则对于AI来讲,也是一样的。

像人类一样重复将车平稳起步,再平稳刹停,甚至根据实际条件来加速减速,都再简单不过了,如果深入各个厂商的研发部门,会发现他们使用的底层逻辑都有可能大差不差。

但是现阶段自动驾驶的主要难点和研究方向,在于不同种类传感器的信号拟合,以及路况上各种可能的优先级判定上。

图片

一套优秀的自动驾驶系统首先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条件模拟作为支撑,也就是说AI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面对路面上发生的一切。

当我们人类在驾驶时,会根据眼睛看到的道路情况,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操作。

自动驾驶车辆也不例外,只不过人的眼睛被车上的雷达和传感器取代了,传感器识别到了前方有障碍物,它要知道减速或者避让。

如果道路非常湿滑,它要控制车速甚至控制各个电机的输出来保证车辆的平稳。在城市工况中,还要时刻识别交通信号灯的状态,来决定在这个路口应该通过,还是稳稳地停下。

当这三种工况同时出现时,也要学会该做何应对。

图片

但是我们根据排列组合的规律,只是3个事件就拥有6种排布,那瞬息万变的马路上,车企不可能模拟出所有的可能性,那在瞬息万变的马路上,就需要AI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说白了,AI长大了,它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那完成这一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咱们近两年经常能听到的“神经网络算法”。

图片

“神经网络算法”其实也并不复杂,也没有多么高深莫测。

受到人脑中数十亿个神经元结构的启发,神经网络算法将每个数据组模拟成一个神经元,再利用类似神经元中的突触结构构建成为一个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对数据的重要性配以权重差别,具体分析每一个输入信号该如何影响对于整车的控制。

所以其实AI“深度学习”的,就是驾驶的经验。

但不同的是,人类需要至少2年的驾驶经验才通过驾照的实习期,但是AI在有足够多的数据作支撑的条件下,背靠深度学习的逻辑,可能仅仅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从什么都不会的马路萌新,成长为有几年车龄的“老司机”。

令AI系统能够通过实际经验,习得更多情境下应该做出的反应,以适应日后复杂的路况条件。

03. 索尼的AI赛车手


说回到索尼研究出来的强大智能体“GT Sophy”索菲,在赛道上也同样如此。

自从社长不屑于那些随时能让牛顿掀开棺材板的娱乐向竞速游戏,转而入了赛车模拟器的坑后,真切地体会到模拟器相比较之前玩的那些游戏,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个优秀的竞速模拟器需要模拟的内容比起普通游戏,运算量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

图片

因为普通的游戏AI一般是没有精确物理模拟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一些娱乐竞速游戏中,AI对手一般都是模拟玩家的行为或者是根据预设动作完成比赛。

高级一点的AI还会有所谓的“追赶逻辑”,就是在玩家领先时,增加AI难度,追玩家,在玩家落后时降低难度来等候玩家。

但是无论如何,在娱乐向的竞速游戏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AI对手与玩家所处的物理环境并不会完全一致,简单讲就是AI为了保持原有的预设动作在进行作弊!

关于这一点,倒是也比较容易验证。在游戏中一些附着力比较低的路面上,以与AI对手相同的速度通过,你会惊讶的发现,AI能过,你却不能过。

通过这样作弊的AI对手,跟可以实时进行反应的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玩家并不喜欢单机游戏与设定好的AI对手竞速,究其根本还是因为AI不够智能。

而作为模拟器,娱乐性其实并不是刚需,不需要AI与玩家过多的交互。

因为在模拟器中一切都要遵循物理定律。

因为包括赛道和轮胎之间的附着力;天气和温度对于赛道表面的影响;轮胎和燃油的消耗对于车身动态的影响在内的各种因素,都要靠实时计算来模拟反馈。

图片

作为资深车迷的社长之前也给大家科普过赛事相关的文章,一场赛车比赛下来,可不仅仅是无聊地在围场里一圈一圈绕,参加比赛的车手们一定都是那些天赋异禀的能人。

首先车手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来不间歇地抵抗不同弯角带来的、来自于各个方向的强大G力。除此之外,还要在这种高强度的动态里保持清晰的思路,时刻根据对手的动态来选择最优的赛车线路和超车机会。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坐在赛车的座舱里参加比赛,还有很多赛车手会经过一系列专门的训练,来成为模拟器车手。

图片

比如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F1赛车,就有直属的电竞方程式比赛,这些比赛可能对于车手的身体条件要求有所放松,但是模拟器车手的意识绝对与职业车手是不相上下的。

甚至在一些赛道上,模拟器车手的圈速会比现役的车手还要快!

但是要知道,这些模拟器车手的训练时间是非常漫长,枯燥的,同一辆车,同一种调校,同一个赛道,动不动来个几百上千圈,才能换来对于这项运动真挚的理解。

所以一个顶尖的车手身上具备的最宝贵的特性,就是通过这些夜以继日地训练得来的宝贵经验。

这是因为在正式的比赛中,赛道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舞台,要在瞬息万变时,电光石火间,精准的给赛车以最精确的控制。

而这些,没有大量的练习做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

索尼的Sophy其实成长之路也十分坎坷,在项目初期,Sophy简直就像一张白纸,连跑直线都没法完成,频繁出现过弯冲出赛道,甚至撞墙这样的低级失误。

图片

在去年7月的第一次与真实模拟器车手比赛中,虽然在计时赛中领先,但是在赛道情况复杂的正赛中,面对其他对手的攻防,Sophy还显得比较稚嫩。

图片

于是赛后,团队针对智能体通过一种强化学习的技术进行训练,为了让Sophy学习,她自我复制,每个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下竞赛。通过分析真人的赛车数据,习得如何在赛道中不至于懦弱,也不至于激进。

最惊人的是,Sophy还完成了对于赛道礼仪的理解,作为慢车能够主动让车,并且避免在赛道中犯规的切线和碰撞。

这样的表现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AI对手,更加靠近真人的控制逻辑。

不仅如此,在一个急弯中,Sophy还展现出来了不同于电脑计算出的最优走线的异常线路,异常线路的选择让她拥有了更高的出弯速度。

图片

而且随着Sophy训练时间的增长,Sophy在赛道上线路的选择越来越精确,可以实现紧贴墙壁来争取最好的走线而不发生碰撞。

也就是说Sophy不同于以往的AI,最大的意义和突破就是她拥有的强大的学习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强大的学习能力,才令Sophy能够领先人类赛手,登上Nature的封面。

04. 写在最后


从狭义上理解,Sophy的出现为玩家甚至赛车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平台,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如同真人一样的陪练环境。

从广义的角度看,正如GT赛车之父:山内一典所说的,Sophy的出现不是为了构建打败人类的AI,而是要打造最终能够更好理解人类的AI。

这样一来,AI就不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鲜活的个体。

图片

的确,现阶段关于AI的科研项目数不胜数,每个都致力于将AI训练成跟随人类引导,超越人类的强大个体。那些走在时代前沿的大佬们,也纷纷对于AI的发展既期待又敬畏。

马斯克就曾说: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变革,霍金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是人类终结的最后一块拼图。

过往的几十年,人类像是良师,赋予AI生命,带领AI成长,将AI无限地拟人化。

尽管AI的飞速成长都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但是是否有一种可能,AI的成长如果像个叛逆的孩子,将取代人类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那时候,人类会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吗?

图片

碳基生物存在的意义,又是不是为了迎接硅基生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