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022-02-16 | 阅:  转:  |  分享 
  
如何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身边是否经常有这情况:有些家长们经常在微信群被老师“@”,请她立马把孩子的语文作业送到学校、或者经常被老师告
知某某同学第N次校徽掉了要补办等一些常用学习用品。你觉得这是因为孩子没有责任心,还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责任范围不清楚呢?上学本来应该
是孩子自己的事,像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等,现在却变成了很多家长的噩梦,一旦稍有疏忽,孩子就会出状况。我认为人只有学会为生活、为
自己负责,才能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所以,打造“优等生”素质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其中包括对自己的课业学习、作息时间和
言行举止负起责任。比起短期的学习成绩,责任感是人生中更重要、更深厚的品质,因为一个人即使才华出众,如果缺乏责任感,那他在未来的职场
上也很难发挥一技之长。那到底什么是责任感呢?是一个人“必须做”的事?还是“应该做的事?这个问题对成人来说几乎具有等同的意义,因为这
是“应该做”的事,所以我们就“必须做”这件事。然而对孩子来说,情况却恰恰相反。“必须做”的事,往往是父母、老师等强加给自己的事;而
“应该做”的事,才是自已觉得需要去做、而且还要想办法做得好一点的事。所以,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扩大孩子“应该做”的清单
,并让孩子感受到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之后的那份成就感。责任感是一种需要分龄培养的能力学前阶段:用快乐体验滋养责任心培养责任感,必
须从儿时开始。如果孩子上学后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就轮到家长为孩子负责了。于是,出现月忘带五次东西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家长
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还没上学,怎样才能让他学会对学习负责呢?有一条特别有效的路径,那就是趁孩子年纪还小,从生活入手,用快乐的方式引导
他“看到”责任心。当一个孩子对自已“应该做”的事不反感了他就在心里建立起责任心了。有个同事的孩子每天赖床,上幼儿园常常迟到。妈妈担
心孩子以后上小学了也天天迟到,因此尝试了很多办法讲道理、设闹钟、给奖励都不见效果。后来,她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龙猫》,于是就
带孩子去买了一只小龙猫。从那以后,妈妈每天早上换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叫孩子起床。她说:“宝贝,龙猫饿了,快起床给小龙猫喂早饭!”没想到
,听到“龙猫”两字,孩子就“哧溜”一声爬了起来,嚷着要喂龙猫吃早饭。于是,妈妈隔夜与孩子约好第二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还帮他设好闹钟。
从此,孩子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不但自己吃完早饭,还会预留出时间来喂龙猫、为它做清洁。逐渐地,妈妈再也不用急吼吼地叫孩子起床了,当然上
幼儿园也没有再迟到过。就这样,妈妈通过一种特别快乐的方式,让孩子把妈妈认为“必须做”的事,变成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同时,孩子
也看到了,因为自己承担了喂龙猫吃早饭的责任,所以小龙猫过得更好了,和自己的关系也更亲近了。这让孩子明白了:负责任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
来好结果。这种正的因果关系,让责任心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了,让孩子可以摸得到、理解得了了。你也可以试试类似的方法,让孩子去养
一只小动物,一盆小花,或者营理家里的一小块空间,比如整理书架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看到由责任心带来的可量化的改变。上学以后:家长变
“懒”,孩子才能变勤快孩子的责任心必须在日常生活里不断得到练习和实践,才能一步一步发展出来,并最终学会对自己负责。老师布置一个任务
:让孩子带一袋面粉回学校。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家长要得“懒”一些。让每个孩子都回家请父母给自己买好半斤面粉,然后用塑料袋包好。每天
,孩子都要带着面粉去上学,带着面粉回家。一周后,老师会来检查,面粉袋是丢了、破了还是完好如初。实践结果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老师做
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可以把这袋面粉想象成孩子的书包、衣物、作业,甚至是一份责任心,而这份责任心很容易像面粉袋一样,被遗忘、被损
坏、被丢失。老师这么做,其实是在告诉孩子,责任心是有重量的,缺乏责任心是要承担后果的。最后,面粉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在实践活动的
第三天,有的就把面粉袋弄丢了,而且连丢在哪里都不记得了。有的袋子破了,书包到处都是等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要期望靠某一件大事来引发质变,而是需要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孩子从意识到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最后沉淀成习惯和品质。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