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馆的经营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应市场的变化,了解市场信息,对茶艺馆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坚持“以诚待客”的宗旨,定能站稳阵脚,稳步发展。 茶艺馆若想改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水平,就必须懂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经之道。 ![]() 一、古为今用 所谓“古为今用”,也就是我们的茶艺馆要善于学习借鉴传统茶馆的经营方式,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茶艺馆经营之中,最终能够推陈出新。 1.学习借鉴传统茶馆的做法,积极与评弹、说唱、戏曲等传统民族艺术“联姻”,增强茶馆的吸引力。在我国,茶馆与传统艺术“联姻”由来已久,并已经成为茶馆经营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经营方式。 事实上,传统艺术有着亘古长青的魅力,在茶艺馆经营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青睐传统艺术的年轻人日益增多,老年人对传统艺术则更是情有独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据了解,老年人普遍认为茶馆是他们休闲的好去处,茶馆最大的吸引之处就在于能够品茗赏艺两不误。这样看来,如果想吸引并稳住这一庞大的茶馆消费群体,与传统的艺术“联姻”就尤为重要。 ![]() 2.向传统茶馆学习,努力将茶艺馆经营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使茶艺馆服务功能向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辐射。当代茶客都希望在消闲过茶瘾的同时能办更多的事情,所谓“茶翁之意不在茶”。这一切无不提示茶艺馆经营者要积极汲取传统茶馆的经营思想,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拓展茶馆的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就茶馆文化特性而言,茶文化既非高不可攀的“雅文化”,也非鄙不可用的“俗文化”,而属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大众文化范畴。正因为茶馆与生俱来的和群众日常生活在地域、文化、经济、心理上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得茶馆与“锅碗瓢盆”嫁接。这样,把茶馆的生意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去就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茶艺馆完全可以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需求而派生出许多服务。 3.继承、发展传统饮茶文化习俗。注重饮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在茶艺馆经营中重视茶点的制作与供应。这种饮茶与饮食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是我国茶馆经营者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探索创新的结果,深受历代茶客的喜爱,也使茶馆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 每一个有志于发展中国茶文化的茶艺馆经营者都应该切实重视饮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在中国丰厚的饮食文化基础上,根据各地的特产、加工技术等条件,不断开发研制出适应茶客饮食习惯,独具地方特色的茶食系列,为茶馆增添新的活力。 二、洋为中用 洋为中用就是我们的茶艺馆要善于将一些国外好的休闲娱乐方式及设备“嫁接”到中国的茶艺馆经营中来,使茶艺馆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具备现代文化色彩。 1.学习国外一些著名咖啡屋与酒吧的做法,增强茶馆的吸引力。“星巴克”咖啡屋是世界最有名的咖啡连锁店,它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就很值得国内茶艺馆业主学习,如定位顾客、营造氛围、创造文化而非传递文化等。当然,茶艺馆毕竟是中国的,是传统的,是茶文化的,它的立足点应该是传统的,是茶文化的。运用这些经验只是为了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传统、中国的茶文化,而不是喧宾夺主。 ![]() 2.与现代手段嫁接,增强茶艺馆的生命力。茶馆历来可谓各种信息的集中、交流、传播之地。充当“信息传播中心”是茶馆重要生命力之所在。要想使茶艺馆的信息传递功能不萎缩,一种做法就是与现代传媒手段嫁接。这样,我们的茶艺馆才能从更快捷、更准确、更广泛的信息传递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然,茶艺馆要经营发展好,还应在宣传力度,营造茶馆消费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茶艺的服务水平上下工夫。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成功企业的产品质量必然是过硬的。茶馆业的质量主要包括茶水质量、服务质量、卫生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