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在山东省中部,处于黄河下游。 泰安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因泰山而得其名。 泰安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5000年前就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 原始社会时期的地图 从西周到东周的春秋时期,境内区域分别属于齐、鲁两国管辖。 ![]() 西周时期的地图 ![]() 春秋时期的地图 战国时期,公元前255年,鲁国被楚国所灭,鲁顷公被封于莒,六年后死于柯(东阿),鲁国绝祀。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向秦国投降,齐国灭亡。 ![]() 战国时期的地图 ![]() 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诸侯纷争时的地图 秦朝时期,秦国统一了六国后,设置了济北郡。 ![]() 秦朝时期的地图 西汉时期,设置了泰山郡,郡治开始设置在博县。公元前69年将其郡治迁移到奉高。均隶属于兖州刺史部管辖。 ![]() 西汉时期的地图 东汉时期,仍然归泰山郡管辖,隶属于兖州刺史部。 ![]() 东汉时期的地图 三国时期,仍然归泰山郡,与西汉东汉相比,区域和隶属关系没有改变,属于兖州。 ![]() 三国时期的地图 南北朝时期,北魏时,泰山郡属于兖州管辖。 ![]() 南北朝时,北魏时的地图 北齐时改为东平郡,郡治设在博县。 ![]() 南北朝时期,北齐时的地图 隋朝时期,设置了鲁郡。 ![]() 隋朝时期的地图 唐朝时期,设置了兖州,隶属于河南道管辖。 ![]() 唐朝时期的地图 北宋时期,归属兖州,隶属于京东西路管辖。 ![]() 北宋时期的地图 南宋时期,被金统治,开始的时候设置泰安军;在公元1182年,设置了泰安州,治所于岱岳镇(泰城),隶属于山东西路管辖。 ![]() 南宋时期的地图 元朝时期,仍称为泰安州,开始隶属于东平路,后来隶属于中书省管辖。 ![]() 元朝时期的地图 明朝时期,归济南府所管辖,隶属于山东行省。 ![]() 明朝时期的地图 清朝时期,设置了泰安府,隶属于山东省布政使司管辖。 ![]() 清朝时期的地图 民国时期,废除州、府制,改为省、道、县三级制,原来隶属于泰安府的各县,分别属于济南、济宁、东临三道, 1927年废除道制。 ![]() 民国时期的地图 新中国建立,早在解放前时,就成立的泰山、泰西两专署,进行了合并,成立了泰安专署。 ![]() 1958年,泰安专署撤销。 ![]() 1961年,恢复原来设置。 ![]() 1972年,改为泰安地区行政公署。 ![]() 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升为泰安地级市。汶上县、泗水县划归济宁市管辖。平阴县划归济南市管辖。 1985年12月,梁山县的银山镇、斑鸠店、豆山、昆山、司里山、大安山乡及戴庙乡的32个村庄,商老庄乡的23个村庄,划入东平县。东平湖归东平县统一管理。 ![]() 1983年8月,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 ![]() ![]() 现在的泰安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