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明月里,相逢一度春。 好友是正月十五的芳辰,俗话说“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灯节生日的女子,春与光阴并行,恰如雀羽,繁华次第,悦赏于凌岳细流,在一往而深的日子里,低吟浅唱。 日落尤其温柔,人间皆是春色。熬鱼,淡茶,醇酒,愿饮醉人之酒,愿品清心之茶,愿食过江之鲫,三两个知己,五六个好友,慢聊时光,浅话悲欢。 古城墙头,那一块块斑驳陆离的青砖,脉脉含笑地诉说一段一段动人心魄的泛黄故事。曾经的青春,就这样被镶嵌在砖缝里,岁月如初人已老,记得读过一篇《人生三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没了。 相聚的时候,得意的人容光焕发,失意的人灰头土脸,唯一的共同点是,我们都老了。光滑水嫩柔软如绸的肤色,变得松弛了还浮生了星星点点的斑驳,身体机能明显下降,睡不安稳,潮汗频出,十年前曾从大南门走回赛马场,如今不坐车就回不来了。 儿女一晃大了,朝气蓬勃,再也不敢跟他们站在一起,开始在意身边上年纪人的精神状态,害怕得老年痴呆,更害怕医生说的那种老人味儿,人这一生能避开意外和疾病,却永远避不开衰老。害怕归害怕,可人总得老,老了或许也会跟身边老人一样,常常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古怪事儿。 充满活力的孩童和老态龙钟的老人,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的一生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抖音里播放的在阳曲县的那场车祸,惊心动魄,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有时候觉得活着忒累忒苦了,于是翻阅了大量的周易和六爻,甚至梅花占术,只为了让自己参透一点天机,获得善知识而知天命。 又过去了一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然而依旧没有一件事能做成。可以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却常常好高骛远,有时候看似做了许多事情,但都庸庸碌碌,不知道自己这辈子生活的意义。或许就是泯然众人中最平凡的一个,却非要活得像英雄一样轰轰烈烈,全然与本质背道而驰,怎能不挫败呢? 此刻饭局热闹,有吃有喝,有唱有跳,惟有我飘忽局外,看淡生死,参悟人生。 过了这个年,我的脚步更慢了,对任何事情不想再较真,不去钻牛角尖,不会为了芝麻绿豆的琐碎事情分清对错,纠结于未来那些无法把握的事。守着一份平凡的烟火气息,读一本喜欢的书,写一些心之所想的小文章,一页一页,一章一章,随轻风远逝,伴流云清浅。 万里长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一笺箴言,一盏明灯,记忆与春暖并行,就让自己慢下来,步子小一点也行,只要是在往前走就好,不执念于握住多少,而欣慰于放下多少,才能轻轻松松地领略道路两旁的风景。 带上阳光,摒弃抱怨,唇角上扬,跨过思维里的界限,克服赖床的懒惰,在繁华尽处,铺一条青石小路,愿与你携手并肩,缓缓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