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评3张建筑片,拍倒影一定记住这一点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2-02-17
点评栏目是好机友摄影公众号新确立的一个方向。自开办以来,受到许多摄友的喜爱。
图片
图片
但,有一说一,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审美虽然有大的标准与方向,但在细节上毕竟有个人倾向性,因此,小编也是真心希望大家在看过点评后,能够在下方评论区展开讨论。
融各家所长,促思想碰撞,也是这个点评栏目的初衷之一。毕竟小编的思路有时也容易落于窠臼。
如不愿意自己的点评讨论在文章后面被精选、露出,可以在评论时写上“仅讨论”。
如果有意参加点评,欢迎各位将照片发送至邮箱2384909613@qq.com。

今天一起看看3张照片。

点评一
图片

这张照片的环境其实具备能拍出佳片的要素,但拍摄者没有把握住,各位摄友不妨在好机友摄影分析之前,先自己思考下其问题所在。

1
机位不够低

这张照片中出现了较大比例的水面,而建筑倒影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充分利用水面营造出对称感与形式美,而原因就在于机位不够低。

建议适当降低机位,让映在水面的建筑与真实建筑相“连接”,形成“镜花水月”般的意境与形式感。

2
画面曝光不足

虽然照片中的天空亮度基本正常,但主体的建筑则太暗了。虽然,建筑与天空的明暗反差较大,但实际上适当提高曝光后,天空也不会大面积过曝。

保险起见,也可以用三脚架固定相机,通过包围曝光功能拍摄多张亮度不同的照片,再通过后期,合成建筑和天空都亮度正常的照片。

或者直接使用相机的HDR功能,“直出”亮度正常的照片,但其效果因为不可控,所以画面美感往往不及通过后期进行调整后得到的。

3
景别过大

像这种通过“水洼”拍摄的倒影照片,最好不要让观者看出就是个小水洼。这会让原本比较大气的画面显得有些小气,甚至有类似“穿帮”的视觉感受。

所以在降低机位的同时还要缩小景别,利用中长焦镜头,让倒影占据整个画面的下半部。

缩小景别的好处还在于,使画面的主体建筑显得壮观一些,而其周围地平线上的建筑由于没有实际形态,因此完全可以少入画一些。

点评二
图片
点击型号学习各相机摄影、后期
R5
R6
R
5D4
5D3
6D2
80D
90D
A7C
A7S3
D810
A7M3
D750
XT4
D850
D780
Z6II
Z5
D5
Z7
Z6
A7R4
A6400
A7R3

  更多机型请淘宝搜索“好机友摄影”

这种建筑,如果大家出出国旅游,应该是有不少机会拍摄,不过这张照片还是有以下3个问题:

1
层次感不够突出

这张照片主要希望表现出门洞的几何美。但最大的败笔就出现在最靠近镜头的门洞没有表现完整。使得整张照片,门洞几何的渐变与层次感就被削弱了。

只要再后退几步,或用更大的广角,将第一个门洞左右两边的边缘拍进画面,其层次感会有一定提高。

2
线条的韵律感弱

由于机位偏低,导致在门洞之间出现了天空。而正是这门洞与门洞之前的一小块天空,削弱了主体的形成的韵律与节奏。

建议机位稍微高一些,让每一层门洞将天空遮盖起来,充分表现出其几何递变的线条韵律。

这样的场景,最大的看点就是建筑的线条美感,因此要想办法找角度来突出这一点,还是那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我们要表现出建筑的韵律美感。

3
光影效果稍显平淡

该点不应算是问题,应该算作对照片更高的要求。如果可以等到让门洞不同方向的表面形成明暗对比的光线,则可以让其形式感、几何美更突出,另照片更具质感。

点评三
图片

该张照片主要有以下2个问题:

1
镜头焦距太短

其实这张照片是很多刚拍城市建筑夜景的摄友常常会拍出的效果。以为只要在岸边,就能拍出绚烂的城市灯光以及倒影。

但由于河流较宽,在没有长焦的情况下,城市建筑在画面中将只是“一条线”,无论是灯光还是建筑都堆积在一起,毫无美感可言。

建议更换长焦镜头,或者寻找较窄的河面进行拍摄,让夜景建筑出现高低起伏,出现细节与层次。

2
取景位置选择不当
由于取景位置不佳,导致画面较为枯燥,单调。在拍摄时,最好选择有单独突出建筑的位置进行取景拍摄,从而让画面更具力量感与变化。
对于这张照片而言,以左侧体积更大的建筑为主体进行拍摄,在适当拉近一些画面,可以拍出更具美感的照片。
图片
※ 广告合作 ※
微信:Leibodzwh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