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摩擦生热助力冰上滑行 不知大家可曾想过,运动员穿着带有冰刀的溜冰鞋,虽然可以在光滑的冰面上快速滑行,在光滑的玻璃上却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给出的解释是:冰刀与冰面在摩擦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而会产生一些热量,致使与冰刀接触的冰融化,变成了水,这些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润滑作用,导致冰面与冰刀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穿着带有冰刀的鞋子可以在冰面上快速滑行,却不能在玻璃上滑行,因为玻璃是不能熔化变成“水”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述解释并不全面。因为冰刀在冰面上滑行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很小,仅靠摩擦产生的那点热量,不足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冰融化,毕竟融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并且冰在融化过程中还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 冰刀周围的水是如何产生的 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冰刀两侧及其下面确实会有那么一点水,这些起到润滑作用的水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大家都知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当外界压强减小时,冰的熔点会随之升高;当外界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也会随之降低。根据这一理论解释上述问题,就有了下面的答案。 为减小冰面对溜冰鞋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及灵活性,溜冰运动员通常要穿带有冰刀的鞋子,并且鞋上的冰刀刃口很窄,普通冰刀的刀刃只有2毫米宽,花样冰刀的刀刃也不过4毫米宽,因此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由于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定的,这个压力的大小就等于运动员的体重。当运动员穿上冰鞋时,由于冰面的受力面积较小,因而冰面受到的压强会大大增加,迫使冰刀下面的冰的熔点下降,从而使得这部分冰融化,于是在冰刀周围就会有一层薄薄的水。正是由于这层薄薄的水起到了润滑作用,大大减小了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运动员在冰面上前进的摩擦阻力相对减小,所以,运动员可以在冰面上健步如飞,同时还能随心所欲地表演各种优美的动作。 当冰刀滑过之后,冰面上附加的压强随之消失,因此,只要外界温度在0℃以下,原本融化成的水马上又会结冰。更为奇妙的是,冰刀滑过之处还不会在冰面上留下划痕。 对于这一解释还可以用模拟实验予以说明。当环境温度不高于0℃时(保证冰不会因为周围环境温度而融化),在桌面上放置一块冰,将两端挂有重物的细铁丝搭在冰块上,大家会看到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细铁丝下面的冰,由于受到的压强较大而逐渐融化,从而使得铁丝在冰块中不断向下移动。而细铁丝刚刚经过的上方的水,又会因压强减小的缘故而结冰,最终,细铁丝会从整个冰块中间穿过,而冰块完好如初。 上述解释看似完美无缺,可实际的计算结果表明,当一个质量为70千克的人穿着冰鞋站在冰面上时,只能对冰面产生3.5 × 105帕的压强,这样的压强对冰的熔点的影响不算很大,只能使冰的熔点下降约0.1℃。因此,该解释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 特殊的冰面润滑剂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2.2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