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团巡礼:红河学院蛮原文学社作品选登

 青春诗刊 2022-02-17





社团简介

蛮原文学社成立于上世纪末,是红河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生社团之一,目前由红河学院团委学生会管理,由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具体指导。办有社刊《蛮原》,运营有微信公众号“蛮原文星”。蛮原文学社立足红河学院,积极对外交流,与校内外多家文学组织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红河州广播电视台、云南卫视曾对蛮原文学社进行过报道;《作品》《凤凰资讯报》《文学界》等刊物曾刊登过蛮原文学社社团信息;多名社员在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刊物和文学类赛事中发表作品和获奖。近年来,蛮原文学社多次举办诗文朗诵会、社刊交流会、读书会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蛮原杯”征文大赛,多次主办、承办、协办多个校级活动,为红河学院文学事业不断发光发热。2021年5月,蛮原文学社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红河学院“五星级社团”。

01

红河学院蛮原文学社

作品选

晚一点

     文/范展赫

如果晚一点就好了

晚一点,就能赶上一只娇艳的蝴蝶

古道边,野菊花苏醒

往事也会在黄昏中远去

晚一点吧,胜过独自举杯又释怀

美好的日子很多,该来的总会到来

晚一点吧,今夜我必将落泪

大醉,狂歌,悼念昨日的宁静

晚一点,和衣卧在月下

再晚一点,人们能够轻易看透

一条让屠夫唏嘘不已的薄命

个人简介:范展赫,生于晋中,负笈滇南。曾任蛮原文学社社长。写新诗、诗词、小说。偶尔发表,偶尔获奖。

望山

     文/刘瑶

烟火和彩虹相互攀登

把我绊倒在

没有晚霞的黄昏

犬吠没有撕扯开云层

云层成就了麦田

干渴的青春

没有深情表白春天的能力

我只能

在距离春雨一尺的地方

把脚尖高高踮起

我望见

桉树林汹涌的波涛

压过一道又一道

驼背了的山梁

春日里,鸟语清绝

个人简介:刘瑶,女,就读于红河学院,红河学院蛮原文学社社员,作品见于《红河日报》《凤凰资讯报》《百姓作家》等。

老茶馆

     文/赵嘉宁

茶馆,百年前便有人光顾

于是欠身,走进低矮的屋子

光阴凝结成了门槛的形状

往事匆匆划过

不过是一抹古道西风的残景,瘦马死去

老妇烹煮着光阴的灰烬

将斑驳的烟圈,慢慢袭来的黄昏

还有那些进进出出,反反复复的故事

为断肠的行人

斟满了一杯又一杯

低矮的桌椅尚且还能坐下

近乎颓圮的篱墙会不会风化成沙?

当驮马的铃铛褪去颜色

时间的框架封锁了记忆

待回味时无味

前世的茶水已告一段落

以两枚硬币结账

将故事尘封,收起

有心再读

无心再续

个人简介:赵嘉宁,女,红河学院中文系大三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作品见于《红河日报》《蒙自文学》《凤凰资讯报·天下美篇》《滇青年》《监利作家》《蛮原》。

智利向日葵

     文/李奥

事到如今,心想事成

我也终于同他们一样枯萎去了

说来无奈

关于某人送给我的一束智利向日葵

他们已经不再给我梦

我回忆起

偶然苏醒的稀疏几个卯时

和他们互相舔舐身上的寥寥寒露

那时候

又脏又磕碜的我们

却晒着最干净的阳光

我听见风笛断裂成残碎的花瓣

看来秋雹将至

我也即将在你的壁炉里燃烧

如果自灰烬而升起的烟气是海蓝色

那也就是他们给予我的

最后一场梦了

个人简介:李奥,红河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一班,蛮原文学社社员。

沉沦

     文/董竹青

就让我们一起沉沦

在这要寒便寒,要暖便暖的季节

它能给予自然什么

自然又该如何回馈世界

我们只在风中寻找答案

因为我始终相信

在风见证下定能坦诚相见

你比得上任何一首赞美的诗

囫囵一生,我们都在被迫接受风的审判

在太阳落山之前,在放空的夜晚

从晨露到钟鸣,怀爱的人高举旗帜

手掌不断摩挲,我沿着指间的纹路

便能一眼望见,我难有的热情

沉沦在昨日的黄昏,也陷落于前天的月色

而我最是怀念薄雾打湿火星,飞鸟在余烬中告白

徒留岁月撩拨不去的耀眼

个人简介:董竹青,云南腾冲人,新诗爱好者。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旅行。

鱼漂子

     文/贺宇阳

还是这个人,只不过

怀中的网换成了手里的竿

子孙后代让他弃了船,上了岸

用了半生的网埋在堤下,然后径直地把自己抛向南方

成为了东莞工厂里一枚,沉沉浮浮的

鱼漂子

年初一,他说去祭祖

结果带着城里买的新竿,跑到堤下

钓了一条六斤多的鳜鱼

最后,怀里揣着竿,被堂客追得沿堤逃

大概捕鱼的人,也像鱼一样

骨头软,却韧

个人简介:贺宇阳,男,红河学院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能自主呼吸,四肢健全,会自己吃饭

秋收

     文/邓江南

黎明的微熹拨开庄稼人的双眸

生起炉火 乘着火苗捕捉秋天

鸡鸣把朝霞叫唤

就着馒头 吞下秋收忙碌的开端

埋过人头的苞米 要撑破了那绿色的外衣

石榴饱满的肚皮 把枝头缀弯了腰

水田里的谷穗 悄悄爬上禾苗的头顶

田间的野狗 挂着满身苍耳窜梭在高粱中

我把这片段寄给太阳 骄阳

延伸在每一个跳动的果实里 把

庄稼人拧出一身热汗 我分明看见

他们的眼中沁满欣喜的泪花

农人们播的种子 收获在秋阳下

肩上担的是幸福和生活的重量

我没有镰刀和锄头 却要在

心里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收

个人简介:邓江南,红河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

白露

     文/邵舒怡

抬头见的

是锅里溜出的热气眼眸,悠悠地

胧住了小巷尽头的路灯,灯下

是背着蜗壳似的书包、叽喳归来的影子

靠近门,入了门,便消失了

低首,柳条在水洼里扭了扭腰

裙摆紧紧抱住路过的风,藏一宿

乍暖还寒 ,炽热的脚上结出了霜花

跺一跺,凤凰花落一地

染红了皎月

雨水喜欢听晴天

轻声低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树上淡黄色的花,仍未出现

踮着脚尖,去嗅嗅叶脉的细管

那一抹残留的芬芳

大地的眼眸

我曾与她对视过,窥见

从深渊喷涌而出的泪花,结成了晶花

月光下,有两个影子

一个在这,一个在远方

个人简介:邵舒怡,红河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作品见于《监利作家》《蒙自文学》《蛮原》《卮言》;微信公众号“蛮原文星”等。

乌云、月季与春天

     文/唐廷磊

窗外总有一场大雨,将倔强的灯光埋葬

将月季装作玫瑰,送给未来

无名的悲伤从心底泛起,迟迟不肯离去

站在雨中,烂泥也会芬芳

孤寂的夜被乌云逼入死角,连路灯都担心

只有我担心被蹂躏的月季,在喧嚣的夜找月亮

同样的担忧,同样的雨珠,同样的黑夜

月光在哪里?我不知道

困意风卷残云,只剩下梦中的寒噤

冬天的月季应该是不会开的

春天快来了吧

个人简介:唐廷磊,男,江苏扬州人,祖籍江苏淮安,于红河学院求学,目前为在校大学生。喜爱文学。

风在身体里就是呼吸

     文/刘彩圆

没有前章不知后文

前途悬笔

忽然起了屈服的念头

遣词造句

也成为料峭春日中

如鲠在喉的词不达意

不愿写下此文终

孤独行走的少年们

在漫长的斗争中

大道至简 大俗即大雅

前人走出来的路

透过落叶灰尘缝隙

撑开衣裳 高处的钟响

以及呼吸

在少年身体里

叫做风

个人简介:刘彩圆,女,汉族,红河学院中文系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

纯洁

     文/黄雨璐

你是无人踏足的崇阿

是孤身漂流的冰川

你是水晶,是流云

是青女舞袖的夜晚

你是融化的雪莲

依偎在藏族人民肩上的哈达

你是凝固的青松

破土在拳拳赤子心间的希望

你是虚伪者不屑玩弄的技巧

是高尚者潸然泪下的善良

你在人间流浪

个人简介:黄雨璐,红河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

野草

     文/施圣

在废弃操场

白羊草像齐刷刷的剑

苦苣菜全身装着尖刃

敲击太阳作战鼓

风一吹,就开始了

这场旷世厮杀

倒下的草

或成新生者的膏养

或成深处的黑金

只等爆发不死的怒火

无人传扬,这平凡的牺牲

只有车前子

刨开了煤渣深处

像个感情过剩的诗人

但路人不在乎

把他踩进了更深处

个人简介:施圣,2000年出生,籍贯云南蒙自人,现居山东平邑。就读红河学院中文系,疏倦事务,恐于交际,寄身诗律为乐,近来钻研新诗,诗歌自评:一身薄病总遣兴,半是呻吟半自嘲。

当下雨的时候

     文/侍仅云

湖边的星星在下雨

留给今夜孤零零的一抹黛蓝色 

以及完全自由的两个人  吹着

彼此呼吸过的晚风

对岸是热闹的人来和人往

而我只有一朵雏菊

用来埋藏

当雨落在头顶

我们就能靠得很近很近

随着心照不宣地出逃

自然而然地被钟楼收容

赶到墙角   静静的听潺潺声

把已知的答案

交给下雨的时候

一滴落着一滴

肆无忌惮地

倾诉心意

我又遇不到任何一把伞

于是躲在你的身侧

长久地坐着

无关走走停停的观众

慌张的拉扯正好散落了

尽管发丝会被打湿

你比夜色温柔

个人简介:侍仅云,红河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

惊蛰

     文/徐杉杉

是时候出去走走了,褪去层层冬衣

从隐蔽的角落,走向光亮

一万声惊雷落下

敲醒了大地的生灵

这是春神在渡

所有命定的劫数,淅淅沥沥

唤醒沉沦的万物

远方,一片嵌满绿色的麦田

成为最好的去处

个人简介:徐杉杉,红河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蛮原文学社社员。

人海

     文/起降龙

我住的城市从不下雪

我爱的女人款款柔情

清晨朝露打湿你的衣襟

落日余晖刺伤你的耳畔

就让微风更微 明月更明

两颗心相遇之前都曾惴惴不安 相互试探

在这琐碎繁忙的 朝朝暮暮里

认真打磨梅子红时雨 叶子落时风

且在人海之中频频示意秋水眼眸

你是比山川湖海更难得的人间之喜

个人简介:起降龙,彝族,红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蛮原文学社成员。

组稿人:范展赫

# # # # # # # # #

本期责编:吴桧

社团投稿微信号:wh13479019219

《2022中国民间优秀诗歌选》征稿启事

相关链接:

《青春诗刊》2022年第一期会员招新公告

《青春诗刊》2022年季刊征稿启事


你好,青春



Welcome to join us

关于我们

刊物题字:贺敬之
顾问、名誉主编:思宇
特邀顾问:邱晓文、宋小三、唐波、赵沛誉、卢干、张伯超、刘翠屏
法律顾问:刘克(律师)
策划总编:这个大叔不算老
特邀主编:胡彦(贵州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执行主编:雨石
副主编:田家
 编辑部主任:小山
编委:胡春良吴桧、王建皓、赵婉彤、吴双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