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银行业气候风险管理的新动向及启示

 wupin 2022-02-17

本文发表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1年第5期

  国际银行业气候风险管理的新动向及启示

  田慧芳

  极端天气、气候应对行动失败和人为环境风险是当前发生概率最高、后果最严重的全球前三大风险(世界经济论坛,2021)。鉴于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已经显现,许多银行开始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纳入发展战略、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中。安永的《EY-IIF 银行风险管理调查报告2021》观察到,气候变化首次攀登银行长期风险之首,被调研88家的全球主要银行中的91%都将环境和气候变化视为未来五年的主要新兴风险,而2019年持相同观点的银行比例仅为37%(安永,2021)。从全球趋势看,向净零碳经济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的银行部门也应顺应大势,尽早制定面向碳中和的有序过渡安排,尽可能最小化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

  一、银行部门气候风险的特殊性

  从理论角度看,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是气候变化可能损害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两个主要传播渠道。物理风险源于极端天气事件对有形资产的破坏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洪水、飓风、干旱和野火等;转型风险则源于政策行动、技术变革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行为的转变,比如实施碳定价、收紧环保政策、支持清洁能源,或提升环保意识等,这些政策和行为将改变银行客户的风险敞口,引发银行对其资产价值和业务方向的重新评估。而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最终会转化为银行的财务风险(见表1)。与银行业面临的其他风险相比,气候风险具有特殊性。

  首先,长期叠加性。气候变化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从广度和深度上要大于其它类型金融风险。一方面,全球气温上升会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而全球碳减排行动短期内并不能使全球生态环境系统发生迅速改善,银行的物理风险会持续存在并呈上升态势。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出于审慎监管需要,会对银行业提出更多ESG管理要求,投资者环保意识的加强也会对银行形成压力,这些都迫使银行不得不重新审查和调整业务方向,并加强对气候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因此银行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得不应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叠加影响。

  其次,不可预测性。气候导致的金融风险与与极端天气事件的种类、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也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行业及地域分布直接相关。极端天气事件和持久环境变化的关键特征是它们的频率和严重性通常以非线性方式增加,无法使用过去的天气数据来预测未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会损害各种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给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信用、市场、流动性、声誉和运营风险,具体又取决于银行持有的资产类型、资产的地理位置以及银行业务的地理位置。

  此外,不确定性。气候的物理冲击及其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技术和参与国家不平衡等因素,各国碳中和路径和进程也存在不确定性,金融机构会受到向低碳经济转型进程中时机、速度、政策力度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如果缺乏金融机构对气候敏感风险敞口的可靠和可比信息,也会造成不确定性,而风险敞口测度目前尚缺乏有力的宏观或部门、机构层面的公共数据(Margherita,2019),且度量上难度更大。

  

  二、国际银行业气候风险管理的新进展与新动向

  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构和引领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银行部门的行动必须与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相一致。目前各国监管当局正以各种方式要求银行加强ESG管理,包括采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可持续性原则、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 (UN PRI) 或开展更多绿色金融活动。国际银行业的气候风险管理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第一,全球对银行业气候风险的监管预期加强,监管立法取得重要进展。

  G20气候相关融资信息披露特别工作组(TCFD)已经出台一系列与银行气候风险治理相关的监管指南、行动计划和监管声明,并得到全球知名银行集团的支持。2019年12月,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气候风险的自愿性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并披露符合要求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信息。2020年3月,欧盟发布《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开创性对有助于实现六大环境目标的67项经济活动拟定了技术筛选标准,将对在全球投资者和发行人产生广泛影响。欧洲央行还开展了更广泛压力测试以检验金融部门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全球400万家企业与欧元区的所有银行,预计首批测试结果将在2021年中公布。全球92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专门建立“绿化金融系统网络”(NGFS),旨在促进金融部门与气候和环境有关的风险管理。2020年9月,NGFS发布《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综述和《环境风险分析方法案例集》两份重量级文件,为银行业如何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提供了指南和方法参考。许多央行和监管当局也宣布了路线图和战略,确保向低碳经济的过渡不会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国际ESG准则也加强了对气候风险的评估和披露要求。

  2019年11月赤道原则最新版本“EP4”发布。赤道原则是一套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自愿性金融行业准则。截止2021年8月,全球已有37个国家的124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该原则。新版本引入了许多与气候相关的义务,要求加强项目的气候风险评估。此外,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FI)于2020年10月发布《从披露到行动:在金融机构中应用TCFD原则》手册,为金融机构如何成功整合气候风险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意见。UNEP FI牵头的《负责任银行原则》截至目前也得到占全球银行业三分之一以上的240多家银行的签署。该原则鼓励银行在战略、投资组合和交易层面以及所有业务领域融入可持续发展元素,确保银行实践与《巴黎气候协定》的愿景相符。为了支持全球碳中和进程,2021年4月联合国召集成立“净零银行联盟”,来自28个国家,占全球银行资产的近四分之一的55家银行加入了该联盟,他们承诺未来的贷款和投资组合将与全球碳中和目标保持一致,还致力于为国际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运营框架和指导方针。

  第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开始构建可持续金融体系框架。

  2019年9月,由新兴市场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组成的可持续银行网络 (SBN) 正式启动,致力于推进新兴市场金融机构的ESG管理和可持续金融合作。截止目前,SBN已拥有43个成员,占到新兴市场银行总资产的 86%,其中25个成员推出可持续金融发展的政策、原则或路线图。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减缓气候变化是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优先事项。早在2012年中国银监会就发布《绿色信贷指引》,明确了12类节能环保项目的绿色信贷统计口径,要求占中国银行业资产70%以上的21家“主要银行”定期报告绿色信贷进展。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呼吁在七个领域采取政策和行动,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国际合作等。2019年2月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中国绿色产业分类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这些重要文件对银行业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提供了产业目录、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发展也开始改变中国银行的借贷行为。

  第四,将气候因素纳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战略框架取得良好实践。

  风险治理方面,一些银行将与气候变化相关财务风险纳入其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流程,并组建内部气候相关工作组,负责制定全银行范围的气候框架。风险识别和管理方面,一些银行使用预测性天气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运营弹性和业务中断的影响。一些银行还将事前气候风险评估纳入部门或行业审查,并考虑在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和董事会风险报告中进行信息披露。一些领先的银行甚至将气候风险纳入交易对手的评级。业务和信贷策略方面,为使气候风险敞口与风险偏好以及业务和信贷战略保持一致,许多机构将气候因素注入所有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资本分配、贷款审批、投资组合监控和报告,加强了对高风险地区抵押贷款集中度的监控,降低了碳密集型行业的交易期限,并对气候高风险部门融资设置了排放阈值;压力测试方面,与气候相关的情景分析成为各国银行的新兴实践。一些银行基于公开可用的自然灾害或内部模拟生成恶劣天气情景,帮助估算物理风险。一些银行将能源贷款组合作为评估转型风险的起点,并探索如何将范围扩大到更多行业和交易头寸。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几乎所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都加入了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 (TCFD),并开始在该框架下进行不同程度的信息披露。许多银行也开始研究如何最好地履行对气候透明度的公开承诺。提升能力建设方面,一些银行高度重视管理气候风险所需的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量化分析师,加大了对技术、数据和人才的投资。中国主要银行也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团队,将绿色标准纳入贷款决策和信贷风险分析,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业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截止目前,已经有7家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14家银行签署了《负责任银行原则》。

  三、对中国银行业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尽管在监管层面和实践层面,国际银行业的气候风险管理取得积极进展,但挑战也同时存在。一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给监管者带来了与时间跨度、数据限制和固有复杂性相关的挑战。二是数据和通用标准缺乏是银行面临的最普遍的挑战。目前尚不存在银行间通用的ESG标准,各银行往往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气候风险评估也多局限于高碳行业。三是多是定性披露ESG信息,定量指标通常与特定行业或 ESG产品的融资量相关,无法用于衡量整体的ESG风险敞口。四是新兴市场的银行大多未建立适应性的治理框架,信息披露也显著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同行。这些挑战在中国银行业的气候风险管理中同样存在,且中国银行还要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财政激励措施还不足以提供明确的引导信号,去杠杆化的压力使得银行难以增加信贷工具的使用,以及绿色项目投资的高成本、长周期和低利率使银行不得不在环保和盈利之间进行权衡等。但全球碳中和进程的加速以及极端天气的频发,需要中国银行业有效管理不断上升的气候风险。从国际国内经验看,中国银行部门的气候风险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考虑将气候风险纳入银行的治理结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资本规划中。有效的气候风险管理应基于专门的战略。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在治理结构内明确分配气候相关风险的责任,设立专业负责人,或将职责明确分配给董事会、执行管理层、业务领域、职能部门和可持续财务部门,确保与气候相关的因素在银行的核心业务和风险职能中得到适当整合,同时实现对气候风险进行全流程监督。

  第二,作为业务和风险管理战略的一部分,将气候因素纳入前台和后台活动以及金融和非金融风险(包括运营、法律、合规和声誉风险)的决策中,增强抵御气候风险的弹性。银行可以考虑发布定性的风险偏好声明,阐明其管理环境风险的方法和对现有或潜在客户的期望,并建立管理气候风险的内部流程,确保风险发生时能及时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对于高风险行业,制定特定行业政策,并根据情况鼓励客户使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和认证计划。气候和环境风险较高的交易也应加强尽职调查,包括实地考察或由专业机构单独审查。

  第三,开发定量和定性的工具和指标,开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实验,对气候风险较高的地理区域和行业投资组合风险敞口进行评估,也可评估客户的碳强度,分析低碳政策对客户现金流和信用的影响,甚至可以评估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如大幅提高碳税、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或采取更严格的环境规制等对银行国内国际业务的潜在影响。

  第四,加强气候信息披露,包括重大环境风险的潜在影响,以及环境风险较高行业的敞口状况等。银行可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气候风险暴露的相关信息,还应鼓励客户进行负责任的气候信息披露。长远考虑,银行应尽可能了解和参考国际公认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如赤道原则、负责任银行原则以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TCFD) 的建议。

  第五,提升气候相关的能力建设。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应被视为必不可少的能力。各银行应加大相关 IT、数据和分析方法等的投入,配置充分的资源和专业技术人才,以严格、及时和有效的方式评估、管理和监测环境风险。缺乏数据不应成为行动的障碍。银行可以考虑使用来自公开和专有来源的数据,并与外部专家合作,提高数据质量。

  (注释从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