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乡村”离不开乡村图书馆点缀

 风行阁影像 2022-02-17
发表时间:2015-02-01   来源:青岛文明网

  总部设在大邑县杨古镇的“3+2读书荟”,是一个民间公益阅读推广机构和知识分享平台,它以“互助式公益”和“书馆+志愿者+读书荟”的模式,积极推动乡村阅读活动。“3+2读书荟”,目前自办7家书馆,托管2家农家书屋。托管农家书屋后,“3+2读书荟”首先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保证农家书屋的大门随时为村民开放。(1月31日《光明日报》)  

  “美丽乡村”究竟需要建设成为什么样,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果说物质上的富足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的内涵也应该成为“美丽乡村”不能缺少的部分。而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那就是“乡村图书馆”的激活。对于乡村社会来说,物质的富足较为容易达到,而精神生活的富足却容易成为“短板”。而要破解这样的困局,打破这样的短板,就需要重视“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像“3+2读书荟”这样的组织一样,能够不断深入乡村世界,挖掘人们的需求,推广公共文化服务,并成为一种有效形式。  

  “乡村图书馆”的推广,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但是从民政管理的角度看,社会力量加入“乡村图书馆”建设亦可能遭遇困难。尽管对于“美丽乡村”来说,图书馆的出现是积极的力量,但要让其顺利进行发展,“乡村图书馆”在“角色”问题上可能面临困难,因为是民间组织参与建设,在民政部门的管理层面上容易存在不吻合。另外不可忽略的是,“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和推广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公共文化的传播,对于整个乡村社会来说,这样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一边是困局,一边是积极价值。面对这样的难题,“乡村图书馆”如何走出来就成为每个乡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丽乡村”的内涵必须有“乡村图书馆”的点缀,因为“乡村图书馆”能够将公共文化汇聚起来并传递出去,在这样的过程中,公共文化资源将让整个乡村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也就能为最终实现“美丽乡村”添砖加瓦。所以,当“乡村图书馆”面临着发展困境的时候,必须寻求破解之道。对于民政部门来说,需要从宽容的管理上入手,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加入到“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如果现有政策暂时没有许可,可考虑先开启“绿灯模式”,然后再进行政策的补缺。让社会力量充分加入到“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中,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为“美丽乡村”带来文化活力。  

  另外,对于“美丽乡村”来说,有了“乡村图书馆”的装扮,也就有了公共文化资源的策源地。在“乡村图书馆”里,乡村社会的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看看电影,阅读书籍,分享体会。这样的类似沙龙的文化分享过程,将是“美丽乡村”世界中最为美丽的画面。简言之,如果“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一个或者多个“乡村图书馆”的点缀,这样的“美丽乡村”多少会存在些许缺憾。(特约评论员 苏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