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句式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1.什么是倒装? 倒装句是为了强调、突出等目的而颠倒原 有语序的句式。 2. 主谓倒装 古代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而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种句式就叫主谓倒装。 贤哉回也!=回也贤哉 译文:颜回很贤德啊!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聪明 汝之不惠,甚矣! 甚:厉害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④何哉,尔所谓达者? 尔所谓达者,何哉? 3. 宾语前置 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操:拿 ——大王来操何? ②沛公安在?安:哪里 ——沛公在安? ③客何为者? 何:谁 ——客为何者?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 微斯人,吾与谁归?微:没有 斯:这,这种; ⑸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籍以何至此? 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 以:凭借 ,凭 。 何:什么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例如: ①忌不自信。不信自 ——忌不信自。 ②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古之人不欺余也! 信:相信 余:我 欺:欺骗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2、何陋之有?——有何陋? 3、无乃尔是过矣?——无乃是尔过矣? 4、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唯图利,唯举才。 5、唯余马首是瞻。唯瞻余马首。 规律四: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前置。 1.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背见。 译文: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 2.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冀君实或恕见也。 译文:希望司马光或许原谅我 。 规律五: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1. 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头”。
|
|
来自: 昵称7856225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