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为自由故,那都不算啥

 王志安的原创馆 2022-02-17

引言

        昨天的文章匆匆收尾了,有些东西没写透。我觉得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也该与时俱进了。通不通旧体诗文与创不创作是两码事,我用毛笔书写古代经典诗词文赋,用键盘记录现代白话文章有何不可?况且古人抄录更古的人的诗文早就比比皆是,现代人反而纠结这个问题,好奇怪!

        这次慢慢梳理一下,作者和书者处于同一时期的就不算了,各种碑刻、墓志铭好多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作《大唐三藏圣教序》,褚遂良书,那就不算了。

        不过有些东西也不能太抬杠,例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容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尽管我们现在把它视为很精彩的书法,但实际上当时是传录、传播、传承、传化的功用,其初衷和书法基本没有关系。毕竟没有现代印刷这么便捷的科技,所有东西只能靠手写。

马王堆帛书

大般涅槃經卷

医书残卷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发现的大量的魏晋南北朝抄录经书,其作用和马王堆帛书是相近的。

书圣王羲之的《佛遗教经》、《黄庭经》

        智永和尚穷其一生只写《千字文》也不妨碍他做一个书法家,而且还是名传千古的书法家,然后有些事其实都不用辩论了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见于《尚书·大传》,并收入《艺文类聚》卷五五《杂文部·读书》,与史籍相较,帖中个别字有出入。

        欧阳询《张翰帖》,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均从史书中抄录出来,具体不详

        褚遂良《枯树赋》,此文为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所做。

        “饮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草书《孝经》,《孝经》为儒家典籍,传为孔子所作。

        陆柬之行书西晋陆机《文赋卷》,这个是不是也很经典?

        苏轼书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只要文章好不怕没人抄

苏轼书《李太白仙诗二首》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草书卷》

黄庭坚草书《刘禹锡竹枝词》

黄庭坚草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琚《行书蔡襄七言绝句一首》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卷》

赵孟頫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书西晋潘岳《秋兴赋》

赵孟頫书曹植《洛神赋》

赵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经》

赵孟頫西晋潘岳《闲居赋》

赵孟頫书欧阳修《秋声赋》

        赵孟頫一生书写的前人著作太多,其实老赵自己的诗文也是相当地优秀。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以后有空我再做一个专题。

         到元朝就打住吧,后面的明清时期书法家抄录古人诗词文赋的现象就普遍得不得了了,特别是后来以书画为生的职业艺术家的出现,自己写诗作文然后再写成书法作品,这样玩早就饿死了。况且越往后印刷技术越先进,人不是傻子,能印刷批量出版的东西干嘛非要去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玩艺术的不是干苦力。别人家里要挂件《沁园春雪》,你非得跟别人说我旧体诗也写得不错,我给你写一篇,这不是典型的没事找事吗?你写的东西就能比那个好?

        时代的变迁,古人似乎就没现在这么多闹心的事,人家爱写啥写啥,随便抄个书也不妨碍人家是书法家。很多东西原有的性质早就改变了,我想写什么东西是我的自由,非要以前浪的姿态,你就输了!若为自由故,那都不算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