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伏新顺治疗慢性腹泻的验方:久泄方

 玄易子920 2022-02-17

【组成】炒白术、炒白芍、肉豆蔻、补骨脂、赤石脂、茯苓、炒薏仁、白及各15克,陈皮、炒防风、苍术、藿香、佩兰、地龙、五味子各10克,炙甘草、官桂、吴茱萸、僵蚕各6克,厚朴、三七3克
【用法】处方十剂,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舒肝健脾暖胃温肾,祛湿渗湿固涩止泻。
【主治】本方由痛泻要方、四神丸、胃苓汤加减而成。痛泻要方,又称白术芍药散。出自《丹溪心法》,主治肝郁脾虚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细弦者。四神丸主治脾肾阳虚、阴寒內盛所致的大便不实,不思饮食,脘腹冷痛,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者。胃苓汤主治脾阳不足、水湿内停的面色虚浮,食纳呆滞,形寒肢冷,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迟者。
【临床应用经验】笔者用本方治疗久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典型病例】笔者曾治一60岁老年妇女,自述反复解粘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以端坐、站立、行走时尤甚,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服药一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述服药后诸症有所缓解,大便每日3—4次,便中粘液明显减少,但仍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遂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淡附片、高良姜各9克,焦杜仲、炙黄芪各15克,以加强温补脾肾之力,再服十剂。二十天后患者第三次来诊。诉服药后诸症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2次,便中粘液基本消失,舌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薄白腻,脉濡缓。遂守方不变,既以上方十剂,日一剂,水煎服。1个月后患者第四次来诊。患者大便日一次,便中粘液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遂以参苓白术散6克,日三次,开水冲服,以善其后。三个月后随访,腹泻再未发作。
【评按】肝郁脾虚、肾阳不足、寒湿中阻是久泄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以疏肝健脾、温中散寒、补肾暖胃、除湿止泻每能起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