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专家的传记中 为何地震科技的内容如此少?

 君临天下100 2022-02-17

张衡(78—139)以制造候风地动仪名垂青史,历史学家范晔虽然在《后汉书》里为他作了54页(包括后注释)的传记,可是有关地动仪却只写了一小段,226个字。加上其他技术擅长与成就52个字,全部包括标点符号在内,总共也才只有278个字。中学课本所选的,就是这部分。而高中语文老师多半没看过全部传记,所以只能就事论事,就课文说课文,学生们就算学懂了课文,也不能在整体上把握张衡的人生大略。当然,选择这篇当课文,用心自然不在于让学生们了解张衡,而只是让学生们了解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宣传国粹,大约是遴选中小学课文的主要目标,其实这个目标应当改,了解过去,最重要的意思,其实只在了解本身,而不应在于只为说它好。单纯为了说好,反倒会造成了解的偏差,产生不了全面的真实认识。虽然课本容量有限,但是老师必须承担起补全的责任。这个说法自然忽略对教师们工作负担繁重的考量,应该体谅老师,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要说的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看重张衡的地动仪,而在《张衡传》里这部分内容却只占不到五十分之一?

因为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科技的发明与创造都是雕虫小技,点到为止,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而且这些东西还要跟国家治理发生关系,否则便很难被记录,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即便是历史学家们,也都一样如此。只看“衡善机巧”四个字,就大致可以体会到这种情形。“机巧”两字,在汉语体系中,尤其在后人的言谈中,至少不是绝对的褒义词,跟崇高伟大更是毫不沾边。张衡的“技巧”所以被今天的人们所看重,完全是在西方人发现了张衡的意义之后,我们才知道回过头来重新认识张衡。张衡的意义也就因此被锁定在地动仪的发明上。

再回过头来,看50多页的《张衡传》,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内容?

一是说张衡的品质,量虽少但是分量不轻。说张衡:虽然才高于世,但却并不骄傲,平日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汉和帝永元年间,被举为孝廉,却不接受,虽然州府连续征辟(用公车请去做官),再度被他拒绝。

二是说张衡用辞赋和上书的形式讽谏皇帝,包括反对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还有反对宦官参政,以及自己洁身自好,不与官场同流合污之类。当然,后面的又与前面的品质合一了。这些内容,主要通过他用来讽谏的辞赋方式展现,《张衡传》辑录了他大量的辞赋篇章。张衡的辞赋写得确实很棒,一看就能想到屈原的离骚,格调和韵律都很像,只是没有屈原的苦涩味道,遭遇不同,所以书写时的情绪状态也不同。范晔辑录了《二京赋》《应闲赋》《思玄赋》等,再加几次上书,占去了《张衡传》的绝大部分篇幅。

就辞赋的写作成就而论,张衡在他生存时代的人们心中,是很被看重的,把他跟西马相如、扬雄、班固并列,称为汉代辞赋四大家。这主要是汉代和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崇尚,但为什么又表扬他的人品,书写他对皇帝的“讽谏”?因为张衡作赋,不是为了单纯表现自己的才华,而是为了有益于“统治”或者“治理”。当时天下平安日久,自王侯以下尽皆奢侈,张衡仿效班固《两都赋》,用了十年时间作成《二京赋》,讽谏时风。大将军邓陟(邓太后弟)“奇其才”,多次派人前来招揽做官,张衡一直不答应。

人品和为官,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崇尚,在整个古代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崇尚的主要就是这两点。做不做官,为什么选择做官或者不做官、官做得忠不忠诚、爱不爱民、有没有业绩,自然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但这些却往往跟官位的高低挂钩。中国的史书,很少写县令如何如何,因为官位太低。除非他后来做了大官,才会把他从前当县令时的一些事情翻腾出来帮衬一下。史书往往写高官不写小官,这是历史书写的常态。张衡官做得不小,后来当过侍中,虽然没有掌握宰相的实际权力,但是大约相当于宰相,而且是皇帝身边最近、最重要的政务咨询顾问。

《后汉书》说张衡善学,“通五经”,又占去一些本来不多的“科技成就”部分。制作过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之外,还著有《灵宪》《算罔论》《周官训诂》《七辩》《巡告》《悬图》等32篇,这些大约属于历史上的政治考察,行政是非辨别,还有算术、季候,天文之类,另外还有诗、赋、铭类七篇,当然这些也都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而多半关涉上奏、讽谏、自我人格表白等。

我们要感谢范晔,他把地动仪的形构和原理,交代得那样清楚,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按照原样仿制出来。详细情形网上都能查到,这里不必不细说。只在这里讨论一下网上的一种说法,由于张衡的地动仪不能测出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因此说“候风地动仪并不能记录地震,不是地震仪。”不是地动仪又是什么?玩具吗?

其实这种说法,是有误解的。首先,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时间概念不一样,古代人的时间观念很疏略,不像工业化以后在分秒上斤斤计较,他们那时不需要这样,只昼夜,甚至旬日等,就能满足他们对时间的需求,地震发生后半月或一月,消息传过来,他们并不觉得很迟。因此,说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不能记录时间,其实是拿现在的标准要求古人,并不完全适宜。

其次,古代人与现代人对于地震知识的需求虽有很大差别,但显然也会考虑地震强弱程度问题。因此,张衡的地动仪不能记录震级,确实是不小的缺陷,但张衡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十分准确地测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点某分某秒,在东经某度与北纬某度的交汇点上,发生了几点几级的地震。精确程度的问题,正是需要后人们不断接续完善的。后来的人们为什么没有接着做精确化的工作,这才是真正需要追问的问题。

《张衡传》之所以把地动仪描绘得那样精细,当然包括历史学家对这种“小玩意”的好奇,但是最重要的却不是范晔的好奇心,而是那时不断发生地震,这种情况影响了政治统治。不信的话列几条《后汉书》中的记载:

汉和帝永元七年(95)九月癸卯,“京师地震”;

汉和帝永元九年(97)三月癸巳,“陇西地震”;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1)闰四月戊辰,“秭归山崩”(不知是地震还是火山喷发所导致);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五月癸酉,“雍地裂”(不知是否地震引起);

汉殇帝元平元年(106)五月壬辰,“河东恒山崩”(不知是否地震引起);

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十二月,有十二个“郡国”都发生了“地震”;

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十二月,有九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安帝永初四年(110)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汉安帝永初五年(111)春正月,有十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安帝永初七年(113)二月,有十八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和帝元初元年(114)六月丁巳,“河东地陷”(不知是否地震引起);

汉和帝元初元年(114)11月,有十五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和帝元初二年(115)11月,有十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和帝元初三年(116)11月,有九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和帝元初四年(117),“是岁,郡国十三地震”;

汉和帝元初五年(118),“是岁,郡国十四地震”;

汉和帝元初六年(118)2月,“京师与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坼裂,水泉涌出”:

二十三年间,各地发生了150多次地震……

不用再列了,而上述只是笔者顺手捡来,肯定有遗漏。

地震了赶紧救灾吧。这是现在人们的想法。那时记录这些地震情况,主要是用来警告皇帝:本朝的统治出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自然灾害,这叫“天谴”,就是上天谴告地上的统治者:政治统治太过残酷,已经很不人道,要改正,不然的话,统治权可能要被上天“收回”了。这种“灾异谴告”背后的理论,乃是汉儒董仲舒的“天人感人”学说。

所以,我说张衡地动仪的构造和原理被记录那样详细,一方面有史学家的个人兴趣,但只占极小一部分,更主要的是那时需要地动仪,不是为了救灾,而是为了劝告统治者改善一下统治。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应该是那时地壳活动剧烈,而不是统治不好,尽管那时的统治确实已经很恶劣。等到地壳活动期一过,地震少了的时候,人们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故意关注地动仪了。一切都跟统治有关,无关统治的内容,是很少被写入历史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会错误地将历史书写的全部目标,都锁定在为统治服务上,看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能了解这一点。“资治”,也就是为统治提供借鉴,才是历史写作的目的。一旦与统治无关,或与统治关系不大,就不会被记入历史,无论科技发明还是人文思想。在“统治”高于一切的现实要求和习惯看法中,科学和思想在史书中的“待遇”,其实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语文老师要把这篇《张衡传》(节选)讲到这种程度,才能使学生们懂得,为什么科技专家的传记中科技含量反而不足的原因;也才能使学生们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

至于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河南南阳)人也,如何如何,那都是不关紧要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