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5湖禁渔3年,鱼满为患被迫捕捞1800万斤,为何长江需禁捕10年?

 James5291 2022-02-17

当下湖北共有52个湖库处于禁捕行列,禁捕时间是从2018年开始的,也就是说这52个湖库已经禁捕三年了。据媒体报道,禁捕3年有些湖库就已经鱼满为患。

就拿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鲁湖来说,该湖属于沉溺型河迹洼地湖,水位21m,长10.2公里,平均宽3.9公里,经围垦后现有面积4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米,最大水深3.5米。以该湖的面积来看,鲁湖最适宜三农的鱼类承载量为175万公斤,可据评估该湖内已经承载了350万公斤鱼,实际承载量为最佳承载量的2倍,显然已经严重超出了承载量。

虽说,禁渔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湖库中鱼的数量,但是鱼群数量过大超出承载量就会引发新的问题。禁渔后,只要食物充足恢复速度最快的是以水草、藻类等为主要食物的鱼类,常见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家鱼,因为这些鱼不仅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还有很快的生长速度,肉食性鱼类的恢复就有所滞后。最终的结果就是植食性鱼类的数量过大,水体中的水草、藻类等被消耗殆尽,植食性鱼类大量死亡,污染水体的同时还会导致肉食性鱼类食物匮乏,进而引起肉食性鱼类的死亡,最终整个湖中的鱼类将遭遇灭顶之灾。

当下,湖北禁捕的这些湖库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再不进行人工干预很有可能导致上述悲剧的上演。为了防止禁渔功亏一篑,经过研究,湖北当地决定对部分禁捕湖库开启生态捕捞,首批试点共有5个湖,捕捞从2022年1月4日开始,持续到春节前,共捕捞了接近1800万斤鱼。

对湖北5湖这次的生态捕捞这件事,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表示,“通俗地讲,大家比较好理解,鱼民捕捞是藏富于民,生态捕捞就是有组织的捕捞,有领导参与。”也有网友表示,“生态捕捞,和渔民捕鱼的方式不同,首先是捕捞鱼群的目的不同,渔民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但生态捕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水质。 真有水平,一个字'绝',偷不是窃。”还有网友表示,“以前鱼是渔民捕捞,现在鱼是资本捕捞,懂得都懂,禁捕那段时间直接把渔民船拆迁了补偿了一笔钱。”

看来不少网友对这次生态捕捞存在误解,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下何为生态捕捞?生态捕捞是区别于商业捕捞的,商业捕捞的目的是为了捕鱼赚钱,为了利益最大化就会疯狂掠夺自然资源,渔业资源的大幅下降同商业捕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捕捞的目的则是对湖库中鱼群数量的人工干预,捕捞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推算,什么鱼该捕什么鱼不该捕,捕的话捕多少都有明确的规定。

此次湖北生态捕捞涉及到的5湖,各自的配额为,野猪湖384万斤,鲁湖464万斤,惠亭水库326万斤,武湖360万斤,保安湖248万斤,共接近1800万斤。

不仅捕捞量有限制,对于捕捞鱼的大小,捕捞方式等都有规定,比如此次捕捞的四大家鱼重量均要求在2kg以上。

禁渔3年就“鱼满为患',为何长江却需禁捕10年?

湖北5湖这才禁捕三年就鱼满为患,需要捕捞以达到平衡,不少朋友提出疑问,那为什么长江要禁捕10年?

首先,大家要明白这次生态捕捞并不是放开捕捞,依然是处于禁捕状态的,只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进行捕捞,是为了更好更快得达到禁捕的目的。其次鱼满为患只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正常的生态循环需要水草、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现在多的主要是植食性鱼类,如果不进行控制会加大水生态的不平衡。最后,长江禁捕10年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恢复长江中的渔业资源,另一个是为了保护长江中的鱼群,像江豚一胎只能生一个,即使食物充足种群的恢复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何3年就“鱼满为患”,长江却要禁捕10年了吧。

除了生态捕捞还有哪些促进生态恢复的手段?

生态捕捞是为了捕走多余的鱼种,为了快速恢复水生态系统,还可以适当放养部分缺失的鱼种,促进其种群的恢复。也有网友提议,可以开挖人工河道,让自然湖泊尽可能多得同大江大河相通,这样鱼群可以自由迁移,让鱼群之间互相牵制以此控制鱼群总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