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酒加咖啡~

 小玉声 2022-02-17

昨天凌晨五点半起床去挂号,到医院之后发现门上贴一通知:今日电力设备维修,上午9:00-12:00停诊。

得,只能拨马回头,转天再来一回了,而且还没什么补觉的节骨眼儿,因为给老同志挂完号就得上班去。

当周末的日上三竿自然醒成为我不可望更不可即的奢侈品时,日常凭借咖啡续命也就是意料中事了。要不怎么会认为“人无咖啡不立”呢。

当然,真困到过了临界点,那咖啡下去的滋味也不见得好受,睡是睡不着了,头脑却未必清醒,提神而不醒脑,效率上不来,还不如直接眯一觉。此时的咖啡,工具属性更强一点。就仿佛平日里大大小小行业交流会和展会茶歇中的咖啡,看那配置,多数是没打算让人去赏味的,就是在听困看乏了的时候,利用化学物质轻轻刺激一下神经。

真能让人去品一品咖啡的展会,大约就是以咖啡为主题的那种了。

中秋假期的时候看见了国际咖啡美食节的广告,在梅江会展中心,问了问尺寸殿里的同志们有没有同行的,也不怎么那么寸,一个没有~大概和安排的日期也有关系:924-26三天,就25号休息,另外两天都是法定工作日。

于是昨天下午就自己去溜达了一圈,平日双休的时候,若是我自行来去,真未必会走这一遭。这周单休,反而硬生生挤出来四个小时左右。应该算是一种别致的拧巴儿,当然,不排除是因为现在希望更多地挖掘咖啡作为饮料供品鉴的一面了。

鉴于接受惩罚,从前天晚上到昨天中午吃掉了一盒炸鸡,决定就绕开美食区直接奔咖啡展厅了。当然,这个决定有可能招致更重的惩罚~

看了看攒动的人头,决定拍一张门口的水牌子,方便以后按图索骥。毕竟我也是那样一个看见排队就头疼的人……

展厅一隅有个小的讲座区,正在进行讲解的人叫胡颖,后来看了看介绍,当天的五场大小讲解都是各种咖啡大赛的冠军,而这姐姐是2015年世界咖啡与烈酒大赛中国区冠军。因为我中途才到,对她所讲述的品鉴咖啡的一些要点并未听全,只感到她对于整个行业链条的关注几乎是贯穿讲解始终的,从前端生咖啡豆的种植、采摘开始,中间的烘焙加工,到萃取研磨,做出一杯好的手冲……直到她把获得冠军系列的咖啡豆放在自家咖啡厅的菜单上。而她的咖啡厅,并不如日常所以为的那样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是开在了贵阳。听她说出这两个字时,先是一种震撼,随之因自己的刻板印象而略感歉仄。台上的五家冠军,让她坐C位,看似巧合,其实蛮有道理。总感觉她的认知站位,比另外四个人要高。

另有一句话,说“品质越好的咖啡豆,对烘焙过程和研磨过程的容错率越高”,忽然让我想起孙老师说的“越大的演员越好傍,人家每个节骨眼都会给下手活儿很清楚的交代”。当然,傍的效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好下手活儿能锦上添花,一般的也不至妨碍本来的锦色。

喝了一杯胡老师调的爱尔兰咖啡,不带奶油版本的。因为赞助商的关系,基酒没有使用爱尔兰威士忌,而是用的占边,入口味道很熟悉,当初在尺寸殿没少喝。

来回逛了几圈,试喝了几款,考验一下味觉神经的敏感度和分辨率。胡老师有句话说得蛮有道理,一定要留心学一些形容词,否则纵然能喝出差别,也会因为说不出来而止步不前。

途中看见一款绝的,“米其林豆汁儿咖啡”,看得我直出神,不知道哪位大仙琢磨出来的这复合豆香饮料……后来实在按捺不住好奇问了一句这款怎么做,人家说“豆汁上面浇浓缩”,我眼镜差点儿掉了(是真的,最近眼镜架有点松),居然跟生椰拿铁一个路子的。那以后或许可以搞点儿豆浆拿铁试试,知乎上曾经有个著名讨论“咖啡算不算豆浆”,这款不妨叫“算不算由你”。

一路种草了若干店铺,连咖啡豆带辅料如椰浆粉杏仁厚乳之类,关注了淘宝店和微店,并收了一些挂耳咖啡赠品,留待来日慢慢测试啵。

收了一瓶冷萃,本打算今天早上排队时候喝的,给五点半爬起来的自己提提精神,结果藏冰箱里忘拿了……晚上回来一时按捺不住,喝了半瓶原味的,喝了半瓶兑着椰汁的。又一次把能否及时入睡交给天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