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峡”与“伊泰普”
2022-02-17 | 阅:  转:  |  分享 
  
“三峡”与“伊泰普”

——长江三峡水电站与伊泰普水电站

胡经国1987年第7期(总第19期)《综述与建议》栏目。该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当时为双月刊,公开发行。

该文发表后,经重庆市水利学会评议推荐,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学术论文,荣获该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秀学术论文奖。

下面是正文:



我国和巴西的水能资源都十分丰富。我国可能开发水电的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00亿度,居世界首位。巴西可能开发水电的装机容量为2.13亿千瓦,年发电量12000亿度,居世界第二位。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巴拉那河伊泰普(ITAIPU)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电站。我国计划兴建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将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本文拟根据手中现有的资料,比较全面地分别综述这两个水电站的工程概况、特点和一些主要的技术、经济问题,为读者提供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同时供读者比较和借鉴。

一、在建的伊泰普水电站8000立方米/秒,集中落差120米。

1966年10月,两国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巴拉那河的水能资源。两国任命了联合执行委员会。美国和意大利的两家工程公司完成了执委会确定的研究课题:提出可行的开发方案并从中推荐出最优方案;可行性研究准备工作;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根据两公司提出的在伊泰普修建高坝的建议,执委会决定将调查重点放在伊泰普。随后,两公司提出了与论证最终开发方案有关的四个专题报告,即水轮机技术,巴西和巴拉圭不同的电网频率,施工风险和生态学,并再次肯定伊泰普高坝方案是最优方案。1973年4月,两国签署开发伊泰普水能资源的协议,并建立了两国公司主持该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到1974年底,美、意两家公司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坝址选在伊泰普岛。随后,它们又完成了枢纽总体布置设计。具体设计任务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九家工程公司承担的。为了协调最终设计、施工和交付使用过程中九家公司的工作,保证第一批机组正常启动,有关咨询服务的协议延长到1984年底。该电站前期准备工作衔接很紧,进度快,历时仅仅8年。

伊泰普水电站从1975年起开始进入枢纽建筑物施工阶段。为了修建拦河大坝,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导流施工。导流明渠长2000多米,宽150米,平均深度80米。在明渠上修建了混凝土坝及供施工期泄水用的12孔泄水闸门(7米×12米)。在围堰保护下的明渠内,修筑了两座高30米的混凝土临时拱围堰。主河道截流系采用4座戗堤,其粘土心墙是在水下填筑的。上游围堰高达100米。

在主坝和厂房浇筑中,架设了世界上最长的吊罐架空缆索。为了避免放热反应产生大量混凝土孔隙和裂缝,采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制冷设备。在浇筑前,将混凝土冷却到7℃。1982年11月5日,主坝正式建成。

1983年雨季遭遇异常暴雨,巴拉那河洪水流量高达41000米3/秒(相当于500年一遇洪水)。为了保持下泄流量在中等洪水的水平上,水库始终保持着高水位。主溢洪道、土坝和堆石坝也都运行正常。这不仅显示了巨大的防洪效益,而且显示了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伊泰普水电站主坝的坝型为混凝土双支墩重力坝,坝长612米,坝高190米。它由宽34米、高100~190米的18个坝块所组成。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0.58和1∶0.46。空心指数为0.57。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双支墩重力坝。主坝体积达865万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混凝土坝中的第二大坝。主坝左端连接支墩坝、堆石坝和土坝,右端连接支墩坝、混凝土溢流重力坝和土坝。大坝全长7公里。坝顶高程225米。正常蓄水位220米。正常尾水位100米。压力管道进水口高程189.6米。总库容290亿立方米。电站厂房属于坝后式厂房。大型压力管道布置成坝后明管式,便于施工。坝基岩石为玄武岩,具有角砾岩夹层。在大坝上游面和厂房下游面都进行了帷幕灌浆,并且设置了大坝上、下游纵向排水隧洞和厂房排水廊道。

设计人员对该电站枢纽建筑物的原型观测十分重视。在枢纽建筑物和基础内安设了13种类型近1900部观测仪器。采用分区观测的方式,即只将分区仪器中最重要的资料(如扬压力和变形)送到中央控制台,而其它资料则由分区观测。

伊泰普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700亿度,枯水年发电量620亿度。该电站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8台法兰西斯式水轮机带动的发电机组组成,单机容量70万千瓦。升变压器连接于500千伏SF6绝缘母线和开关站(采用六氟化硫开关)。该电站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80多万立方米的福兹杜伊瓜苏变电站。从1980年11月起,该电站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1983年12月17日,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从1975年到1983年,工期也仅仅才8年。其余机组,计划每年投产3台。

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电网频率不同。这是伊泰普水电站的一个主要的技术经济问题。巴西电网频率为60赫,巴拉圭电网频率为50赫。因此,有9台60赫发电机向巴西供电。另有9台50赫发电机向巴拉圭供电。这两种发电机的特性有很大的差别,如下表所示(据王冰摘译资料)。这是因为,50周波发电机必须适应直流输电特殊参数的需要。

根据两国电网频率不同,并且预计10年后巴拉圭分享的一半电能将全部卖给巴西,经过输电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最后选定了一个最佳输电方案,即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方案。根据选定方案,要建设两条直流双极±600千伏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直达巴西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圣保罗,距离830公里,输送电能为630万千瓦(每条回路的输送功率均为315万千瓦)。由9台50赫发电机供电,经电力变压器接在50赫500千伏母线上引出。在这个母线上,还经过一台75万千伏安、500/230千伏的自耦变压器,引出一条2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送电到巴拉圭。这两条直流输电线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压直流输电装置。它们与该电站一期工程同时建设。另外,还要建设三条交流765千伏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它们都通过伊瓦依堡和伊他别拉两个中间变电站到达齐茹库普列杜,距离900公里,输送电能也是630万千瓦。由9台60赫发电机供电,经电力变压器接到500千伏母线上,再经500/765千伏自耦变压器引出。这三条交流输电线路与该电站二期工程同时建设。

伊泰普水电站全部工程估价为153亿美元。其中,直接施工费占61%,间接费用占39%。每度电造价为3美分。该电站尽最大努力缩短工期,以节省间接投资。并且,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投资的外币部分,它只占总投资的16%。

伊泰普水电站为了确保技术上的先进性,在选用技术标准上博取世界各国之长。质量控制很严格。聘请工程顾问委员会的专家,着眼于世界先进水平。机电设备的引进同样着眼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注意由引进逐步过渡到与国外合作生产或国内自己制造。开始几台主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国外引进为主,巴西国内制造的机电设备占85%。

巴西是南美洲能源需求最大的国家。伊泰普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将满足巴西的能源需求。并且,它将为巴西到2000年实现水电装机8264万千瓦的宏伟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巴拉圭也将成为南美洲电力最充足的国家之一和最大的电力输出国。

宏伟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水电建设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它的建设经验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二、未来的三峡水电站10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米3/秒,从宜宾到宜昌有220米落差。三峡河段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并且地形、地质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开发坝区。

三峡水电站是我国开发治理长江的主体工程。兴建三峡水电站是我国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美好夙愿。解放后,中央领导同志对三峡工程十分重视。1958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积极准备兴建三峡枢纽”的会议;党中央成都会议对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专门作了决定。同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长办在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对三峡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1970年,中央批准葛洲坝水利枢纽先行施工,作为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从1978年起,长办比较了100多种方案,最后推荐了三斗坪坝址。长办于1983年3月提出了《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8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这个报告,决定:1984年底以前完成初步设计报审;1984~1986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主体工程于1986年正式动工;在开工后的第8年第一批两台机组发电,安装完26台机组供需17年。同年,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备处成立,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管理。1984年5月,三峡工程施工准备指挥部进驻三斗坪,开始工作。目前,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三峡水电站大坝将横跨三斗坪河槽右侧的中堡岛。坝型为重力式混凝土闸坝,坝顶全长2000米,按150米正常蓄水位方案坝顶高程为175米。它包括溢流坝段、电厂厂房坝段、电厂安装场坝段和船闸等枢纽建筑物。溢流坝段有23个7米×9米的深孔,可渲泄流量达11万米3/秒的洪水。在溢流坝段两侧共布置有26台水轮发电机组,左侧14台,右侧12台。电厂进水口高程为104米。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布置在左岸引航道。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船闸。每级船闸长280米,宽34米。电厂安装场坝段下设5个4米×6米的排沙底孔,左电厂3孔,右电厂2孔。坝址开挖深度达90~120米。大坝混凝土浇筑量达1261万立方米,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混凝土闸坝。

三峡水电站计划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5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677亿度。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水轮机直径达9.5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机;特别是它的运转水头要满足正常水头61~88米、非常水头96米、初期运行水头51米的变化,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三峡水电站工程量巨大。土石方开挖量约为65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为219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约为3560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量约为16.7万吨。需用钢材30多万吨,木材40多万吨,水泥470多万吨。

三峡水电站预计总投资190亿元左右。为了弥补国内资金之不足,需要多方集资,并尽可能利用外资,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三峡水电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关键性能源工程。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电力系统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防洪、航运、淡水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它必将为我国到2000年实现水电装机8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000亿度的宏伟规划,为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峡水电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电量巨大。其装机容量相当于我国建国30多年来水电装机容量总和的50%以上。装机利用小时高达5000小时。每年可节约煤炭3500万吨。到2000年前后,可满足华东和华中地区部分用电量需求,减轻其对煤炭资源和交通运输的压力。三峡水电站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地理位置适中。它主要把电能输往华东、华中地区;近期供电兼顾川东;远期将与邻近电网联结,供电范围可东至上海,南至广州,北近北京,从而发挥更大的联网运行和补偿调节作用,促进全国性电网的形成,获得显著的联网经济效益。总之,三峡水电站的电力系统效益包括发电效益和联网效益两个方面。三峡水电站必将成为全国大电网中的骨干电站,对于扭转华东和华中地区的缺电局面,改善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和紧张状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峡水库总库容近2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为73~115亿立方米。利用大坝超高蓄洪,防洪库容可达220亿立方米,防御百年一遇以下洪水,荆江地区可不再分洪。若利用大坝超高临时滞洪,配合荆江分洪措施,则可防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并可保证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水电站必将有力地扭转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严峻局面,为保卫长江中下游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峡水电站库区可形成400~500公里的深水航道,从而大大改善川江航运。双线多级(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的年货运量和船闸水头级差,都居世界首位。单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达5000万吨,比现在的年货运量增加9倍。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长江中游航道特别是荆江的一些宽浅航道的水深将有所增加。三峡水电站必将促进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三峡水电站的技术复杂程度,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涉及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很多。为了把三峡水电站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工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其主要内容有:泥沙、航运、生态环境、电力系统规划、三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重大设备研制以及地质、水文、水工和施工等。科研工作主要在国内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协作进行。同时,对国外进行了高水平的技术咨询。

关于坝址选择,长办和地质部在美人沱和南津关两个坝区的14个坝段中选择了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和太平溪两个坝址进行比较。这两个坝址都是修建混凝土高坝的良好坝址。其中,太平溪坝址河谷较窄,混凝土量较少,可以不淹没茅坪镇,但是地下工程量大,航道建筑物的布置和施工比较困难。三斗坪坝址坝基地质条件可靠,坝基岩石是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坝址河谷较宽,枢纽布置调整余地较大,施工场地开阔,并且没有地下工程。因此,最后选定三斗坪作为三峡水电站的坝址。

关于正常蓄水位的确定,长办研究了从125米至200米的各种正常蓄水位方案,原则确定按正常蓄水位150米进行初步设计。潘家铮总工程师指出,150方案是一个好的决策:⑴、能满足最低的防洪要求;⑵、能装机1300万千瓦,发电效益较高;⑶、能适当改善航道;⑷、移民、淹没和总投资较少,收效比较快,与国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⑸、留有相当大的改进余地。

库区移民是关系到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按150方案,移民33万人,淹没损失11万亩。为了妥善地解决移民问题,要做到:一方面国家可以负担,一方面人民要有前途。要为移民从广泛的生产领域找出路。为此,提出了变消极的临时安置型移民为积极的有计划开发性移民的方针。目前,开发性移民试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三峡水库库尾回水变动区泥沙淤积碍航问题,是大家公认的三峡工程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除进行数学模型和原型观测研究外,有关单位正在对回水变动区的四个典型河段进行泥沙模型试验。这四个典型河段是:王家滩河段(卵石淤积碍航)以及青岩子、丝瓜碛和楠竹坝河段(悬沙淤积碍航)。谢鉴衡教授认为,悬移质淤积不构成对碍航的严重威胁,是与川江水挟沙力有较多富裕、中枯水流量均较大、河谷宽度较窄分不开的。推移质淤积问题多一些,主要表现为回水变动区进口段推移质落淤,造成长寿附近几处浅滩,航深不足。但是,初步的整治试验表明,也能够解决问题,只是整治工程量稍大一些。其它措施,如推迟蓄水,推迟走沙,也应该是有效的。潘家铮总工程师指出,将来碍航的部位、问题的性质、解决的措施,目前已大致有数。主要措施是:合理确定各种水位和水库调度方案,采取合适的工程整治措施以及必要的疏浚手段。他建议,蓄水位问题最后确定后,加强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积极开发二维数学模型和混合模型。

三峡水电站施工区(期)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据预测,大气、水体和噪声污染都比较严重。据研究,施工区(期)环境对策是:在宏观指导思想上,要把主体工程、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通盘考虑,同步规划、实施和发展;在微观措施上,要加强科学管理,利用生态平衡规律,扬长避短,使自然条件为环保服务。应遵循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把未来的三峡市建成以水利枢纽为主体的现代化的旅游、疗养明星城,使之成为三峡风景区的中心。

三峡水电站输电技术研究的主要结论是:⑴、现有的500千伏交、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和输电方式的组合,能够适应三峡水电站外送容量和联网运行的要求。⑵、三峡水电站应分厂运行。对150方案,应分为两个分厂,左电厂14台机组,右电厂12台机组。这对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限制短路电流以及缩小严重事故后果等,皆有好处。⑶、为了保证满足运行稳定性要求,在分厂运行时,可采用事故切除机组、直流输电调制以及必要时采用串联电容补偿等成熟的技术措施。⑷、三峡电厂主结线、厂外开关站、直流换流站位置、华中电网网架构成等,均具有超地区的性质,其决策应兼顾对发展远景的适应性,而不能局部解决。

雄伟壮丽的三峡水电站必将屹立于万里长江之上,成为中国和世界水电建设历史上又一座伟大的丰碑。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必将再一次显示中国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无限的创造力。它的建设经验也必将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人民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1986年4月19日撰写于重庆

2000年3月22日修改于重庆

7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