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漈瀑布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隅的九鲤湖风景区,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景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以飞瀑、仙梦和冰川遗迹三胜著称。其中最著名的是九漈瀑布。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为“福建三绝”。九漈瀑布全长10余公里,沿悬崖夹峙,蜿蜒曲折,十分引人入胜。故自古就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美誉。 第一瀑曰“雷轰漈” 大洋溪的溪水翻腾着朝湖中狂奔而来,滚滚流水猛击漈口岩石,直扑湖边溶洞,发出阵阵轰隆的巨响,昼闻如隆隆闷雷,夜听似万顷松涛。若在雨后,瀑流陡增,更如龙窟倒悬、霹雳当空,把石湖喧闹得沸沸扬扬。 第七瀑曰“飞凤漈” 一泓明净的湖水矗立着云绕雾腾的飞凤山,湖水沿着山坳萦回成漈。此地一收那喧嚣的气氛而代之以清幽寂静、鸟语花香,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 第三瀑曰“珠帘漈” 从第二漈飞奔而下的湖水,撞击兀岩,直坠深潭。于是串串“珍珠”高垂万仞滚滚而撒,织就一幅不愁风雨不须钩的珠帘,悬挂在陡陡的崖壁上,令人目不暇接,煞是壮观。 第九瀑曰“将军漈” 此漈距石湖24里。漈的尽头高高地耸立着两座石崖,状如将军把门,雄伟无比。 第二瀑曰“瀑布漈” 湖水在石湖的出口横溢漫流,接着形成腾空白浪,冲过扼住去路的卧石岗,化作汹涌咆哮的洪涛,擦石飞泻百丈远,无遮无挡地跌落悬崖。每当骄阳横空,漈下便有跨谷彩虹,壮丽奇异,如诗如画。 第五瀑曰“石门漈” 漈中奇石参差不齐,流水潺潺。漈的两侧屹立着回头峰与耸天峰两座山崖,中间形成一道宽仅丈余的石峡,宛如一座大门。 第八瀑曰“棋盘漈” 此漈距飞凤漈约一里。漈中横卧一块方正如削、状如棋盘的巨石流水漫石前扑。似乎在告诉人们:术数无定世事如棋,人生奥妙,尽在景中也。 第六瀑曰“五星漈” 此漈距石门漈两里多。漈中万石嵯峨,难以名状,惟见五巨石恰似五星屹然错落。漈水在岩石间迂回缓流,波光粼粼,色彩斑斓。 第四瀑曰“玉箸漈” 又名玉柱漈。瀑布自峡西的盘龙山山垅而来,流至断崖,被劈成两股粗细差不多的水柱,循着笔直的峭壁平行坠入深潭,犹如一双修长洁白的玉箸挂在空中,遇山洪瀑泻,又像两条笔直雪亮的银柱,顶天立地,蔚为奇观。 简介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九鲤湖风景区,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 九鲤湖九漈瀑布群驰誉海内外,是九鲤湖自然景观的主体。上游溪水奔腾而来,自雷轰祭入湖,溢瀑布、悬珠帘、挂玉柱、叩石门、回五星、跨飞凤、过棋盘、谒将军,峭壁千仞,古木参天,奇胜不可名状。 骚人墨客慕名来 北宋大书法家蔡京、蔡卞兄弟俩以及明代、清代才子唐伯虎、冯梦龙、纪晓岚等都先后慕名来到九鲤湖游览。他们或留下墨宝,或吟诗作对,盛赞九鲤湖为“第一蓬莱”;尤其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老先生在游览了九鲤湖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即匡庐三迭,雁落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徐老先生的这一赞叹,九鲤湖的风景可见一斑。 千百年来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恋盘桓,吟诗歌赋,摩崖石刻更是灿若繁星。尤其是“祈梦”文化,自宋代以来极负盛名,这在全国风景区中是绝无仅有的。 ![]()
![]()
![]()
![]()
九莲岩 九莲岩,坐落于莆田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的九莲山腹地,东与囊山相隔,西与隔岭头为邻,南朝一望无际的北洋平原。 周边景观 这岩周,树木参天,花草遍地,更有甚者是奇石环立,姿态万千,如蘑菇,如钟磬,如斗鸡,如顽猪,如灵犀望月,如玉女婷立,如猴子抱瓜,如灵龟仰叩……每逢春天,这里烟雾迷漫顽石披纱,洞窟涌烟,雾散之后,依然雾纱缥缈,大有“石室藏烟”之举;夏天,这里山清水秀,又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秋天,这里硕果累累,红绿相间,叫人望而生津。要是天气晴和,登上岩顶,极目南天,只见平畴锦绣,楼房林立,公路交错,汽车穿行,沟道纵横,船只游弋,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又环视四周,涵江、梧塘、西天尾诸地的风光亦一览无余。再放眼远眺,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均历历在目;凌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红光满地,充满无限的生机,入夜,远近四周,灯光点点,与天上的星星相映成辉,另有一番景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上,有始建于清末的由五间厢房组成的九莲岩庙宇,破“四旧”时被夷为平地。一九八一年,由梧塘、涵江、江口等地的信众捐资重建,先后殿(第三殿)、次中殿(第二殿)、后前殿(第一殿),均坐北朝南,傍山而筑,各落差有一、二层楼高。从远处眺望,殿宇迭盖殿宇,浑然一体;自上而下俯瞰,三殿相连,如奋游出海的苍龙一样。现庙宇由第一殿、第二殿、第三殿及其面额书“九莲胜境”,联曰“胜地涌九峰雄峙兴化大地,灵境开莲座喜迎八方来宾”,背额书“兴化名山”,联曰“名山寻胜迹不负平生夙愿,圣地访仙踪了却今世因缘”的牌坊等组成建筑群,共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第一殿,主祀三清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配祀如来佛和读经说道、接引道人及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第二殿,主祀三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配祀地藏王、迦蓝、玄天上帝、天前圣母、关圣帝君等;第三殿,为正殿,抬梁弓脊,单檐悬山造,殿堂崔巍,为一厅二室及两厢房构筑又布局庄严。中主祀吕祖仙师及其八仙中的七仙等,配祀的左何氏九仙,右温公元帅等。 相关人物 吕祖,即吕洞宾,据《辞海》载:吕洞宾,唐京兆人,名喦,一作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年已六十四岁,因浪游江湖,遇钟离权,受延命之术,初居终南山,后权又携之鹤岭,悉传以上真秘诀。洞宾既得道,兼明天遁剑法,乃历江、淮、湘、潭、岳、鄂、两浙间,人莫能识,自称回道人,世以为八仙之一,亦称吕祖,元封纯阳演政警化尊佑帝君。 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为吕祖的寿诞,这里庆典隆重,除“师公”设坛做醮外,还有三至五天不等的演戏活动等。此时,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令节日的气氛更为浓厚。 简介 九莲岩始建于清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 ,由五间厢房组成的九莲岩庙宇,曾经在文革破四旧时被夷为平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1年由信众们捐资重新修建起来的。因山上有九堆突兀耸立的巨石,状如莲花开瓣,故称九莲岩。九莲岩,坐落于莆田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的九莲山腹地,东与囊山相隔,西与隔岭头为邻,南朝一望无际的北洋平原。因山上有九堆突兀耸立的巨石,状如莲花开瓣,故称九莲岩。山上,有始建于清末的由五间厢房组成的九莲岩庙宇,破“四旧”时被夷为平地。一九八一年,由梧塘、涵江、江口等地的信众捐资重建,先后殿(第三殿)、次中殿(第二殿)、后前殿(第一殿),均坐北朝南,傍山而筑,各落差有一、二层楼高。从远处眺望,殿宇迭盖殿宇,浑然一体;自上而下俯瞰,三殿相连,如奋游出海的苍龙一样。现庙宇由第一殿、第二殿、第三殿及其面额书“九莲胜境”,联曰“胜地涌九峰雄峙兴化大地,灵境开莲座喜迎八方来宾”,背额书“兴化名山”,联曰“名山寻胜迹不负平生夙愿,圣地访仙踪了却今世因缘”的牌坊等组成建筑群,共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