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金色年华554 2022-02-17

皇史宬,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5号,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馆。现属中央级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史馆”)管理。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皇史宬最初是为敬奉皇帝画像而建,所以命名为“神御阁”。工程完工后,嘉靖帝又决定用于存放皇帝的实录和圣训,而皇帝画像则另修景神殿(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供奉,于是将“神御阁”更名为“皇史宬”。宬,《日下旧闻考》援引《燕都游览志》注释说:“宬与盛同义”。《说文解字》曰:“宬,屋所容受也。”明崇祯朝进士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上记载,皇史宬的名字是由嘉靖帝钦定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皇史宬由皇史宬门、主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部分组成,四周有红色高墙。主殿为砖木仿石结构,面阔9间,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券式无梁建筑。墙身用特制磨砖砌成,厚5米,额枋、斗拱、门窗均用汉白玉雕成,额枋上施描金旋子彩画。主殿殿门5洞,均为两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主殿内有高1.2米的汉白玉须弥座,浮雕着海水游龙图案。须弥座上置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樟木柜152个,柜高1.31米,宽1.34米,厚0.71米,皇家档案储放在柜中。山墙上有南北对开的窗户,以使空气对流。主殿的结构具有防火、防潮、防虫蛀、防鼠咬等特点。主殿及其内的木柜是史书上记载的“石室金匮”的典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御碑亭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皇史宬时所建,是院内唯一的清代建筑。亭内有御制重修皇史宬碑一座,记叙了皇史宬的兴建历史、建筑功能、重修原因等内容。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皇史宬门,三券门南向,左右各一个小门,左称“【皇书】历左门”,右称“【皇书】历右门”。门拱是莲菱图案,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皇史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