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对“中小学毕业班中途换老师”的三点看法
2022-02-17 | 阅:  转:  |  分享 
  
对“中小学毕业班中途换老师”的三点看法根据教学需要,或者根据师生实际,在一个新的学期开始时,学校适时对班级授课教师进行合理化的调整,这属于正
常的教师分工,是无可厚非的。#教育资讯#但是,在一个学期的中间换老师,或者毕业班换老师,都需要慎重,否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
消极影响,操作不当,还会招致家长的不满和非议。安徽阜阳一小学六年级因换老师学生集体翘课2021年2月22日,安徽省阜阳市各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如期开学。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师范大学附小。开学当天,该校六年级(2)班的教室里空无一人。原来,班上的30多名学生在家长的支
持下集体翘课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上学期担任六(2)班语文的赵老师被学校调换到了其他年级,新的学期,语文老师换了一位。家长们觉得不满
意,就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反对。据学生家长介绍,开学前一天,赵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告别信息,他们才知道这回事。反对六(2)班新学期换老师
,家长们的意见都一致。他们不仅向附小的领导表达了意见,更把诉求反映到了阜阳师大教育集团。因为他们的诉求未受到重视,所以就采取了“集
体翘课”的方式。至2月23日下午,该班学生仍然没有返校上课。校长表示这是正常的教学安排,目前正在与家长沟通。关于中小学毕业班中途换
老师,笔者有三点看法换一个新老师来教,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一样的,但不同的老师,上课的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不同的老师,思想水
平和个人整体素质不同,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健康成长的引导就有差异。所以,同一个年级或学段,中途换老师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备受学
生和家长的关注。关于“中小学毕业班中途换老师”,笔者有三点看法。第一,毕业班中途尽量不换老师,“临阵换将”要慎之又慎。毕业班第二学
期,处于升学的关键时期,除了上新课,还要复习备考,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的确是不适宜换老
师的。因为:1.能够胜任第一学期教学的老师,第二学期应该也没有问题,随意撤换没必要;2.老教师跟班上,非常熟悉学生,甚至家长,一以
贯之,驾轻就熟,对教学有利;3.新教师再好都要经历一个过渡期,临近毕业的最后几个月,师生之间还要磨合,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影响。但是
,由于教师调离学校、老教师工作或身体出了问题等特殊原因,中途非要调整老师不可,学校也要谨慎行事,必须物色在教学和管理上更强的老师来
接手,才能将“临阵换将”的负面作用降到最小。第二,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表达意愿的方式不可偏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
临近毕业的关键时候,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喜欢的老师被换了,担忧子女的成绩会因此滑坡,进而影响即将到来的升中考试,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在满心忧虑的同时,家长也应该想到,熟悉的老师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和家长喜欢的老师,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家长要通
过合理的途径,了解学校进行教师调整的真实原因,了解新老师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家长应充分相信学校,学校绝不会因教师调整而
对学生的升中产生影响,因为“升中”对学校同样重要。阜阳师大附小六(2)班的家长,因教师调整而让孩子“集体翘课”,这是一种偏激的做法
,是不可取的。它对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消极影响,会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带来一种负面的示范效应。它破坏了“家校共育”的和谐气氛
,导致了家校隔阂和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孩子正常开学的宝贵时间。这些,对孩子的最后冲刺也是不利的。第三,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
拿出可信的理由说服家长。教学的分工,教师任课的调整,这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内容,也是学校的权利。一般来讲,不用提前征求家长的意见,也不
用遵照家长的任何意愿,学校完全可以全校一盘棋,根据校情进行合理化安排。但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变动引起了家长的关注,造成了误会,形成了意
见,学校发现了苗头后,就应该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安排相关人员,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向相关家长说明学校教学分工的意图,介绍新教师的具
体情况,打消家长内心的种种顾虑,拿出充分可信的理由来说服家长。这样,就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可以防止舆情的产生与扩散。通观事件的
过程,阜阳师大附小的领导们在处理这起事件时并不敏感,动作迟缓,以致产生了较大的舆情,对学校开学工作、六(2)班学生的学习等产生了一
定程度的消极影响。结束语调动一名老师的工作岗位,对学校来讲,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安排,但学生和家长可能会将其看成是一件大事。如果双方不
能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沟通,就会形成隔阂,矛盾越演越烈,受到伤害的是学生的权益和学校的声誉。家校双方应该抱着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交流,彼此都敞开心扉,才能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