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永清:“抛砖”与“引玉”

 作家荟 2022-02-18
文/王永清
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载:唐代诗人常建很佩服赵嘏的诗,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就先在寺前的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果然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后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常建的“计谋得逞”。后人便称此做法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说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粗浅、不成熟的观点或作品去引出别人更好的东西。多么划算的事情,砖,粗糙,不值钱;玉,精美,价值高。以小投入获得大产出,吃小亏占大便宜,谁都想做这样的买卖。然而,抛出去的砖,就一定能引出玉来吗?我看不一定。
首先抛砖的人要找准对象,要知道抛出去的砖,后面跟过来的是玉,而不是土石瓦砾,草屑粉尘,甚至是狠砸过来的土坯。如果不看对象,脑子一根筋地乱抛一气,你抛再多的砖,也是对牛弹琴,缘木求鱼,起不了多大作用。
抛砖的人,还要有一定的修养和学识。不能和玉是一个等量级,但至少能入得了“玉”的法眼,在对方眼里是玉的“砖”。也就是说,抛砖也要拣块好砖,如果,抛出去的东西,平庸而肤浅,甚至是一派胡言。鸡同鸭讲,玉,自然就不会轻易显露出来。“玉”好比果实,“砖”则是根和花朵。抛砖能引玉,这是因为砖的质量接近了玉。
再则,抛砖的人,要诚心引玉。前些天,见一领导发言。开场白这样说道:“各位,我首先讲了我个人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畅所欲言嘛。”如果抛砖的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地抛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其结果通常是,听众要么口是心非唱赞歌,根本引不出真正的“玉”来。有些人还习惯于在领导表态之后,以更愚蠢的观点来衬托领导的高明。
可见,想抛砖引玉其实很难。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圈子文化的今天,玉有玉的身份和品位,不要说眼过于顶,但也不至于被一块烂砖头勾引一下就出来了,比砖更美更值钱才是玉的追求。有人说想跟土豪做朋友,那你得先让自己成为土豪。《红楼梦》里,贾母就说那些“官家小姐爱上穷书生”的书都是穷酸文人写出来的意淫之作。玉的处世准则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抛砖引玉还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三国演义》中,孙权想夺回荆州,于是,周瑜献此计假意将孙权之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刘备到东吴招亲,然后将其扣做人质以换取荆州。后来,刘备带着孙夫人乘船逃走了,荆州自然也没有讨回。结果“玉”没引回来,反而连自己的“砖”也丢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此看来,砖就不要处心积虑地引玉了,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发挥自身价值就好,比如盖房、砌墙、铺路……物有所用。不要好高骛远,抛砖引砖,抛砖引石头,换个价值对等的东西心里踏实。但要引玉,如同守株待兔的那个农夫一样,希望不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