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金融化 ![]() ![]() ![]() 政策速览: 2021年4月29日,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金融+文化’工程。支持深圳设立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探索文化信贷“白名单”制度,创新文化保险、文化资产证券化等文化金融产品。鼓励各地市设立文化创意类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文化创意类创业投资基金。” 01 文物艺术品金融浪潮 ![]() ![]() ![]()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不断细化,如今,文物艺术品金融化是文物艺术品行业和市场,乃至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关注热点。 主要是因为文物艺术品的潜在价值大、投入周期短、存世量巨大,在可行性强的标准和制度规范下,能得到快速发展和深入挖掘。而且,文物艺术品在实现财产化的过程中具有可再生、可衍生、绿色环保的特点,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方向。 0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得以发展壮大,跃升成为全球三大文物艺术品市场之一。 在这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乱象,文物犯罪也屡禁不止,除了广泛存在的制假、售假、假拍等破坏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外,真伪鉴定缺标准、价格评定无规律、流通风险无保障也成为文物艺术品金融长远发展的障碍。 随着市场对标准、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近十几年来,一些组织和机构为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作出了不少努力。 03 可行性对策 ![]() ![]() △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研制并公示标准(部分)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编撰《中国书画比对鉴定基准集》(部分) 要使收藏爱好者的藏品顺利地走入金融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鉴定和评估。 在科技检测技术缺乏可靠标准、还不成熟、尚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的当下,还需依靠专业的鉴定、评估人员,他们运用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鉴定和评估。 ![]() ![]()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举办全国第二次艺术品行业规范论证会现场 为此,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组织起草并召开全国艺术品行业规范论证会,论证通过了多份文物艺术品行业相关制度、标准文件,通过研制并实施“背对背”鉴评、一票搁置、专家鉴定结果终身负责制等制度,规范鉴定、评估程序和方法,使文物艺术品真伪与价值获得“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判。 — 人才培养是重点 —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组织专家编撰《艺术品鉴定丛书》 同时,培养人才,让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专业知识及从业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是文物艺术品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由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组织专家编撰的国内首套《艺术品鉴定丛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和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涵盖了《中国器物简史》《中国书画鉴定基础》《中国陶瓷鉴定基础》等八套,在作为文物艺术品鉴定专业教材的同时,向社会大众传播文物艺术品鉴评鉴赏知识。 — 保险加入是保障 — ![]() 此外,保险的加入对推进文物艺术品金融化至关重要,也是文物艺术品金融路顺利走通的保障。 在文物艺术品逐渐走进金融化的时期,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再次组织智库专家,在保险公司的共同参与下,针对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承保问题进行研讨,与保险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并共同首创艺术品财产保险和艺术品鉴定人职业责任险等险种,实现文物艺术品与保险的有效对接,为文物艺术品金融路守门把关。 — 结语 — 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至今,市场参与者及公众对藏品“确真”“承保”的意识提高不少,对文物艺术品的了解愈发加深,对利用文物艺术品行骗的手段也有了警惕。 在文物艺术品向金融化全面推动的今时今日,各方参与者要继续保持规范化、标准化意识,珍惜为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环境所共同作出的努力! 十余年来,中国艺术品鉴定网深耕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相关领域,致力于文物艺术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研究,抵制制假、造假、售假和文物犯罪行为,宣扬正本清源、规范有序的行业发展理念,探索推动中华文物“活起来”,以期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物艺术品、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物艺术品行业生态贡献力量。 |
|
来自: 荣纳堂 > 《古玩收藏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