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大写意中的意境

 丘山三也君 2022-02-18

大写意是最具有中国画绘画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集中体现了吾道一以贯之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是对东方美学的阐释。

图片

在中国美术史上,大写意是成熟的比较晚的一个画种。唐代画家王恰就以泼墨画法留名画史,而后的五代画家石恪将水墨技法带入人物画,开创了大写意人物画;之后的南宋画家梁楷又更上一层楼,他的减笔画法去繁就简,大大地开拓了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名满天下,成为大写意绘画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人物。明代是大写意真正成熟时期,譬如画大写意花鸟的徐渭、八大;画高古人物像的陈老莲、崔子忠;画山水的吴伟、石涛,皆可称为大写意的一代宗师.

20世纪初,西学东渐,在西方绘画观念的冲击下,大写意曾一度被疏远,但仍不乏有像齐白石、吴冠中、李可染、黄宾虹这样大家。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于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多,拍卖行中这些近现代大写意大家的市场行情也水涨船高,大写意又重新为更多人所关注。

图片

评价一幅大写意作品的好坏,并不是单纯的从客观形似的程度来判断,而是应该从主观世界的角度去欣赏,中国画讲究的是神大于形是客观物体的体现,是主观精神世界的体现,将用画笔呈现在纸上的过程就称为写意

写意分为小写意大写意两种,小写意发展于唐、五代,盛行于两宋,讲究的是兼工带写,在之间,小写意更倾向于前者,注重对形的表达,对绘画技巧的追求成分比较多;而大写意则不同,大写意更注重的是自我意境的表达,用笔讲究的是四要——“意、力、韵、趣,非常率性,主观性强,而不是在技法上过多纠缠,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是一种精神力的象征。

所以大写意所拥有的无穷魅力正是来自于画家对超脱于形无穷于道的一种意境的表现。

何为大写意中的?这个大并非指尺幅大,而是画作的气象大、内容大、意境大。其表达的意境和道家思想联系很紧密,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对的追求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大即是无,这与大写意绘画中的留白不谋而合,留白所体现出的虚实相生衬托出写意的大意境。

图片

所有的绘画都能传达意境,意境虽无高低之分,却有大小之别。大写意的意境就要突出一个,大象无形,就如我们头顶上的蓝天一样,真正的是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又时时身在其中,超脱的束缚,是一种笔尽而意无尽的意境之美,使人心灵得以解放,与观者产生共鸣。这就是气韵生动。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气韵生动是要通过个人长时间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来达到的,不同人的营造能力肯定有所不同,画家必须长时间的训练自己这种意境的营造力,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积累与领悟的过程,于反复磨练中不断摸索,才能将创作灵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

大写意中的,讲究以书入画,用水墨与线相结合,酣畅淋漓,千变万化,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达到直抒胸臆,物我化一的意境。

大写意绘画最终要表现的还是,古人强调:意在笔先。心境产生画境,画境产生意境。 “意境是艺术家所独创,是画之魂,是画家从情感最深处的领悟和流露中成就的,使形中有神,神中有意,浑然一体,传达理想中的意境。如果没有意境就等于画作没有生命。

图片

最后,附一首石涛关于意境的诗,与大家共享: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

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

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

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

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

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