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拿到3亿投资,异想天开在沙漠种植万亩水稻的小伙,如今怎样

 昵称35641324 2022-02-18

中国,是水稻大国,也是稻作文明古国,不管是每年稻谷的生产量,还是稻谷的消费量,都占到了世界总量的近3成,据调查,中国60%以上的人口,都将稻米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一位新农人,滕飞,用短短5年的时间,使得奈曼沙漠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漫天的风沙黄土,都被如今香气扑鼻的稻花香所取代,他成功建立了人工绿洲,带领当地居民脱贫致富,造福一方。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那个曾经异想天开在沙漠种植万亩水稻的小伙子,现在怎么样了呢?

文章图片1

沙漠中的绿色之梦

滕飞,祖籍山东,199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大庆油田工作,在入职1年后辞职,前往北京打工,而后再次回到大庆开始创业,并成功攒下一笔资金。

2013年某日,滕飞在结束一场公益主题的演讲后,正打算收拾东西起身离开,却突然被台下的一位女士叫住。

女士向滕飞说明了缘由,并向滕飞阐述了有关在沙漠中种植水稻的信息。

文章图片2

起初,滕飞并不相信女士所说的,他觉得在沙漠中种植水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进而也就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没过几天,这位女士就再次找到了滕飞,并更加仔细地描述了自己在沙漠种植方面的研究,并希望滕飞能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看到这位女士如此执着,滕飞沉默了,当时的他觉得,这位女士可能是遇到了金钱上的困难,但是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滕飞便主动提出可以资助给女士一些金钱。

然而,女士听罢却坚决用力地摇了摇头,并表示自己不需要钱,也不是为了钱,只是希望如果可以,滕飞能跟她去到当地看一看。

带着一份对于这位女士,以及沙漠种植水稻地好奇,滕飞便同意了女士的邀请,人生第一次来到了奈曼沙漠。

文章图片3

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因清朝时期被过度放牧等原因,便成为了如今荒芜百年的沙漠。

而奈曼旗更是国家级贫困旗,因常年刮风漫天沙尘,作物难以生长,当地的居民大多都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留下的居民皆以种植玉米为生,很少能吃到大米,其人均年收入不过3000元。

这是滕飞第一次,真真实实地看到并感受到了沙漠,与曾经想象中的沙漠不同,凄凉、荒芜、贫困,一瞬间,滕飞心中感慨万千,对于女士所说的,沙漠种植水稻开始感到更加地好奇。

文章图片4

随后滕飞便跟随女士,来到了她自己整理耕种的水稻实验田,女士将滕飞带到水稻旁,拔出水稻,滕飞看到距离土地表面下方10公分左右的地方是湿的。

“沙有多高,水有多深”,看着满脸疑惑的滕飞,女士接着对他说道:“这是地下河,其实当地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交谈当中滕飞了解到,奈曼沙漠其实是3条河流的汇聚地,因为沙化的影响才变成了如今的地下河。

在1995年,曾有专家在当地推广过“沙漠稻”,并成功开发出“沙漠稻”约81公顷 ,其平均单产量可达到 480kg/667m2,可收获纯收入约600元/667m2。

文章图片5

但后来,因受制于当时的种植条件,以及无法机械化等问题,人们也就没有继续在当地,进行更为系统地生产与种植。

女士解释说,耐旱水稻(沙漠稻)是一种针对沙漠干旱地区所培育出的新型水稻,近年来,因热带沙漠国家开始尝试在当地种植、发展水稻以满足生存需求,各国对于“沙漠稻”的培育和研究也进而被提上了日程。

可正常生长的耐旱性“沙漠水稻”,中国认为其主要是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即铺设隔水层(覆膜),建立一个蓄水池,无需对水稻的品种特性进行改变。

文章图片6

身为商人的滕飞明白,出于商业角度考虑,如今许多的土地都受到了或多或少不同种类的污染,而沙漠则确实是一片没有被污染过的耕种宝地,也是最为纯净之地。

再加上沙漠空间广阔,稻米又适合生长在这种昼夜有温差的地方,滕飞觉得这里是能够产出高品质的大米的,且如若成功的话,也能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和就业的问题。

再三思虑过后,滕飞打定了主意,决心留下来,同这位女士,以及自己的团队一起,在奈曼沙漠进行水稻种植。

文章图片7

来自沙漠的大米

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巨大挑战,滕飞若想在沙漠中种植水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土地的问题。

文章图片8

滕飞在组织好团队后,便前往当地村落,与村干部进行交涉,向其解释了自己的要在沙漠中种植水稻的意愿,希望能得到当地村民的支持与帮助,并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经过漫长的交谈,村书记终于同意了滕飞对其土地的使用,并表示可以与滕飞签署相关合同,但需要滕飞保证,在种植的第一年,水稻必须收获500亩,第二年2000亩,第三年3000亩,否则就要将土地无偿收回。

面对村支书提出的要求,滕飞迟疑了,因为当时已是年底,时间过于紧迫,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又因为沙漠里是没有路的,所以在做准备工作之前,滕飞还需要先安排人员铺路修路。

文章图片9

也许是北方汉子独有的热血,面对眼前的困难滕飞并未妥协,他对自己以及这片土地都有信心,他尽快和村书记签好合同,然后安排人员铺路修路,将许多准备工作同时进行。

紧接着,滕飞需要解决的第2个大问题,便是水源的问题

虽然滕飞知道,在其地下10米处左右就能采出水来,但最后还是决定在田地里,打上几口约70米深的机井,以满足田地的灌溉和水质纯净的需求。

随后为了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滕飞携团队对沙漠中凹凸不平的沙丘,展开了系统性的测量,要知道人在沙漠中来回行走是非常疲劳的,滕飞与团队常会在烈日的暴晒下累得头晕眼花,经常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就需要躺在地上休息一会。

文章图片10

“我躺的地方,明年就变成了一块地了”,滕飞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笑着描述他与团队成员们是如何相互鼓励,获得动力和力量的。

在测量结束,推平土地后,滕飞便开始着手准备有关覆膜的工作。

10亩左右一个池子,以便日后能采用机械的方式来进行插秧和收割,并搭建拱形防蒸发薄膜支架,以缓解农作物水分渗透和蒸发的问题,同时帮助提高地温。

而在秧苗的选择上,滕飞坚持选择使用自己培育的秧苗,4月育秧,5月插秧,在这个项目刚刚开始的前期,滕飞就已然投入了约1000万元的资金。

文章图片11

终于,凭借着一颗赤子之心以及不服输的勇气,滕飞和他的团队成功了,从2014年第1期具有实验性质的500亩水稻,到2015年第二期的5000亩水稻,滕飞团队除了收获了健康的水稻,也收获了15项专利和4项发明。

在接受采访时滕飞回忆,其实在沙漠水稻的种植上,他们也不是完全顺利的,2015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12级大风,让所有人瞬间都绷紧了神经,棚膜与支架发出刺耳的撞击声,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文章图片12

为了保护育苗棚里的秧苗,防止大棚被吹翻,滕飞和其团队,以及当地的村民都不顾风沙飞舞,全都自发地跑到了育苗棚旁保护秧苗。

一部分人开始反复固定育苗棚的固定绳,另一部分人则选择用身体趴在被风吹坏的育苗棚的缝隙上,阻止风沙吹入损害秧苗。

就这样在众人的齐心努力下,这场长达5小时的12级风沙,未对秧苗造成一丝一毫损毁,滕飞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感激,并询问大家累不累,村民们笑着对他说:“不累,其实感觉很兴奋。”

后来滕飞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当时其实能感受得到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守护,也是一种本能。

文章图片13

2017年,滕飞的水稻田产量已达到了3万2千亩,滕飞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以及对村支书的承诺,并同时造福了一方土地和人民。

滕飞还在每1千亩的土地上创建了合作社,由其公司提供土地治理、播种育苗、机械收割等方法和服务,合作社下的10户农民只需要按照要求,对土地进行日常维护即可,待到水稻成熟后,公司则还会派遣专人前往统一收割。

滕飞为其“沙漠稻”取名沙米,即来自沙漠的大米,在多方支持下,沙米也成功在央视网电商平台上线,被投入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其收获的评价颇佳,人们对沙米的品质和口感都赞不绝口。

沙米也同袁隆平先生的水稻一样,被选入“熊猫指南”,即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日本“煮饭仙人”村嶋孟先生,也闻声前来中国一品沙米,并评价其为“银饭”。

滕飞也在政府的帮助下,协助当地贫困村民建立起庭院经济,成功在2017年时帮助当地村民全部脱贫。

文章图片14

滕飞对于“沙漠稻”研究的执着与热情,也与中国水稻的百年发展与展望是分不开的,他想要在未来尝试的不仅仅是“沙漠稻”,还有更多新型培育出的水稻技术和品种。

2022年,滕飞依旧扑在了自己的沙漠种植水稻事业上,他的皮肤在长期的日照雨淋下已经黝黑了,搞得他的女儿见到他都忍不住打趣,自己的爸爸变成“黑炭”了。

而对于女儿的打趣,滕飞只是哈哈大笑,然后告诉她:这都是财富的积累。

滕飞在一天天的日晒雨淋之下,带领着当地的村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当年那个拿到3亿投资的小伙子,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文章图片15

曾经很多人觉得异想天开的事业,到2022年,谁不翘起大拇指夸一声干的漂亮。

看着粒粒饱满的水稻,滕飞脸上堆着满足的微笑,对他来说,坚持这份事业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让大家都吃上好大米。

2022年的团圆饭,滕飞一家人吃的格外热闹,他们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入口的大米饭,他女儿一直在夸自己的父亲,说着米饭可真好吃。

看着女儿的憨态,一家人都忍俊不禁,香喷喷的米饭吃进嘴里,是全家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许和盼望。

文章图片16

百年发展与展望

中国水稻育种的基本理念,一直围绕着创造变异、重组变异、选择变异,以及稳定变异的培育方法,回望中国水稻育种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其在种植、培育技术上的变革包括3个主要的方面。

其一,采用如诱变技术、杂交技术等,以便提高变异产生的频度和性状重组率;

其二,选择如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提高其定向性和精确度,以便提高选择稳定变异的效率;

其三,采用如细胞融合、转基因技术等,以克服水稻种间生殖隔离问题。

滕飞在发展“沙漠稻”的同时,也同时学习着相关方面的技术,也同样了解着中国水稻育种在未来百年内的开发与展望。

文章图片17

对于中国未来百年的水稻育种与展望,在仍然保持对以上3个方面,进行研究培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并解决未来水稻产业与发展的问题,即从现有水稻品种之中挖掘出新的基因,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培育出新型水稻品种。

而在这项计划中所包括的便是,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海水稻)、耐旱水稻(沙漠稻),以及一系杂交稻。

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拥有着更高的生产力以及高利用率,并且在对环境的保护上更为有效,粗略估计,C4 植物不仅有着光合速率高的特点,还可将氮素需求降低 40%,光合生产力高 50%。

文章图片18

如果能将C4水稻的光合生产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50%,按收获指数0.5来算,其稻谷产 量可提高25%,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不改变的基础上,预计年增产稻谷可达到 500 多亿千克左右。

培育固氮水稻,本质上是为了降低氮作物在稻田当中,对氮肥的施用量,以减少种稻的成本,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等。

固氮水稻如培育成功,便可使全国稻田少施用尿素近50亿吨,虽然其短期内实现难度较大,但随着生物固氮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百年内也必然会有所成就。

至于,耐盐碱水稻(海水稻),中国在水稻耐盐品种的培育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17个省区都有着不同程度pH值的盐碱地,内陆盐碱地面积共计约1亿公顷,而滩涂面积则可达到 233.4万公顷。

文章图片19

在多年的培育和研究下,如今中国已成功选育出不少综合性状优良的耐盐品种,2018年,袁隆平院士在迪拜的沙漠地区,成功种植并收获了“沙漠海水稻”。

袁隆平院士携团队采用了“四维改良法”来对抗迪拜沙漠盐碱地等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水稻种植植保体系,以对抗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度水位、低湿度、缺乏淡水、沙尘暴、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多个方面的阻碍。

另外,关于一系杂交稻,育种家们每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花费最多的,便是在对杂交水稻的制种工作上,因杂交种不能留种,所以稻民每年都必须购买新的种子来进行种植。

文章图片20

近来,中国在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特性上取得了有效的进展,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具有固定杂合基因型的一系杂交稻,想必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大面积地进行生产和推广。

最后一种,耐旱水稻(沙漠稻),便就是滕飞励志发展研究的新型水稻项目,滕飞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农业其实会让人有一种使命感,中国像这样可种植的沙漠粗略估计约有3亿亩,如若都能种上稻米,那么每年至少就能达到1200亿斤的产量。

在几年的沙漠水稻种植过程中,滕飞和其团队因地制宜,不断总结水稻种植的经验,更新其沙漠种植技术,如今也做到了将灌溉、插秧、收获全程自动化,使得每亩地的年均产量可达到600多斤。

文章图片21

滕飞表示,自己其实是幸运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钾元素,在沙漠中的含量是很高的,这也使得其“沙漠稻”的秆茎相对较壮,也从而抵御了沙漠中风沙大而造成的水稻倒伏现象。

如今,滕飞仍致力于耐旱水稻(沙漠稻)的研究,其旗下的沙米公司不仅和一些大学保持着合作项目,也作为实训基地为国家的农业培养着下一代的人才。

滕飞也开放了自己的沙漠种植技术,并与有识之士一起,投入到其他的可种植沙漠的农业土地建设与试验当中。

滕飞的家人们也都继续支持着滕飞的事业,那个曾经笑着喊着“爸爸你怎么那么像个农民呢?”滕飞的女儿也已经长大,顺利步入了大学校园。

据滕飞回忆,女儿曾在高中的一个文章课题中写到《沙漠里种水稻》,如今再打趣问她,女儿笑了笑仍坚定地对滕飞说,自己很为爸爸感到骄傲。

文章图片22

沙漠热土稻花香

从最初的利用自然变异的纯系育种,到不同亲本间的有性杂交的杂交育种,以及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发作物产生性状突变的诱变育种等等,中国的水稻生产技术已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滕飞是第一个系统的在沙漠中种植水稻的人,他实实在在地响应了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号召,在造福改善一方土地的同时,也帮助数万农民成功脱贫致富,使其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在未来,相信滕飞会坚持将沙漠变绿洲的行动践行到底,为人民、为国家,也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创造福祉。

文章图片23

参考文献:

[1]程式华.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中国稻米,2021,27(04):1-6.

[2]CCTV央视4;江苏卫视美好时代.沙漠飘出稻花香[EB/OL]. 2015;2019[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