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红楼]林黛玉多次漂泊穿越大运河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02-18

文:丽华心语          2022-02-11 07:49:56

写下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难不成《红楼梦》与大运河有不解之缘?是的。这源于我对运河有着一种与生聚来的喜欢,也有着一种奇妙的情缘。由此,从大运河文化想到了《红楼梦》。又从《红楼梦》的文本中寻觅大运河文化的信息,感悟到曹雪芹刻骨铭心的大运河情结。

天津是大运河的城市,我出生于天津,有的人终生不曾看过运河,有的人与运河不期而遇,幸运的是我就生活在北运河畔。尽管清末漕运消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从洪荒远古流到缤纷的现代,让我总能聆听到时间在河面行走的声yin,带给我所有的幸运。


古人来进京,天津是必经之地,怎么来的?明清时代主要是坐船。《红楼梦》两府一园在京中,而书中主要人物原籍金陵,两京往来就通过大运河,它是南北大动脉。

原著并没写到黛玉在运河上的过程,但根据文本可以还原。黛玉六、七岁丧母,当时她就是和父亲驻扬州,因为她父亲林如海任巡盐御史,官署就是扬州。

北京外祖母(贾母)就把她接进京,交通当然是坐船,走的是京杭大运河的水路,再换乘车马进城: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是第一次运河之旅。


在荣国府生活三年,她的父亲重病再回扬州,这是第二次运河之旅。父亲过世,她从扬州扶灵柩到苏州,也要走运河,安葬完父亲又从苏州乘船返京,这是第三次运河穿越。

10岁之前,小小林黛玉已经穿越大运河三次了,就算交通如此便利,有这样经历的也是极少。林黛玉几次穿越,身边的人无论年龄还是性格,都没有对话基础,所以她是孤独的漂泊。

刚刚丧母离开父亲,尽管是投奔外祖母,但庞大的贾府,复杂的关系,沉重和威严,巨大的心理压力,任谁都能想象。

还好,贾宝玉懂她,所以他们是知音。看看这运河又有点像是银河,贾宝玉在上游无意识地等着她呢……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姐妹们写诗,黛玉写了《桃花行》,大家拿给宝玉问谁写的,宝玉一看就掉泪了,说这是黛玉写的。宝钗骗他说宝琴写的,宝玉说,看声调口气就不可能,不是说宝琴才华不够,原文是: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林黛玉几次运河穿越旅行,都是刚经历完骨肉离丧,飘零感是进入她心理结构的,回看她的泪水,甚至自我保护的尖刻、讥讽都可以理解为自有成因。

清代有本书叫《知北游》,写的是幕府先生跟雇主从南京北上做了类似文化人类学的记载,说走一段要好几天,过船闸要停下来,进船闸要等水位够了才开闸。我们从这本书了解到,林黛玉大运河的行程。走一趟大运河要三个多月,也就是说,10岁的林黛玉,十分之一的生命,是在大运河的漂泊中度过的。

《红楼梦》作者这样写肯定有自己的生活对应。曹雪芹的先辈在江南为官的六十多年的史料中,曹氏家族与大运河是有很深的渊源的。曹氏家族及其亲友(包括曹雪芹舅祖李熙在内)在苏州、江宁(现在的南京)、扬州、淮安等地任职期间向皇上呈送的奏折中,必定要走大运河。

当时的贾府,都是有南北生活经历的,先在南方的金陵,后从原籍北上。像薛姨妈和宝钗一家,来京也要走大运河。香菱(薛潘侍妾)说,当年进京路上,在水湾泊船,正是太阳落山,看到远处炊烟升到天上,和天空融为一体。香菱说:原来王维的墟里上孤烟,就是这个样子。 黛玉马上说,是陶渊明先写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香菱说,原来王维源自陶渊明啊。这段说明,大运河参与到红楼诗境审美里。


前面讲香菱看到日落傍晚,也没说具体的泊船地点。但能看到凡是情节需要,需要南北行走,基本上都是以大运河为动线; 还有像大观园营建需要的物资、人也靠大运河往来输送。

为准备省亲,焰火灯烛,要手工精巧的苏工、淮工做的,得去苏州采办,12位唱昆曲女孩子也要到苏州寻找采买,虽然没有直接写大运河,但通过这些观察,清代大宗的南北经济往来,主要是靠大运河连接的。

在林黛玉时代,没有汽车、火车、飞机,都走的是水路,这水路即是京杭大运河。康、雍、乾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很畅通,因为每年要从大运河上运送四百万担漕粮进京,这些漕粮从湖广、江西、浙江、湘、鄂等地,通过长江转到京杭大运河,除此之外,运盐船,外国进贡的船,南来北往,十分繁忙。


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几度南巡,都借助运河往返的。在运河沿岸,至今仍流传着康熙、乾隆曾登临并留下诗句在运河桃花堤。如康熙途径津门之际,不想又见北运河畔桃花盛开,欣然赋就《点绛唇》一首:“再现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

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无数瑰宝。其中的京杭大运河,稍具历史和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全世界人工开挖的大运河屈指可数。可以说大运河的阳刚之美,造就了《红楼梦》二美之兼蓄。

                                文:丽华心语

2022210星期四

         写于津门寒舍

本帖内容来自新浪博客>文史博客板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