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五)

 新用户66885325 2022-02-18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如果没有杨恽,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史记》了,是杨恽把这部传世巨著献出的。杨恽第一次因言获罪,第二次没有吸取教训,隐居田园还是发发牢骚,最后被腰斩,且记,且记。请看《<汉书>研读》第335章:

公孙刘田王杨蔡

  陈郑传(五)


《复孙会宗书》

廷尉于定国负责拷问审查,依靠证明人弄清了案情。于定国奏报汉宣帝说:

杨恽一直不认罪,反而召去叫做尊的户将,教唆尊去警告张延寿说:“戴长乐犯了好几桩死罪,他就是个早晚要死的人。我和张延寿是亲家,现在我案件中的话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只要张延寿说:'并没有听到杨恽说过这样的话’,自然就和戴长乐揭发的不符合了。”尊说道:“这事我不能去做。”杨恽大怒,手拿大刀吓唬尊说:“如果张延寿提供证据,那我就要遭受灭族之罪了!不能对他泄露我说过的话。如果戴长乐知道了我说的这些话,更会增加我的罪责。”杨恽身为九卿大臣,担任陛下的宿卫近臣,陛下对其十分信任亲近,但不竭忠效力,以尽臣子之义,胆敢妄自怨恨诽谤,私下里胡言乱语,属于大逆不道,请示陛下下诏令把他逮捕治罪。

汉宣帝不忍心诛杀杨恽,下诏赦免杨恽和戴长乐都成为普通百姓。

杨恽失掉爵位后,在家中经营产业,修建家中住宅,平时花钱享受,清闲自娱自乐。一年多后,他的朋友、安定太守、西河人孙会宗,了解到他是有智略人士,就写信告诫杨恽,说大臣因说话不当废退后,应当闭门惶恐思罪,这样才被陛下认为有可怜之意,而不应当修治产业,交接宾客,更不应经常有人进行称赞。

杨恽的父亲是当朝丞相,他年少时就显贵于朝廷,但却有天因为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被免掉官职爵位,所以心中一直不服不愤,就马上写信回复孙会宗说:

杨恽我才质不高,行为低劣,学问和修养也没有什么根基,只是有幸依赖先人的恩泽才得以充数于宫廷宿卫,恰巧遭遇时局变化得以获得爵位,因为能力不相称遭遇祸患。先生哀怜我愚昧,赏赐书信,教导我没有看清的道理,对我非常殷勤恩厚。但我仍然在私下里埋怨先生不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轻易相信了世上人的诋毁诽谤。如果我直言说出愚昧的想法,容易让先生认为我辜负了您的一片好心;如果选择沉默无语,却担心违背了孔子“各言尔志”的大义,所以才抖胆陈述我的愚见,希望先生体察!

在我杨恽家中隆盛之时,乘坐朱轮车的有十人,位列公卿,爵位为列侯,我总领朝廷官员,听闻处理政事,却不能在那个时期有卓越建树,以宣扬朝廷德化,也不能和群僚同心协力,辅助朝廷拾遗补缺,因此长期受到窃位素食的指责。只因我贪恋俸禄权势,不勇于自退,终于遭遇变故,凭空被诬陷随口乱说,然后被囚禁在北阙,妻子儿女也被投入狱中。在那个时期,我自认为被夷灭宗族都不抵顶罪责,哪里会再想到能够保全性命,仍然供奉先人的坟墓呢?我感谢圣主的隆恩不可限量。君子奉行大道,会因快乐而忘掉忧愁;小人保全性命,会因喜悦而忘掉罪责。我在私下里认为,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行为已经污秽不堪了,只配长久作为一名农夫度过余生了。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率领妻子儿女,全力耕田植桑,浇灌田园,修治产业,接时向朝廷交纳赋税,没有想到再次受到人们的讥讽议论。

人之常情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连圣人都不能禁止,所以作为至尊的君主,在为最亲近的父亲服丧时,也有三年结束的规定。臣所犯的罪责,已经整整三年了。耕田种地本身十分辛苦,所以我才在每年的入伏日、腊月,亲手煮上羊肉,烹上羊羔,斟酒聊以自慰。我本身就是秦地人,从小就会唱秦地歌曲,我的妻子是赵地人,她善于弹瑟。我的奴婢中也有人会唱歌,在酒酣耳热时会举头望天,用手击缶,唱出呜呜的歌声。歌辞唱道:“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抖动衣服挥舞衣袖,时而低垂,时而上扬,跺脚起舞,确实属于放纵无度。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不可以的?幸亏我还有剩余俸禄,才贱买贵卖,谋求点微薄的利润。这是商人做的事,也是士人们所谓蒙受耻辱的事,我都亲自做了。作为地位卑下的人,肯定是众人诋毁的对象,我一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即使是很了解我的人,也都随声附和诽谤我,哪儿还会有人称赞我呢!董仲舒先生不是说过了吗:“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所以孔子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先生现在怎么还能用公卿大夫的标准来责备我呢!

西河是原魏国的故土,也是魏文侯兴起的地方,这里有段干木、田子方等人的遗风,两位贤士都具备超然的才能和气节,知道在官位上留去的名分。先生刚刚远离故土,来到安定任职。安定处于山谷之间,是昆戎人的旧地,那里的子弟大多贪婪粗俗,难道是当地风俗改变了您的本性了吗?现在我才看清楚先生的价值取向。现在正值大汉隆盛,希望先生自勉自励,其他话还是不说为妙。

杨恽哥哥的儿子、安平侯杨谭担任典属国,他也对杨恽说:“西河太守、建平侯杜延年以前因犯罪罢官,现在被征召为御史大夫。杜延年的罪责很轻,又有功绩,所以才很快复用。”杨恽说:“有功有什么用处?朝廷很不配我为他们出力!”

杨恽平时和盖宽饶、韩延寿交好,杨谭随即说道:“朝廷确实是这样,大概盖宽饶、韩延寿都为国尽力报效,却全都因犯法被诛杀。”

这时候发生日食,一个看管马名叫成的下等小吏,上书状告杨恽说:“杨恽行为奢侈不悔过,之所以出现日食警示,都是因为这人导致的。”

汉宣帝把这个奏章交给廷尉审讯查验,审讯中搜到杨恽回复给孙会宗的信,汉宣帝看了很憎恶杨恽。廷尉判处杨恽大逆无道罪,处以腰斩,他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酒泉郡。杨谭不劝杨恽悔过,反而和他互相应和,发出抱怨言论,免掉官职,贬为普通百姓。汉宣帝召见后任命为郎官,那些在位为官与杨恽交情深厚的人,像未央宫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以及孙会宗等人,都被免掉了官职。


杨恽与《史记》

黄其军

      作于2021年11月20日(古历辛丑年十月十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