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林羲 聂传安 写关于诗词的文章很多,于是写出新意就相对不易。 二班成林羲有次上街,偶遇一做糖画的老人家,竟因唐诗而搭上话来,让人称奇! 我们且来看看这番极有味道的相遇。 我又成工具人,被堂弟踢出门买东西了。(“又”字,暗示在家庭里“悲惨”的地位) 漫不经心地用一根食指勾着塑料袋,在回家路上无聊地前后甩。(这一行极有味道,让人读后忍不住也想那么比划一下) 突然,在左耳道里闯入了一句话:“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声音几乎是同时进入双耳,你确定是先进的左耳道么?厉害) 我完全是条件反射地回了一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就像铃铛一响,小狗小猪都跑出来一样啊) 我愣住,不知道是怎么就接上话了。一扭头,看见一个卖糖画的老头儿,靠坐在推车边上,笑着朝我这边看,然后接着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靠坐”,传神;“笑着朝我这边看”,别有一番味道)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我还真有点担心啊,万一这丫头接不上怎么办?) “挺有学问啊小姑娘,本以为你接第一句是因为那句挺出名,没想到,哟!还能接这一句!”(我也重重地呼了一口气) 我顿时被老头子有趣到了,看他推车上有好多根糖画,想来一定是生意不好闲的吧。(其实,文学也是闲出来的吧) 我想跟他买三幅糖画,一模一样的那种,给我和弟弟们。要一模一样的是因为怕小孩子们因图样不同打起来。(林羲这丫头心细。特别是那位踢她下来的堂弟,更是不能懈怠) 谁知那小老头像孩子般嘟起嘴,说道:“一样样的?我可没有!我也不画一样的,每个图样独一无二,世间仅此一幅!我又不是厂子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嘟起嘴”,这明明是个小孩子模样嘛!这老人家是个高人。艺术贵在独创,贵在不复制) 我大概知道他生意不好的原因了,于是产生更多的敬意。(生意不好,但似乎心情并不差,可见这老人家并非以糖画谋生,才能初心依在,不为生活所折腰) 因为听到别人诵《春江花月夜》而无意中接上话,于是林羲认识了那位卖糖画的老人家,认识了老人的幽默、不俗与坚守,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灵魂。 在这么一个尘世中,这样的人可真不多见。 而林羲文章虽短,但语言非常有味道,旁批中已经有了提及。这说明这丫头的语言感觉特别敏锐。 读了此文,我们在背诗词的路上会更有劲儿。 |
|
来自: 新用户8489cL9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