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印中:聂绀弩诗诠释(2)

 鄂中京山 2022-02-18

NO.5  削土豆种伤手

豆上无坑不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
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
欲把相思栽北国,难凭赤手建中华。
狂言在口终羞说,以此微红献国家。

句译

做种子的土豆,没有哪个坑洼上没有芽的,连芽削成小块的时候,手忙乱,刀锋利,眼昏花,就把手削伤了。

滴下的两三点血这点红谁注意到了呢?连削土豆种这点事都做不利索,真是白白地夸耀自己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我想把染上血的土豆——就像南方的相思子,栽在北大荒,我想,这心意是好的,但是,难以凭着这滴着血的空手建设新中国。

有一句在我是出自真诚、在人听来可能觉得自大的话,停在嘴边始终羞于开口——就把我这两三点微血红心献给国家吧!

解说

这一首即事抒情诗前四句是白描,用的是口语,但流畅而不浅露,洗练而不杂沓,“手忙刀快眼昏花”只七字,伤手的原因就清清楚楚。

在读过二、三联一一贴切的对仗之后,回过头来对这两联再领会,就会觉得诗人于这里的对仗是颇费思量的。两联中用了“红”对“白”等三处俏皮借对,读来妙语连连。“赤手”既是带红血的手,又可借指为空手、徒手(“赤手空拳”)。“相思”字面本不对“赤手”,但“相思”既是“相思子”,即转指红豆,借指染上红血的土豆,这样一来,在意思上便对上了“赤手”。因为第二联既已有“红”字,第三联就再也不能说成“欲把红豆栽北国”了——况且平仄也不合。此外,“相思栽北国”的深情,也不是“红豆栽北国”所能具有的。所有这些借对的运用,就是诗人让人赞叹的工力之所在。

由第三联贯注而下,于尾联流露的,是一片赤子之心,让人想起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博大爱心。“两三点血红”是微微的,但诗人“欲把相思栽北国”,“以此微红献国家”的心意却是深深的。每一个以真诚之心读聂诗的读者,都会惑受到这片真诚之心的所在。而在诗人被流放到北大荒的那样一个时代.真诚的心声被听成“狂言”,则是历史的悲哀了。

NO.6  推磨

百事输人我老牛,惟余转磨稍风流。
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
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
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更外头。

句译 

百样事都干不赢别人,我就像头老牛,惟独剩下推磨稍稍自在一点。

磨子转动的声音好像阵阵隐隐约约的春雷,在全中国响着,面粉像玉雪,从两层小楼似的石磨上纷纷飘落。

磨吧,磨吧,把“坏心思”全磨粉碎吧,走吧,走吧,到北大荒,到另一个新天地里围绕着磨子环游。

一连几天一步一步又一步齐步推磨走了几千里路了吧,却都只是一圈又一圈地转,走不出磨道一步。

解说

《北荒草》里写劳动的诗,每篇都有特色鲜明的诗歌语言。搓草绳是草绳语,锄草是锄草语,刨冻菜作冻菜语,挑水作挑水语,等等;本篇八句,则又句句是推磨语。

首联“百事输人我老牛”,是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备受磨难,又在“劳动改造”中的老年知识分子的写照。聂诗全编中有十数处用了“风流”一词抒怀,含义不同,角度各异。联中的“风流”,字面义是自在轻松,实则包含深重的哀伤。“风流”二字统领全诗,以下各联都实写、虚写结合。

颔联“春雷隐隐”状磨声,以“玉雪霏霏”状面粉飘落,实中有虚(想象)。“一小楼”为摹状,实写;“全中国”为想象,虚写。

颈联,“磨粉碎”、“作环游”是实写,“坏心思”、“新天地”是虚写。“坏心思”云云,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多年受批判、“改造”,而形成的的“原罪主义”心情的一种流露,也可以是一种愤激的反语。“新天地”既指劳动所在地的北大荒,也双关诗人向往的可以得到解脱的环境。   

尾联“连朝齐步”是实写,“三千里”是虚写。末句指不走出磨道,是实写.而引《晋书·庾亮传》而来的“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语意、讽喻在劳动中循规蹈矩,则是虚写。

全诗虚虚实实写来,把现实的辛酸遭遇同诗境优美结合在一起,把悲情与谐谑结合在一起,把诗人的某些相反的思想倾向,如“到新天地作环游”与“不在雷池更外头”之类,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风流”,使读者更耐咀嚼。诗中,也寄托诗人在彼时彼地的政治感受。

NO.7  地里烧开水

大伙田间臭汗挥,我烧开水事轻微。
搜来残雪和泥捧,碰到湿柴用口吹。
风里敞锅冰未化,烟中老眼泪先垂。
如何一炬阿房火,无预今朝冷灶炊。

句译

大伙儿在田间干重活,挥着臭汗,我烧开水这活,真是太轻微省力了。

收集残雪残冰,有时还带着泥土,一捧一捧地捧到锅里,碰到湿柴,不起火,火不旺,就只好用口使劲地吹。

风刮着,锅敞着,冰还没有化开,而被浓烟熏着的老眼,泪就先掉下来了。

突然想起来当年楚霸王点起的、烧光阿房宫的一把火。那是多么大的火啊,烧了三月未熄,怎奈那一把火,却不能帮我的忙,在今天把冷灶里的水烧开。

解说

前三联叙“烧开水事”,动作、情景如在目前、所谓“事轻微”者,实则事事为难,同“大伙田间臭汗挥”相比,别有一种艰难辛苦。

末联由冷灶而生发感慨,是由叙事而来的抒情。柴越湿,火越小,灶越冷,则感慨愈深,于是就想起那烧了三个月的“一炬阿房火”。诗人在本诗有一条自注:“曾因烧坑不慎,被判一年缓刑。”于是,联中的“火”就有了相关意。先前,不该来火的,火却燃烧了;现在,该来火的,却一味冒烟——似乎火也在难为诗人。

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四联一气贯注。信笔写来,自成诗趣——一种风火烟中之苦趣。前人评诗,有“不烦斤削,自是天籁”之语,用来评《地里烧开水》,也是很恰当的。
 
NO.8  给马天飞送饭

昼夜人停车不停,大田漠漠铁牛耕。
风高能卷千重土,月黑惟看两盏灯。
车上姑娘和汗下,雨中芍药让人清。
饁羹捧献心惭绝,君自飞天我地行。

句译


风大得似乎能帮助拖拉机把千重土卷起来,在乌云蔽月的夜晚,只能看见拖拉机上亮着的两盏前灯。

车上的女拖拉机手带着一脸汗水从车上跳下来进餐,带汗的脸似雨中的芍药,让人觉得更加清丽。

我把送去的饭捧着献上,心里惭愧极了,你驾着拖拉机在大田耕作,像飞天似的,贡献多大啊,而我呢,只能慢腾腾地走在路上送饭。

解说

诗人在北大荒几年,牧马放牛,挑水种菜,锄草搓绳,送饭打更,各种辅助杂活都干过。这一首和下一首,都与送饭有关。这首诗通过送饭事,写了一个女拖拉机手的风貌。


第二联承上,一句写“昼”景,一句写“夜”景,这是对人物的极鲜明的情景烘托。在这样的情景中,女拖拉机手的豪迈气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月黑”、“风高”四字,曾见于前人诗句,但在本诗,、意思迥然不同。所写景象如此真切,非亲历其境,并有高超的语言能力,是绝然写不出来的。

第三联在前二联交代、烘托的基础上,突出了女拖拉机手的形象,这是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形象。

尾联借女拖拉机手的姓名,以“飞天”与“地行”作对比,表达了对劳动者的由衷赞美。“飞天”也双关敦煌石窟的女神,这就大大丰富了劳动之美、诗意之美的内涵。

饁,音夜,往田地里送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