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脉篇之足阳明胃经(一)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灵枢·平人绝谷篇》:“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说明古人知道胃是横向弯曲的状态。“其中之谷,常留两斗”,《金匮要略》中的“胃反”,就表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早晨吃的饭,到了晚上吐出来,还没有消化,还是原来吃进去的样子。晚上吃的饭,早晨吐出来,还是原来吃进去的样子。这是因为胃中“常留两斗”,生理状态下留的是消化后的两斗,病理状态下留的是未消化的两斗,吐的就是这两斗。胃反是一种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现代医学的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症、放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妊娠呕吐等疾病,都可以见到,大半夏汤治之。“上焦泄气……下焦下溉诸肠”,说明上焦、中焦、下焦,都在胃中,与《灵枢·经脉篇》三焦在膈之下的观点,互相呼应,一脉相承。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之官”,“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就是储存米面的仓库。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所以这里的脾胃,主要指能藏水谷的胃,脾是虚词,“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五味出焉”,五味是以酸甜苦辣咸指代五种营养物质。《素问·宣明五气》:“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入肾。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首先,从循行部位来看,动脉分布较多,大迎、人迎、气冲、冲阳等部位,分别有面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人迎脉和冲阳脉还是三部九候之处,可以诊候脉气盛衰。其次,从脏腑关系来看,属胃络脾,与血的化生有密切联系,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将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为血。第三,从病证特点上看,阳明病多为热入血分的阳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狂、疟、汗出、鼽衄等等,都是以阳明脉的“血气盛”为特点,表现为热盛、阳盛的证候。

头维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我们不用胆经的本神穴找头维穴,而是用督脉的神庭穴找,《灵枢·骨度》篇将两额角之间定为九寸,督脉位于头部正中线,入发际五分是神庭穴,神庭旁开四寸五分,与额角发际交接的是头维穴。“足阳明少阳二脉之会”,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我们看针灸铜人头像,胆经反复循行于头部两侧,所以治疗偏头痛时经常取胆经的穴位,但有效有不效,就是忽略了胃经或膀胱经的因素。《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有外感风寒因素的,要考虑配伍膀胱经的穴位。有内伤因素的偏头痛,尤其是颌厌穴、悬颅穴附近的,要考虑胃经的穴位。头维穴作为胃经与胆经的交会穴,可以治疗严重的偏头痛。“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形容头疼的严重程度,头痛的象要破裂,眼珠子疼的象要掉出来。清代医家陈士铎《辩证录》中有一张散偏汤,“主治偏头痛,或痛在左,或痛在右,时轻时重,悠悠不已”。方中重用川芎,辛温升散,祛风止痛,以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襄助川芎。但更厉害的是以柴胡、香附和解少阳,以郁李仁通利二便,肃降阳明,将影响偏头痛的因素全部考虑了进去,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目瞤,目风泪出,偏风,视物不明”,眼皮跳,尤其是下眼皮跳动,与胃经关系紧密。迎风流泪,一只眼见风流泪为偏风,针对侧头维穴,双眼见风流泪,针双侧头维穴。视物模糊,尤其是眼屎多的,与胃经关系紧密,可以针头维穴。

下关穴:“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客主人就是上关穴,颧弓上方是胆经的上关穴,颧弓下方,耳前动脉下方,是胃经的下关穴。“合口有空,开口则闭,侧卧闭口取之”,颧弓下方,闭着嘴能按到孔隙,张嘴穴位就闭合的是下关穴。颧弓上方,张开嘴能按到孔隙,闭住嘴穴位闭阖的是上关穴。取下关穴时,为了确定穴位,可以用手指按住穴位,让患者张嘴,如果一张嘴,有一个疙瘩顶你的手指,说明取穴准确。“聤耳有脓汁出”,就是化脓性中耳炎。“偏风口目㖞”,就是面瘫,口眼歪斜,下关穴是很重要的穴位。“牙车脱臼”,颞颌关节脱位,治疗颞颌关节脱位或者颞颌关节炎,先下对侧合谷穴,然后下本侧下关穴和颊车穴,一般都是一两次痊愈。“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治疗牙龈脓肿,张开嘴以后刺血,把脓血放出来以后,多含盐汤,这是古代消毒的方法,以前没有消炎药,用盐水脱水消肿。“不畏风”,古人认为风寒皆是外邪,不畏风就是不怕感染。

颊车穴“耳下八分,曲颊端,近前陷中,侧卧开口有空取之”,这是讲取穴法,“耳下八分”,耳朵下方不到一寸,“曲颊端”,就是下颌角前方,“开口有空”,取穴时,先闭口咬紧牙关,下颌角的咬肌隆起一个疙瘩,就是颊车穴,张口的时候,咬肌放松,称为“开口有空”。“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牙关不开,口噤不语”是痉病的主要症状,“牙车疼痛”是颞颌关节炎的主要症状,配伍下关穴,效果更好。“颌颊肿,牙不可嚼物”,下颌、面颊肿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炎,急性腮腺炎引起的半个腮帮子肿痛,以至于牙疼的不能咬东西,属于近取穴。“项强不可回顾”,颈颈强痛,不能回头,我不会用颊车,更多用承浆、风府、中渚、后溪、手三里等穴位治疗。“口眼㖞”,就是面瘫,治疗口眼歪斜时,我经常在颊车穴艾灸,效果明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