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339篇】他那么努力,却依旧力不从心!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天涯钓客】:鱼儿老师,我的小孩特别的乖巧听话,那么努力,成绩却始终上不去,不进反退;初一初二的时候,还不错;到了初三,越来越力不从心。每晚都学到12点钟。马上要中考了,我们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师小鱼儿】:你有时看到的努力,未必是真的在努力。有时不过是一种勤奋的假象。真正的努力,一定是高效率的勤奋。

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很多。排除智力因素,那么努力却不进反退,只能说明,孩子的内心很惶恐,越焦虑越容易失败。

人,只有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才会更快。同样的,假如是处于焦虑状态下的学习,自然看不到进步。

孩子的焦虑,不仅来源于对中考的恐惧中;很多时候是父母的教育和评定让小孩无所适从。家是温暖、充满爱的地方,也可以是最伤心、最绝望、最痛苦的地方。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父母亲对孩子的一切作为以及营造的家庭生活,都是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核心而呈现出来的。

“自己说自己好没用,要别人说你好,外界肯定你才有用。”

最怕这样的父母把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以此来决定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方向。其实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自我迷失者”,他们没有真正找到自我,缺少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

这样的人生必定会相当疲惫,而且活得毫无价值,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而去努力,容易丧失努力的持久性。

那些最乖、最顺从父母的小孩,有时长大后的心态更不健康,因为他们一辈子活在别人的期待及眼光中,不是一辈子不快乐,就是由一天突然崩溃生重病或得忧郁症。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不要让你的小孩成为讨爱的乞丐,误以为自己一直得通过人生的优秀杰出,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爱;

而是告诉他:孩子,不管你表现得好不好,你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也都爱你,且终生以你为荣。我们希望孩子明白,他天生就是“好的、健康的、被爱的、平安的”。

他唯一要做的,是尽力地成为他自己。

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的肺腑之言,当孩子内心这些对爱匮乏的感觉被看见,被呵护,被在乎,被照顾到了,整个人生因为具有踏实的内在感受,而将可以重新灿烂地扬帆出航。

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心理师小鱼儿:国家二级心理师,催眠治疗师,专栏特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