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1057篇】人到中年,看懂了婚姻,也就不再计较了。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原创第1056篇】你苦的钱,只够养猫。

元月25日就是春节了。除了早一点置办年货,就是计划在哪里过年。我结婚的时候,罗小弟还小,那时约好了一年隔一年。

结婚第一年,必须在婆家;当年生了达微,按照他们那边的风俗,也是必须回婆家过年。于是,连续两年都没有回娘家过年。

婚前定好的君子协定,我们家大象轻而易举地就毁了约。轮到第三年,终于在娘家过了一个年,却搞得彼此都不愉快,大象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从此,再没有回娘家过年。

我娘家在兴化。兴化人过年特别讲究,不像滨海,过年非常潦草。

第一次在婆家过年,晚上是没有年夜饭的,啃个中午吃剩的大鱼头,喝碗粥就是除夕。大年初一,吃几个汤圆,这年就算过好了。

然后各玩各的。主要是各种赌钱。我在滨海农村,人生地不熟,过年就是睡觉。挨到初一早上,连汤圆也不想吃,就吵着回娘家。

后来,因为我的强烈不满,婆家也答应在大年三十摆一桌子饭菜。人不够,就喊来三爹四爹大舅爹凑凑数,反正要坐满一桌子人。

自从在娘家过年,闹了一个不欢而散之后,再也没有回娘家好好过一个年。公爹走了之后,更不可能留家婆一人在家过年。

其实很想把我的父母带上来过年,省得他们在乡下忙得团团转,大姐他们通常会在初一下午就会赶到娘家。

一同去的,还有四妹一家,有时二姐一家。罗小弟通常在农历二十八回去。由于买了新房,按照风俗,也要三年在自己家里过年。

母亲在去年年前几个月就打杠,一定要到我们这边过年。遗憾的是我父亲不肯来。今年过年,估计依旧来不了,因为养了许多鸡。

父亲舍不得那群鸡,母亲又舍不得丢下老父亲,罗小弟一家不知道计划会不会有改变。留两个老人在乡下过年,也是真心舍不得。

兴化地区之前的风俗习惯是,嫁出门的女儿,初二才能回娘家;丫头是不应该回娘家过年的。所以,对于我们能不能回家过年,父母看得很开。

我们姐妹几个都是约好了初二回去。过去,我离得最远,到家却最早。现在,依旧喜欢在大年初一赶回家陪父母喝杯早茶。

大象经常笑话我礼多。年前要赶回家送年礼,年后一定要准时回家拜年。这是做儿女给父母的一种过年仪式。

他嘲笑归他嘲笑,我想要做的事,他一般也阻拦不了。父母在,人生还有奔头。像我公爹走了之后,老家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家婆属于非常开明的人。我做她的媳妇,除了一开始有个磨合期,慢慢互相适应了就好。兄弟姐妹三个,家婆最喜欢和大象聊家常。

家婆说过,以后老了就直接住到我家。我说,现在就可以。家婆很开心,甚至说可以帮着一起照顾我的父母。

家婆比起我的父母,要年轻差不多十岁左右。

所以,大象经常恐吓我,我若不听话,以后他就不会善待我的父母。我觉得很有必要向他普及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各养各妈。我们在法律上,都只有对自己的父母有赡养义务。我若赡养家婆,那是情义不是义务。

不过,遇到像我们家的这个婆婆,我也心甘情愿对她好。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说我一个不字,也从不计较我是否有时间陪她聊家常。

我们家,小姑讨人喜欢;家婆也会做人,公爹更是善良,小叔也是懂礼节。就是大象有些刚愎自用,磨合了一辈子,我请他做事,还喜欢抬杠。

所以,我从不介意大象是不是真的对我父母拿乔。对于回娘家,他愿意不愿意,都是随他的便,但是若想限制我的自由,那更不可能。

我们现在几乎达成了一个默契:各自老家有事,各回各的家。若是,他愿意陪着我一起回娘家,我欢迎;若不愿意,我也不强求。

年轻的时候,经常为到哪里过年争得面红耳赤,一个都不肯妥协。人到中年,看懂了婚姻,也就不再计较了。

现在达微也已经成年,我们反而更会征求达微的意见。至于达微未来会到哪里过年,那是他们的自由。

即使,每年都到岳父母家过年,我也无所谓。大象是决定拿着钱包跟儿子去过年的。这男人,越老越会讨好儿子。

我的最美好的愿景是,到最繁华的城市,吃最美味的食品。最好那个地方,不仅有茶馆,还有咖啡厅,还有一帮小姐妹。

说来说去,我还是特别喜欢和我的兄弟姐妹一起过年。

所以,大象经常嘲笑我,即使过了一辈子,也总是忘不掉要回兴化老家。有什么办法呢?大象与我更多的是君子协议,而我与兄弟姐妹却是血脉相连。

当然,达微希望我去哪里,我还是愿意听一听他的意见。毕竟,等我老的那一天,养我老的,不一定是他;但送我终的,还非他不可。

要不然,省吃俭用一辈子,赚的那么多钱,未来留给谁呢?

【原创第281篇】过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