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国也有强大军工——塞尔维亚的军工实力

 兰州家长 2022-02-18

提起塞尔维亚,我们的印象中它是一个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小国,总人口也不过一千多万,还没有我国一些大型城市人口多。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在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展示了强大的军工研发实力,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

文章图片1

南斯拉夫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这个曾经在南欧地区雄极一时的强国,如今早已被肢解成为多个联邦国家,塞尔维亚仅是其中之一。在国防方面,塞尔维亚人更是显示出罕见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虽然,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冲突,使得塞尔维亚的国防工业衰退,尤其在航空工业和造船工业方面更是衰败不堪。但是,这并不妨碍塞尔维亚继续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到了2013年,塞尔维亚的国防工业体系就有所恢复。目前,塞尔维亚国防工业的主体由11家军工企业组成,其中6家为国有企业,国防工业雇员总数约1.1万人。如今,依靠逐渐恢复的国防工业体系,塞尔维亚在陆军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更是研制了多种“明星产品”。

文章图片2

在塞尔维亚研制的武器装备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诺拉-52”自行火炮。这款火炮于2001年开始研制,其核心是在前南斯拉夫陆军装备的M46/84牵引式榴弹炮基础上,改进而来的52倍口径155毫米长身管炮;再加上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机械制造厂提供的FAP2832式8×8越野底盘。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合作,让“诺拉-52”火炮的研制速度大大加快,在2004年生产出了样炮,并在2005年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成功亮相。这款战斗群全重34吨的火炮,射程达到40公里,车体长仅为10米,车宽2.8米,轮距为2.4米,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降低了车辆行军状态的高度,减少被发现的机会,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所以,对“诺拉-52”自行火炮,塞尔维亚尤苟进口公司从来不吝赞誉,“诺拉B-52炮不是贵族,而是战士”!如今,这款“战士”已经生产了100余门,成功装备塞尔维亚部队,而且还出口到缅甸、孟加拉、肯尼亚等国。

文章图片3

塞尔维亚就在南斯拉夫坦克最后的遗产M-91的基础上,开始了新型坦克研制。塞尔维亚给自己的新型坦克采用了新的V46-TK1型1200hp发动机;再配合南斯拉夫自产的2A46改进型125mm滑膛炮;更新了热成像系统、激光测距仪系统、电子式弹道计算器;加装了猎-歼式双指挥仪型火控系统。可惜,由于塞尔维亚的军费有限,对外出口能力不足,这款坦克的研制工作没有完成,并装备塞尔维亚军队。不过相信,如果塞尔维亚陆军在坦克方面需要更新换代,以及有外国客户的订单,M-91坦克的生产会立即开启。

文章图片4

除了自行火炮和坦克之外,塞尔维亚在火箭炮系统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2011年塞尔维亚国防部军事技术研究院推出了新型128毫米LRSVM模块化自行多管火箭炮。这型火箭炮系统,包括一套数字化的火控系统,并采用了可互换的发射箱,简化了后勤保障。希望在一套单独的系统内能够发射现有的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战斗部的火箭弹。2011年,LRSVM模块化自行多管火箭炮已经完成一门样炮的生产。目前LRSVM火箭炮携带2个非制导火箭弹的发射箱,发射箱的配置有以下几种:可容纳16发128毫米Plamen-A火箭弹(最大射程8.6千米);16发128毫米Plamen-D火箭弹(射程为12.6千米);12发128毫米Oganj火箭弹(射程为22.5千米);12发122毫米Grad火箭弹(射程为35千米)。如今,LRSVM火箭炮系统已经完成了多次测试,距离服役只是早晚的事情。

文章图片5

在坦克、火炮、火箭炮系统方面,塞尔维亚都有着独到之处。而且这些装备不仅能成为塞尔维亚军队的制式武器,更可以在国际武器市场上“攻城略地”,为塞尔维亚军工企业创造大量外汇收入。

全文完,谢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