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年陈创天悄然离世,曾用KBBF光学晶体一块“石头”,封锁了美国整整7年☆☆☆☆☆

 朝_五_晚_九 2022-02-18

2018年10月,是一个巨星陨落的月份。25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去世;30日,我国武侠小说鼻祖金庸先生驾鹤西去;再到31日的陈创天院士离我们而去,短短几天的时间我们损失了3位在各自领域都非常杰出的人才。

而相较于前两位去世时在社会上掀起的轩然大波,陈创天院士的逝世可以说是悄无声息,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认识这位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生的老先生。

他是我国科学院的院士,上世纪带领团队研究出了震惊世界的KBBF光学晶体,凭借此项技术对美国的高科技领域进行了7年的技术封锁,让美国人对他恨之入骨。

那么这位默默无闻却又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院士,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早年立志报国

陈创天,1937年2月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小村子里,家中几代都是读书人,所以家里对于陈创天的教育一直很看重。陈创天也没有让家人失望,学习上的事情根本不用父母操心,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因为出生于战争年代,陈创天小时候一直跟随家人东奔西走躲避战乱,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陈创天萌发了长大后要为国效力的远大理想。

战争结束后,新中国百废待兴,陈创天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加入到了支援东北的建设中去,陈创天也被带到了沈阳。

后来,陈创天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当地重点中学沈阳二中录取,由于父母都比较忙,陈创天就主动选择了住校。

学校里的生活比想象中要艰苦得多。陈创天住的学生宿舍里,十来平米的房间挤了10个学生;学校食堂的饭一日三餐就是高粱米、咸菜。

更令陈创天感到艰苦的是学校热水供给不足,作为一个南方孩子,本来就有点不适应东北的严寒,加上没有充足的热水供应,他的学校生活一下子变得尤为困难。可考虑到父母的工作压力,陈创天也只能咬牙坚持。

生活上虽然艰苦,可好在有了稳定、安全的学习环境,这让陈创天很满足。而且学校里的孩子大多也都爱好学习、胸怀大志,这很对陈创天的胃口,他经常和同学一起探讨学习到深夜。

高中课程里面,陈创天最喜欢的是物理。当物理课上讲到“以太论”的时候,陈创天被老师的讲授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老师最后介绍的“物体之间的引力不用物质作为媒介”。

这个违反了一般力学传播规律的理论让他一整夜没有睡着觉。第二天他就一直追问老师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可老师受限于自身的物理水平,也只能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给他解释,这个答案没能让陈创天满意,从此之后他就逐渐开始沉迷在了物理学习和实验上面。

1956年,陈创天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在选择专业时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物理学。

新学年一开始,很多人还在感受着大学生活的新奇,陈创天已经投入到物理学的学习中去了。

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物理学专著,那些原本只在课本上见过的物理学专家,这一切都让陈创天感到无比兴奋,他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知识的养分。

陈创天对物理学的热爱几乎人尽皆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几乎将物理系的每位教授学者请教了遍,他从不会拘泥于专业、年级、师生关系,只要是碰到困惑不得解,他就会去向这个研究方向的老师请教。

所以物理系的很多专家都成为了他的老师,比如研究固体物理的黄昆教授,研究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王竹溪教授,教授场论的胡宁教授。

陈创天的努力和天赋被老师们看在眼里,所以他一毕业就被推荐到了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继续深造。而少年立志的陈创天也一直打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以对于学校的介绍他欣然接受了。

1962年,陈创天来到了位于福州的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师从卢嘉锡教授。

因为陈创天对物质研究很感兴趣,而想要做好物质研究就要先研究物质结构,这是一个物理与化学交叉的领域,所以陈创天准备花几年时间补一补化学方面的知识。

除了卢嘉锡导师带领他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外,他还自学了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这一切都为他将来在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鸣惊人打下了基础。

研究出震惊世界的光学材料

1965年,陈创天学成毕业,掌握了物理与化学双重专业知识的他准备留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彼时,我国在光学材料领域非常落后,发达国家也经常借此打压中国,所以陈创天跟卢嘉锡导师沟通之后,毅然选择了非线性光学材料作为研究方向。

此后,陈创天就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他采用自学而来的量子化学方法,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结构与效应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与推导,最终于1967年算出了钛酸钡晶体的非线性系数,这在中国化学研究史上已经是很大的成就,可这对于陈创天来说还远远不够。

1968年,他又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研究,提出了阴离子基团理论。他的研究得到了国家和导师的认可,不久后他就被任命为非线性学科材料研究组的组长。

后面的时间里,陈创天带领团队以阴离子基团理论为研究模型,开始验证自己的一个大胆猜想——在硼酸盐化合物中,有可能存在着一种更加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随后的十余年时间,陈创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这方面的研究上。

十余年的研究,陈创天每天都要在材料的荒漠中寻找希望,从亿万种可能中寻找到那唯一一种新型材料,这是一项及其庞大且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时中国的科学研究条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

这项研究考验的不仅仅是研究者的能力与技术,也考验他们的耐心和毅力,他们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在这荒漠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陈创天早就做好了为祖国的光学材料研究奉献一生的决心,即使最终一无所获,他也不会后悔。

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人,陈创天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1980年,陈创天团队发现了一种具有很强光学效应的硼酸钡化合物,名为BBO晶体。

这种新型光学晶体比当时国际上普遍使用的ADP晶体效果要好四五倍。9月份,陈创天团队向国际化学研究组织报告这一成果时,震惊了世界,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中国能够研究出这么先进的光学材料。

不久后,BBO晶体开始火爆全世界,成为各个国家高科技研究必备的光学材料,BBO晶体一度占据了全世界光学材料领域八成的市场份额。

BBO的问世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光学材料领域对中国的封锁,更彰显出了中国人不甘落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一块“石头”封锁美国7年

彼时的陈创天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光学材料领域的佼佼者,他也凭借BBO晶体斩获了国内外的众多大奖,但是他仍然没有停下继续探索光学材料的脚步。

当时国际公认激光的波长不可能被压缩到200纳米,可陈创天就是不信邪,他以此为突破口,再次踏上了新型光学材料研究的征程。

又是一次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研究,当陈创天从实验室中走出的时候,又一种更加先进的光学晶体问世了,这就是后来“难为了”美国7年时间的KBBF晶体。

这次的研究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绝不是运气使然,也打破了激光波长不可能低于200纳米的固有成见。

这块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的晶体,再次让全世界感到惊叹。中国也凭借着KBBF晶体一跃成为全世界范围光学材料领域的领头羊,并且开启了光学材料领域一个新的时代。

在光学材料方面有着突出成果的中国并没有藏私,更没有像有些发达国家一样借此打压其他国家,而是慷慨的将KBBF晶体出售给各个国家。

直到2009年,中国宣布停止对美国出售KBBF晶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不管是BBO晶体还是KBBF晶体用途都很广泛,尤其是在激光领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光学材料。

而激光的应用就更广了,和我们日常相关的激光手术、激光刻印、光刻机,再到各种激光通讯、激光测距、激光雷达,还有很多科学研究实验,同样需要使用到激光。

陈创天院士研究光学材料的初衷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所以面对国外的求购,我们从不吝啬。

可是美国却不这么想,美国人始终觉得自己的把柄握在了中国手里,中国早晚有一天会借此发难,所以不怀好意的美国政府就开始从其他领域对中国进行压制与封锁,以此来“制衡”中国。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美国开始将KBBF晶体大规模应用于激光武器的制造,甚至用到了战场上面,这完全违背了陈创天院士的初衷。所以中国政府自从2009年就停止了对美国出售KBBF晶体。

这下子美国人急了,离开了KBBF晶体的支撑,他们的高科技产品、激光武器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美国的科研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藏起了这种晶体》的文章,以此来谴责中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这是自食恶果。

迫不得已之下,美国想要通过私人渠道购买晶体,也开始用糖衣炮弹轰炸陈创天,希望他能来美国做“学术交流”,但最终都碰壁了。

一无所获的美国人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了实验室,老老实实的自己研究起了光学晶体。

陈创天院士研究出来的这一块“小小石头”,硬是对美国进行了7年的压制与封锁。

而等到美国人研究出KBBF晶体时,陈创天院士已经带领团队研究出了更先进的LSBO晶体,美国人知道之后,对陈院士更加恨得咬牙切齿。

晚年仍不忘祖国科研和教育事业

除了每天待在研究室做实验之外,晚年的陈老也非常关心对祖国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对他的几位门生,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事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把一辈子都无私奉献给科学、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

陈老晚年虽然招收的门生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出师后也都在为我国的科研事业默默奋斗着。

不光是本专业的学生,对待其他领域的学子他同样非常的重视和关爱。

有一次他去北大的医院看病,正巧碰到医学院的学生在宣誓从医,陈老看到后非常感动,心里萌生了出资捐助医学院学生、帮助其成长的想法。

回家之后,陈老跟妻子商量了此事,最终老两口拿出了全部积蓄100万元,捐给医学院用于神经科学的研究。

陈老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兢兢业业的一辈子,发明的两种光学晶体为国家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而自己每个月只拿几百块,甚至几十块的收入。

每次获奖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发给他的奖金他都捐了出去,所以临到晚年账户上跟妻子加在一起才刚刚一百万的积蓄,陈老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胸怀着实令人敬佩。

陈老在世界光学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中科院发明一等奖、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项Laudise奖。

2018年初,陈创天院士更是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提名,而且是最有可能获得此奖项的科研人员,可最终他还是没能等到奖项的揭晓。

2018年10月31日,巨星陨落,凭借一颗“石头”封锁了美国7年的伟大科学家陈创天院士去世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生来不着寸缕,离去的时候已经为中国的光学事业创造出了一片碧海蓝天。

结语

相较于前两天李咏、金庸去世时在社会上掀起的轩然大波,陈老的逝世算得上是悄无声息,虽然各大媒体也都发了陈老去世的报道,但几乎还是没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位国之脊梁的离去。

其实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止一个了,近年来有不下几十位中科院院士离世,他们都是国之栋梁,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发展。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离世,大家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的名字,他们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没有激起半点浪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做出如此贡献的伟人最终却得不到应有的掌声和欢送?

因为我们把太多的目光放到了流量明星和资本包装起来的名人上面,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大家把流量明星捧上了神坛,视他们为偶像、明星。

但是这种价值观真的可取吗?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如果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到了流量明星的身上,那么祖国的未来靠谁来撑起?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和警醒现在这种情况。

而对于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的科研人员,我们必须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他们让我们知道:国士无双,英雄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