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乃树:艺术并不「高大上」,它属于每一个人

 正在读 2022-02-18

这是「正在读」的第15篇原创文章

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听孙乃树老师的艺术课是一种享受。他讲课总是笑眯眯的,激情澎湃,引经据典,幽默风趣。过去觉得枯燥的知识,在他口中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讲授西方美术欣赏、美术史的课程视频在B站学习区备受追捧,有网友称,“看这位老师的课不知道为啥我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 孙乃树在读者书店讲座现场。王赟/摄

三十多年,他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艺术概论的课程,但他对艺术的激情“几十年如一日”。近期,他的新书《艺术是什么:极简西方美术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正在读独家对话“宝藏老师”孙乃树,聊艺术的教与学,以及他对艺术史、对当代艺术的看法。

▲ 孙乃树新书,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孙乃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副院长兼总支书记。曾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务部主任、基础学院院长、美术学院副院长、新媒体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和创作。

Q1: 您讲课时充满激情、幽默风趣,被B站上的网友们称为“宝藏老师”。这种始终不变的激情从何而来?

孙乃树:我觉得教师并不只是“教育别人的人”,我更看重自己作为“艺术传播者”的身份。

作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的研究者,我比一般听众知道得多一些,我希望把我知道的东西跟大家分享,让大家也走进艺术、了解艺术、爱上艺术。而要打动听众,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格外投入,我会站在听众的位置上,和听众一样去重新感受作品。就像听一首好的歌曲,你可以反复地听,一次一次地重新感受。

 ▲ 孙乃树的课在B站有40万+观看

其实在给学生、给听众讲课和交流的过程中,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常常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一次一次讲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艺术的理解,所谓常讲常新。

举个例子,课堂上提到《蒙娜丽莎》的时候,我们会说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是500年来最伟大的一幅画。原因是什么?一个原因是,它表达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微笑,观众都熟知的“神秘的微笑”,我们用它可以解读整个文艺复兴的观念——从“神的境界”回到“人的世界”。

▲ 达·芬奇《蒙娜丽莎》

然而,我在讲课时会感觉到这个原因是单薄的,不足以说明《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价值,因为这个说法仅仅讲了它的人文性的一面,没有说透它在艺术创造上的成就。所以光讲“神秘的微笑”我自己心虚。

而这个一直遗留在课堂上的问题,是在一次与其他老师讨论学生画的大卫石膏像素描作品的时候,突然得到启发,突然悟到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一画中使用的“渐隐法”才是更重要的创造。于是我回头去看美术史的书,发现书中都有提到《蒙娜丽莎》在这一点上的开创性。

▲ 达·芬奇《岩间圣母》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这幅画上使用的“渐隐法”是继文艺复兴早期画家们的线性透视和明暗透视之后,使用虚和实的对比,最后彻底解决绘画的空间表达的问题的,只不过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会把这更重要更本质的一点忽略了。


在教学中通常会有这样类似禅宗“顿悟”的时刻。法国立体主义画家莱热的作品《城市》,这幅画把大城市中的楼房、窗户、广告牌、电线杆、楼梯等元素解散掉,再重新组合。

▲ 莱热《城市》

我刚开始跟学生讲这幅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但有一次我来到上海南京东路,当时那儿有一个高架桥,我站在上面一看,马上就明白了莱热的画所表现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状态。于是我又把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立刻笑了起来,教学有时候就是这样会在课堂上得到感悟。

我常常在课堂上说,“今天的课我讲完了,我要谢谢大家。”我的这个感谢并不是客套,我真的是这样觉得的,因为教和学是双向的,教学的过程也为我提供了传播和反馈的机会,我很感恩。

▲ 孙乃树在采访中。王赟/摄

Q2:您多年来从事艺术教育,您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艺术”,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普通人如何去亲近艺术?

孙乃树:我在大学除了教授专业课,也教授公共选修课。我常常跟学生说,也许你的专业课在毕业后未必能用到,但我的课,也许可以让你一生受用。


广义的艺术家是站在现实之外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所表达的都是大命题,是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根本性的大问题的思考。艺术家所表达的东西,接近于哲学和宗教,只不过他们是用不同的手段——音乐家用声音,画家用图形和色彩,演员用人的肢体,作家用文字。

▲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我们过去有一个问题,就是把艺术看得太专业、太神秘,艺术其实跟每个人都是相关的。人两三岁的时候,会凭本能去涂涂画画;年老的时候不能工作了,会参与艺术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大爷大妈会喜欢跳广场舞。艺术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是生命和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加入更多的色彩,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因此艺术对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但艺术是无关使用的,它就像老子所说的“无用乃大用”。它没有使用功能,但对人精神和生命的丰满至关重要。

▲ 卡拉瓦乔《老千》

我认为,艺术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无论是欣赏、实践、表达或创作,只要我的情绪我的想法得到了表达,我自身得到了愉悦就行。当然从艺术门类上来看,有些艺术的难度会更高。比如,我就觉得音乐比美术要难。音乐在操作技巧上难度非常高,而美术在观念和思想上有表达的优势,尤其是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不强调技术,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观念表达上,更有利于每个人去参与、去感受、去思想、去表达、去从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艺术看得太“高大上”,它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

▲ 孙乃树在读者书店讲座现场。王赟/摄

Q3:如果说了解艺术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艺术发展脉络、从通史的角度出发,一种是从某个时期、某个画派、具体艺术家出发。对于这两种路径,非专业的艺术爱好者应该如何选择,您有什么建议?

孙乃树:有两门与美术相关的课,一门是美术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另外一门是美术欣赏,会将作品归类,从单个作品入手去认知和欣赏艺术。我觉得这两种路径应该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

▲ 米开朗基罗,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西方文学史之父施莱格尔曾经有一句名言,“最好的艺术理论就是艺术史”。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理解作品体现的观念和表现的手段与技巧。如果能够用艺术史的视角来看作品,因为它有时间给予的参照,就更能深入地把握作品,掌握它发生、发展的原因与结果。


如果说艺术史的方法是“线性”地来读,那么我们在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还可以用“点状”的方法来读——这件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突破?这件作品的创造性在哪里?比如,观看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在人体塑造上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莫奈《印象·日出》

除了“线”的方法和“点”的方法,你还可以用直觉。这主要依赖于我们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高的人,看到的东西就会更深入。当代艺术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如何评价、是否有标准?我认为,总体上是有的,这个标准就是艺术家的眼光。一件作品,如果大部分艺术家认为是好作品,那么这就真的是一件好作品,因为艺术家都是审美素养较高的人。

▲ 米勒《拾穗者》

当然,在直觉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听。听听理论家、艺术家、批评家、博物馆导读员怎么说,听过之后你重新来感受,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我认为,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在生活中,在解读作品、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不要认为审美素养是天性的,艺术是天才才能从事的事,我以为不是的,他更多的是在生活中习得的。当然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就像有的人会聪明点。

▲ 达利《记忆的永恒》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在一生中不断提高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受能力,在同样的生命长度中对生活有更多的感受和体验,你的生命质量就会提升,你的生命就更多。在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的时候,你也是在更多地体会世界、体会生活、体会人生的价值,这是令人受益无穷的。

▲ 孙乃树在读者书店讲座现场。王赟/摄

Q4:您的《艺术是什么》止步于20世纪欧洲艺术。对于21世纪的当代艺术,您是否有过观察?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

孙乃树:首先我想说明一点。网络上我的课程视频,是十多年前在我的课堂上录制的。但现在的版本是不完整的。我这堂课的绪论是三节,其中的第一节漏掉了,但我认为这节课是最重要的。这节课讲的是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观念的变化。我从原始时期的实用的艺术观,讲到古代希腊之后开始的模仿的写实的艺术观,再讲到现代艺术关注艺术自身的和20世纪以后“艺术即生活”的当代的艺术观念,这是我们把握艺术的重要的线索,遗憾的是我的网课少了这一个重要内容,我向听众和读者表示歉意。我来请编辑再找找这一段视频看。

 ▲ 《艺术是什么》内页,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然后,正如您说的,我的《艺术是什么》这本书及我的网课只讲到西方的现代艺术,讲到达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没有涉及当代艺术,或者说当代艺术仅仅只提了一下而已。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病。我其实非常关注这一块,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就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一直想专门开一门当代艺术的课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实现。

当代艺术很丰富也很复杂,它更加入世,强调艺术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它往往是从思想和观念的角度入手,更接近哲学,因此也更难理解。我曾经想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找出一条线索,但是现在我明白,当代艺术是非线性的,没有中心,没有清晰的逻辑可循。在研究当代艺术的时候,你不要去找线索,但是你可以把它打碎了说,当然,在讲课时还是需要有一个脉络。

 ▲ 康定斯基,On the Points

总结起来,我认为美术的发展和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境界。第一,自然和人文。在现代艺术之前,艺术关注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以及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阶段很多的作品是宗教题材和历史画,它的哲学观念是本质主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这种哲学观念在对世界进行判断的时候,将世界分成现象和本质两个部分,它认为万事万物的现象之后都存在本质,我们应该透过现象来看本质,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艺术其实也遵循这样的逻辑。

▲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第二,艺术和人心。我指的是现代主义这一段,从塞尚他们的后印象主义到毕加索,到杜尚、到超现实主义,直至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他们把前面的东西否定了,让艺术回到自身。

从塞尚开始,画的东西不像客观物体了;到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把我们看到的东西还原成几何体,拆散重组;到了抽象艺术,把形象、把物质、把自然全都抛弃了,它呈现的就是图形本身,图形的组合、色彩的排列。

 ▲ 塞尚,Mont Sainte-Victoire

过去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画的圣经故事,浪漫主义笔下的大屠杀,他们表达的内容和主题都不是绘画性的东西,而是历史、政治、社会。但是从现代主义开始,它们关注艺术自身的命题,形式、结构、关系,材料、手段、方法。到抽象主义,用艺术的组合关系来表达人的情感。

到了当代艺术,也就是我们讲的第三,社会和观念。它用艺术的手段来关注社会问题,直接介入社会,对社会发表每个人的意见。

▲ 杜尚《泉》

我觉得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先导是杜尚。达达主义在表现手法上是一个大突破,把生活中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拿来作为艺术。但是杜尚最重要的成就是“让艺术走出了艺术”,从某种层面上说重要的是,他“否定了艺术”


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是高雅文化,那是少数人的艺术,是“贵族的艺术”;到了后现代,强调“大众的艺术”,不是有文化、有地位、有钱的人才可玩艺术,每个人都可以玩艺术。

▲ 博依斯《我爱美国,美国爱我》

后现代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的人是德国艺术家博依斯,他认为“艺术就是生活”,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任何一个人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的时候,就能够起到改造社会的作用,因此他创造了“社会雕塑”的概念。他后来根本就不画画,也不做雕塑,而是做很多行为艺术,参加很多社会活动,组织很多社会活动,他称之为“艺术实践”。他的艺术介入了今天的生活,而他又是用观念的东西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让艺术有了更实际的价值。

我非常希望能够把当代艺术这一段告诉大家,我也在为此做准备。

▲ 孙乃树在读者书店讲座现场。王赟/摄

Q5:您提到当代艺术跟观念的密切关系,能展开说说吗?

孙乃树:当代艺术与哲学、与观念密不可分,我想,如果把当代艺术和这些哲学观念结合在一起来解读,可能很有意思。

当代西方艺术思潮的三大转型,我认为是人本主义转型、语言学转型和后现代转型

▲ 尼采

人本主义转型从尼采开始,到伯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都是对人生价值、人的本质的根本思考。他们的思考跟传统的本质主义的思考完全不同。

过去我们老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那么多的哲学家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没有结论。尼采就提出,不要去考虑这个问题,要回到表面、回到皮肤、回到感觉——关注你的生活怎么样,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们今天大家都在说的“关注当下”,就是存在主义的概念。

▲ 维特根斯坦

关于语言学的转型,我们过去总是讨论美是什么,但没有结论,于是有哲学家提出,不要讨论“美是什么”,我们来讨论“美是怎样被运用的”。语言学的转型实际上是转换成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换了个角度来思考艺术和人生。这一批哲学家,包括克罗齐、科林伍德、维特根斯坦、索绪尔、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等。

▲ 福柯

关于后现代的转型,包括利奥塔、波德里亚、詹姆逊、德勒兹、福柯、阿多诺等等,他们都在思考今天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讨论今天社会的特征,提出“后工业时代”“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这样的概念,探索今天社会的特征,来理解今天世界的结构模式。

对于今天的社会,西方很多哲学家做了不少的解读。相比之下,我认为中国学者对现当代社会的思考和研究应该更深入。最近我们在看《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们绝对不能否认五四运动这段历史,因为是它将我们带入到现代社会。我们中国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老子、庄子、禅宗的思想,甚至影响了像海德格尔这样的西方的存在主义的大哲学家,也可以说影响了今天的世界。我希望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到更多的对现实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

 ▲ 《觉醒年代》海报

Q6:可以谈谈您过去的经历吗?除了艺术,您还有什么爱好?

孙乃树:我17岁到东北当解放军,回来后又在工厂干了十几年,等到考大学的时候已经33岁了,所以跟现在年轻人的经历是很不同的。可是我很早就喜欢艺术和哲学。我年轻时有很多爱好,不仅数理化成绩很好,更喜欢诗歌、话剧、朗诵、画画等等。我没读过美术的大学,也没读过表演的大学,所以我说自己是“票友”,但因为爱好,我愿意去钻研,我也因此收获很多。

 ▲ 《艺术是什么》内页,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我很喜欢哲学,在我当兵的时候床头放的一本书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大概读了半本,当然没有读懂,但我对哲学很感兴趣。我觉得很多事情,包括绘画,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抓到很内在、很本质的东西。直到现在,研究艺术史的时候,我也是伴着许多哲学著作一起研究的。

直播预告

讲座主题:变革的力量——现代主义的美术
讲座嘉宾:孙乃树
直播时间:7月3日(周六)19:00-20: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