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11与消费主义:一个花钱的节日,创造出了赚钱的感觉

 正在读 2022-02-18


这是「正在读」的第45篇原创文章
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那天和朋友们聊天,发现这个双11大家都不怎么买东西了。一是今年打折力度似乎没有那么大,甚至还不如日常促销或直播间的折扣;二是双11优惠规则实在太复杂,算来算去也不知道究竟优惠了多少,大家索性就佛系购物了。

多年前,刚毕业出社会的我有过一段为物质所苦的阶段。一线城市高昂的房租和生活成本让我每个月的工资捉襟见肘,但欲望却在急速膨胀。因此双11对我来说是一个「薅羊毛」的好机会。虽然作为一个计划狂的我早早地开始列双11购物清单(做公司项目报价单都没这么积极),但真的到了那一天,冲动消费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意外支出。


如今回想起来,一个花钱的日子,为啥我给过出了赚钱的感觉?用购物创造出一个节日,这是典型的消费主义的胜利吧。

在一个消费社会,谁的购物欲不是被反复撩拨,谁又不是在「种草」和「踩雷」之间摸爬滚打?我总疑心这让消费者如此狼狈的一切,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还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共谋?

钻石是碳,还是永恒的爱情?

谈到消费主义的胜利,我总会想到戴比尔斯钻石的例子。

有人说,钻石就是一场世纪骗局。

20世纪初,钻石的销售并不理想。作为钻石行业的垄断者,戴比尔斯公司迫切需要一种营销策略,来提升大众对于钻石的需求。

戴比尔斯的广告公司选择挖掘人心这座富矿,「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横空出世。

谁不向往永恒的爱?一句广告语,赋予了钻石新的象征意义,再通过洗脑式的广告植入不断强化公众的印象,直到所有的人都相信,钻石就是永恒爱情的见证。我们消费钻石,就是为心中的美好情感买单。

于是,一句广告语,让一个行业起死回生,也塑造了绵延至今的消费文化。

在媒体与广告新业态层出不穷的现在,我们因为某个博主种的草,在直播间冲动之下剁的手,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内心的购物欲,与其说是想拥有那个东西,不如说更多的是想成为那样的人、想拥有那样的生活方式吧。

 鲍德里亚

根据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观点,在消费关系中,吸引消费者的不是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某种象征性的符号意义。因此,在钻石这个例子中,我们消费的并不是一块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头,而是它所代表的能够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永恒的爱情」。

人是意义的动物,所以就算消费主义是一个陷阱,我们也奋不顾身往里面跳。

不是消费者在买商品,
而是商品在买消费者

如今,只要一个地方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就意味着它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愁客流。人们喜欢追随「网红」,相信越多人认可就越值得,我也不例外。

「打卡」两个字本来就符合人性中对于仪式感的追求。来到一家网红的咖啡厅,点上一杯网红的饮料,拍照上传,再收获大家的认可和讨论,这本来就是一项容易给人带来满足感的活动。重要的不是那杯咖啡,而是在此过程中你所获得的体验:好奇心和审美需求的满足,社交上获得的注意和认可,一种生活方式的实践。

我常常去到某个观光景点,发现观光的路线、活动乃至食物都是安排好的,哪里的小笼包一定要尝一尝、哪里是最佳拍照点、在哪里逗留多少分钟等等,甚至连服务员说的话都是一字不差的。这一整套流程已经相当成熟,并且经过无数人的验证——它们就是来这里最佳体验的步骤。

这样标准化的服务和体验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从不同角度可能有不同的评判。但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常常会觉得这样的体验少了一些「灵魂」。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式来提供服务,消费者获得的是稳定的体验,这一次和下一次不会有什么不同,会不会少了一些惊喜?

齐格蒙·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消费者社会」,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

当手上的钱满足不了膨胀的物欲时,我会想「某一天要是我有钱,就……」但理性地想,就算我再有钱,只要有一日我仍然在这个市场上,我就永远逃脱不了消费主义的压榨。

 齐格蒙·鲍曼

正如齐格蒙·鲍曼所说,市场中的消费者觉得自己掌控一切,可以自由选择,但实际上是「市场选择了他们,并把他们培养成消费者」,因为「寻求自我认同,获取社会地位,以他人认为有意义的方式生活,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地到访消费市场」。

「抠神」、不消费主义与极简生活

消费主义走到极端,一定会有反抗的风潮出现,他们是「消费主义的逆行者」

一位名叫海德玛丽·施维尔默的德国老太太被视为「不消费主义」的发起人。1996年,她尝试丢掉自己的所有东西,过上一种不花一分钱的生活。从1996年到2016年去世,她靠帮人做园艺、教法语等等来交换住宿和食物,过着一种没有家、没有钱、没有烦恼的生活。她的经历被拍成了纪录片《不花钱过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

 海德玛丽·施维尔默

陈晓楠《和陌生人说话》第四季报道了一位「抠神」,她的生活就是怎么省钱怎么来,不是顺手省钱,是想方设法省钱、大炼钢铁地省钱、将省钱作为事业。因为省钱,她「抠」出了两套房。

「断舍离」「极简生活」也成为近几年流行的概念,舍弃不需要的物品、过一种简单的低欲望生活,这样的理念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拥趸。

为与消费主义对抗,选择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甚至是有些极端的生活方式。除了少数以此为理想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低欲望的生活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如果这种低欲望是以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代价,它是不是跟消费主义一样剥夺了人的自由呢?

在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时代,这样的「抠」和「断舍离」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消费主义呢?比如,巨折促销和「家居整理服务」,该看作是消费主义还是不消费主义呢?

没想明白的我,暂时就不想了

双11已经进行到了第13年,我身边的同龄人面对消费是越来越理性了。促销仍然会提供巨大的消费动力,但盲目消费的人不再那么多了。

这两年,我明显感觉我与物质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这不完全是因为收入的增长,而是因为在与消费主义周旋的这几年,我对己对敌都更了解了。

我当然可以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批判消费主义,但我显然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无法改变它形成社会基本结构这一事实。

我仍然可以去欣赏一只设计出众的名牌包,如果我有预算,我可以去买它,但一定不是因为谁谁谁用了它,或者是它象征了怎样的社会地位。

我可能会被「种草」,但在购买的环节之前,我会掂量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我真的需要它吗?我真的能够用得上它吗?我想要买的,是一个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使用体验,而不是下单和收到包裹之后那瞬间的快感。

我不再愿意为了获得折扣而囤积物品了。生活里已经很拥挤了,我想留一些空间,给一些别的可能性。

我更愿意走进实体店,邂逅一些未知的东西了。「网红」商品很有可能是营销的产物,当流量够大就屏蔽了其他的选择。走到线下,也许能主动打破这样的屏障。

我更愿意为精神消费付费了。学生时代会舍不得买书,当进入这个行业,了解到背后诸多不易,觉得购买纸书不仅有一种「拥有感」,还有一种「用消费投票」的快乐。我想,此处的心态应该与粉丝经济类似。当我知道能够以己之力支持我认同的东西,就算微不足道,那种满足感也是无以言喻的。

当我形成这样的理念,会发现自己的实际需求并没有这么多,我也没有过去的自己认为的那样贫穷。生活中自然有比消费更重要的事情,当看明白这一点时,无谓的焦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如何面对消费主义?没想明白的我,暂时就不想了。若内心坦然,买与不买都挺好。

↓   点 击 保 存 图 片    分 享 至 朋 友 圈

往   期   精   选

如何逃离绩效社会与「肯定性」的暴力

蒋勋:我以荒谬爱你,并产生合理的结局
发刊词 | 最初的乌托邦,最后的避难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